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紅貓計劃」不紅了?發佈2個月后的冷思考

2025-07-18 18:56

你們還記得「紅貓計劃」嗎?

5月7日小紅書和阿里合作推出紅貓計劃,隨后「紅京計劃」發佈,拼多多、微信小程序也接入小紅書,一條從「種草」直達「交易」的跨平臺鏈路就此打通。但一系列「紅X計劃」經過了漫長的618、一個月燒掉近200億元的外賣大戰之后,很快成了被遺忘的話題。

相比即時零售混戰為電商界帶來的增量,以及AI為互聯網公司帶來的想象,紅X計劃們很小,只是幾個數據投放工具的功能升級。但它背后是小紅書對自身角色的再定位——迴歸「生意入口」,種草的價值,終於能通過實際數據被商家感知。再往大了説,此次內容場與交易場的貫通,成了電商行業全域十年攻防史的關鍵節點。

更重要的是,內容平臺種草、貨架平臺成交這一全域經營方式,依舊是眾多商家在存量里找增量的基本操作。截至今年7月10日,已有2000多個商家在申請打通從小紅書通向天貓京東等交易場的直達鏈路。

這正是一財商學院推出報告《從種草到交易:小紅書如何重構電商生意鏈路?》的原因。我們希望它成為第一份從紅貓計劃展開,系統性探究新開環時代下,「種草場」小紅書如何與其它交易場分工,以及商家如何在全域電商經營中成長。

2024年的WILL大會上,小紅書技術副總裁風笛展示了一組數據:高端家居品牌Cabana使用小紅書的「私信通」工具投放時,系統歸因的ROI僅為2.34。但實際情況是,大量消費者看完筆記后直奔線下門店下單。如果把自然進店的客户全量納入計算,這筆投放的實際ROI 可以飆升到39。

差值背后,是小紅書自認為長期被低估的商業價值。「用户因何而來」「因何購買」「效果如何歸因」——這是廣告界長期存在的問題,更是小紅書的存在焦慮。如果橫向對比幾個內容平臺,抖音、快手自建電商閉環,用真金白銀的成交額證明了自己對品牌的價值;B站沒有思想包袱,坦坦蕩蕩地掙廣告費;小紅書則被平臺之間割裂的數據、種草效果難以歸因的高牆困住。

今年 618 前夕,阿里與小紅書共建的「紅貓計劃」率先撬開一道門縫,隨后「紅京計劃」發佈,拼多多、微信小程序也接入小紅書,一條從「種草」直達「交易」的跨平臺鏈路就此打通:小紅書筆記里湧動的消費慾能流向天貓、京東的訂單頁,品牌搜索量、加購率、訂單ROI首次成為可量化內容的指標。

小紅書定位「生意入口」,電商踏入新開環時期

由於紅京、紅拼、紅微的經營鏈條和技術邏輯與紅貓計劃基本一致,且「小紅書種草,淘天成交」的消費者行為路徑更普遍,因此,我們的報告以紅貓計劃作為觀察對象。在該計劃中,兩大核心升級點「小紅星」和「種草直達」分別補上了商家全域經營的兩大塊拼圖,帶來的不僅是商家種草后鏈路數據(如搜索、進店、轉化)的可量化,還有另外兩大既實又虛的變化:小紅書對平臺角色再定位;內容場與交易場貫通,電商行業進入了新開環時代。

①「生意入口」定位,纔是小紅書的長板

2018年以來,小紅書幾乎每隔2、3年就會有一次上市或收購傳聞。這些傳聞並非空穴來風,與小紅書用户體量相當的B站早在2018年3月就前往納斯達克上市,市值約32億美元,並曾在2021年衝上500億美金市值。

但種種原因導致的上市計劃受阻,使得小紅書自我造血的壓力陡增:

第一,自營電商的連續失利。2023年,小紅書砍掉了福利社、小綠洲等自營電商業務。

第二,閉環電商業務難以形成更大規模。2023年小紅書首次實現盈利,年度營收達到了37億美金,但其中廣告營收為大頭,約24億美金,電商營收僅佔30%,約13億美金。中信建投通過佣金比例反推測算,2023年小紅書電商的GMV(商品交易總額)約為2300億,這一數據距離各大電商平臺扭虧為盈的時刻都相去甚遠:

2016年京東扭虧為盈,GMV達到6582億元,淨利潤達到了10億元;2021年拼多多扭虧為盈,GMV達到2.4萬億,淨利潤為77.69億元;同樣為內容+電商平臺的快手,2023年扭虧為盈,GMV為1.18萬億元,當年淨利潤64億元。

如今,小紅書已經連續兩年盈利,資本市場環境也已發生了深刻變化。無論未來是否仍抱有上市打算,它都需要擁有持續的商業化收入增長:不上市,持續盈利纔有自己造血的可能;要上市,它得證明在同樣的用户基數下,自己比B站具備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相比電商,種草帶來的廣告收入更具確定性,尤其當效果可被度量。當所有攜流量自建電商閉環的內容平臺都長得越來越相似時,小紅書「生意入口」的定位,反而讓它有了差異化優勢。種草效果可被度量則為小紅書的廣告收入提供了保障。

②電商行業進入新開環時代

以2003年淘寶誕生為起點,中國電商發展20多年,被視作「流量終點」的貨架電商們始終在從外部平臺引入流量。如果我們將2013年蘑菇街和美麗説被淘寶「封鎖」視作一個關鍵節點,全域電商攻防史也已超過十年。

在最初的封閉時期(2013-2017年),由淘寶和微信的對立關係形成最初的大閉環電商路線:微博導向淘寶、微信牽手京東;此后,藉着短視頻內容的東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平臺興起,又帶來了新的開環機遇(2018-2020年)。

但2020年后,內容平臺攜流量入局、依靠直播電商,開始自建電商業務時,內容平臺與貨架平臺又進入閉環時期(2020-2022年)。此時CID技術開始用於引流電商。CID是用户點擊廣告時生成的數字編碼,它相當於平臺築牆時,技術服務商放下的一截梯子——當用户看完廣告去電商平臺時,平臺會記錄來自這個編碼的訂單行為,並回傳給廣告平臺,讓廣告主可以監測並優化廣告效果。這打通了從社媒和電商平臺的數據通路,讓ROI計算、和廣告素材按效果優化成爲了可能。有數據顯示,僅在抖音單一平臺,2023年的CID鏈路廣告日耗峰值就超過了1億。

如今,小紅書的開環電商探索以及B站於2023年率先宣佈大開環戰略,則構成了新開環時代的基調。開環與閉環的選擇,涉及平臺間資本合作、流量增長和廣告收入。而積極進行多平臺佈局,是商家一直以來的共識。哪里有更低的流量成本、新的消費人羣,哪里就有銷量增長的機會。

跳出紅貓,小紅書全域經營方法論

值得指出的是,儘管不少商家都向一財商學院表達了參與紅貓計劃的興趣,也有商家因過往的失敗經驗(如小紅星投放ROI過低,或CID虧損)表示該計劃增益有限。從商家參與範圍看,截至7月10日,僅2000多個商家申請參與各項「紅X計劃」的種草直達,也説明該計劃尚在小規模驗證期

在實際經營的鏈條中,小紅星與種草直達也並不覆蓋全部環節。一個小紅書商家的全域經營鏈條大致可分為:

1. 選品;

2. 找對人、説對話、選擇合適場域投放;

3. 監測效果, 實現內容策略調優;

4. 在多篇賽馬筆記中,篩選出高轉化素材;

5. 掛鏈投放;

6. 跳轉至站外成交幾個環節。

這個鏈條中, 小紅星負責數據診斷,回答「什麼內容能種草」;種草直達負責效果加速,解決「如何讓種草快速變現」。

因此一財商學院在這份報告中,將跳出紅貓計劃本身,通過運動户外、健康、家居、個護等行業的幾大案例為商家提供小紅書全域經營的實戰方法論。我們不以「品牌規模」作為案例的劃分維度,而是圍繞「貨品特性」和「商家經營目標」展開分類討論,核心解答商家在小紅書經營過程中的幾個主要問題:小紅書種草已是商家基本操作,是否要在小紅書開店;全域都開店的情況下,是否還要有必要種草直達。

①是否有必要在小紅書開店?

據一財商學院統計,美粧、個護、運動户外、健康、服裝、珠寶等8個類目的天貓Top10品牌,62.5%都已經開設小紅書官方旗艦店。從結果看,未開設小紅書店鋪的商家,大多集中在運動户外行業和香氛香薰行業,但兩者的原因大相徑庭:運動户外品牌大多是主動選擇不開店的大品牌;而香氛香薰品牌則大多處於單平臺突破的成長階段。

譬如,相比其它成熟大品牌扎堆的類目,香氛香薰算是新品牌輩出的賽道——天貓TOP10商家中,目前大多數還在依靠單一平臺優勢起量,尚未來得及佈局多個平臺。譬如分別位列行業第四、第六、第九和第十的尹謎、PISSA、夢川和西尼優,無一例外都從抖音起家、以抖音為主陣地,甚至在小紅書尚未開通官方賬號。

這些品牌主要走低價路線,如抖音四年老店夢川店鋪總銷量超200萬件,其中7.9元衞生間除臭清新劑已售76萬件,以絕對低價帶動銷售額,商品卡貢獻的銷售額佔比98%;同在抖音開店四年的西尼優,主要商品是100元左右的車載香薰,抖音店鋪總銷量4.3萬件,直播帶來的銷售額佔一半——這一路線註定很難適配小紅書的用户興趣與圖文路線。

而在天貓運動户外行業TOP10品牌中,安踏集團旗下的斐樂、安踏和迪桑特都在小紅書開了店鋪。其中安踏主品牌和斐樂更是維持了高頻次開播。今年3-5月,兩個品牌平均每個月開播約30場。耐克、阿迪達斯、lululemon、New Balance等幾大國際運動品牌,既沒有開紅店、也沒有開播——這並不意味着它們不重視小紅書。

以耐克為例,它在近90天(截至7月7日)在小紅書的預估投放金額超1700萬元,是所有運動品牌中最高的;同樣未開設小紅書店鋪的迪卡儂,也會以平均兩個月一次的開播頻率進行品牌宣傳,而非帶貨,5月15日在千島湖的雨中開播了4小時,用户外的沉浸式體驗邀請達人分享運動體驗、產品功能等。

這些海外運動品牌們目前早已進行有層次的全域佈局,如lululemon以線下直營店作為體驗中心,線上則覆蓋淘天、京東、抖音、微信小程序多個平臺——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域玩家」。但和中國本土運動品牌、以及那些被納入中國集團麾下的國際品牌不同,它沒有在小紅書開設店鋪,只是將它作為一個品牌宣傳的渠道,用於純種草和社羣活動招募。

核心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渠道資源聚焦頭部平臺,實現有限資源的合理分配;

第二,內容種草與銷售場景分離,可以規避價格與品牌調性風險。

②在小紅書和站外都開店的情況下,是否還要有必要種草直達?

從目前來看,已嘗試在小紅書探索閉環電商的商家,如果仍希望嘗試種草直達,主要出於三類原因:

一是希望享受政策紅利期的早鳥型商家

據一名已在投放紅貓計劃的高客單類目商家表示,由於吃到了流量扶持的短暫紅利,目前點擊成本和獲客成本低於聚光和乘風。但因為不少用户已經習慣了小紅書被種草-到淘寶天貓搜索購買的路徑,反而放不了量。

二是在小紅書閉環電商中受挫的商家

某OTC品牌創始人對一財商學院表示,從2023年開始,該品牌就開設了小紅書店鋪,也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嘗試做小紅星,但效果都不理想。小紅書店鋪一天一單,大多通過自然流或官號進入;而小紅星已投放近百萬元預算,但ROI僅為0.3。 從類目屬性看,健康行業相當適合CID模式——標品、站外搜索行為佔比高,且因商品同質化嚴重,加上流量渠道稀缺、行業競爭激烈——如果僅在小紅書純種草,品牌的ROI極低。因此,該品牌創始人希望嘗試CID模式。

三是成功跑出站內閉環+站外開環模式的商家

這類商家的核心矛盾在於平衡站內轉化與站外引流 ——要不要為站外平臺導流?站外跳轉會不會稀釋站內成交? 據瞭解,種草直達佔用的是廣告流量池 ,並不影響閉環電商的固定流量比例。另外,小紅書也提供了一組數據,表明閉環廣告與種草直達的人羣重合度極低,並不會因為相互重複觸達人羣造成預算浪費:種草直達和閉環電商廣告的曝光人羣重合度僅9%,點擊人羣重合度僅5%。

在報告中,林氏家居、韶音和溪木源三個品牌既做小紅書站內閉環、又做站外開環,它們分別代表三類不同經營訴求的商家:

1.規模化放量,優化投放ROI;

2.快速驗證並打爆新品,搶佔細分市場;

3.拓寬品牌人羣。

如溪木源在種草直達時同時進行CID和阿里UD雙側投放:在UD鏈路中,優先選擇天貓店鋪銷量TOP1產品,藉助站外成熟的消費人羣畫像提高投放精準度,實現站外銷量的規模化增長,穩守電商銷量榜單位置;CID鏈路中,則選擇小紅書站內高人羣資產SPU,促進站內已種草人羣成交。

林氏家居在差異化選品的模式下,通過種草直達提高老品沙發的轉化率,同時以小紅星推動新品破圈。

韶音則在推出新品耳夾式耳機,在小紅書進行前期的聲量與人羣積累后,通過持續拓展機會人羣、以「站內直播+站外CID」的雙循環模式打爆新品。

從本質上來説,種草直達與小紅星都只是數據工具——能否用好工具,涉及多個前提條件,比如:是否選對貨品、對商品買點的轉譯是否足夠打動用户、內容和人羣的匹配度如何、人羣是否有高增長空間、對搜索或信息流等場域的預算分配是否合理......

當平臺開始宣稱「能通過確定性的內容做確定性生意」 ,宣告了商業本質的迴歸:「人的需求」與「貨的價值」更需要內容高效連接。商家需要做的,是回到用户本身——他們的慾望和焦灼,纔是一切生意的起點。這或許也是你翻開這份白皮書的理由。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