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eta拒籤歐盟通用人工智能行爲準則,批其過度干預並帶來不確定性

2025-07-19 01:56

當地時間周五,Meta首席全球事務官喬爾·卡普蘭發文稱,該公司不會簽署歐盟本月早些時候發佈的最終版《通用人工智能行爲準則》,該守則帶來了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其措施也遠遠超出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範疇。

卡普蘭表示:「歐洲在AI問題上正走向錯誤的道路,該準則給大模型開發者帶來了多項法律不確定性,並且引入了遠超《人工智能法案》範圍的措施。」

據悉,歐盟委員會上周公佈了《通用人工智能行爲準則》的最終版本,AI模型開發商可自主選擇是否簽署。歐盟官員稱,該準則包含安全、透明度及版權方面的指導,旨在幫助簽署方遵守歐盟覆蓋面廣泛的AI立法。如果科技公司被指控違反該行為,同意該準則可以為公司提供更多法律保護。

歐盟去年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這部法律禁止某些AI用途,出臺了新的透明度指引,並要求對被視為「高風險」的AI系統進行風險評估。

《人工智能法案》的治理與合規條款將於8月2日起對企業生效。歐盟設立的AI辦公室將負責執法,現有AI模型有2年調整期,之后開發的模型則需在1年內完成合規調整。若企業違反該法律,最高可被處以相當於其年度全球收入7%的罰款。

卡普蘭提到,本月早些時候,博世、西門子、SAP、空客等44家歐洲大企業簽署聯名信,呼籲歐盟委員會停止實施該準則,理由是重疊而複雜的監管正阻礙歐洲成為AI領域的領導者。

卡普蘭表示:「我們與這些企業一樣擔心,這種過度干預將扼殺歐洲前沿AI模型的發展和部署,並阻礙希望在其基礎上建立業務的歐洲公司。」

而就在Meta宣佈反對立場的數日前,OpenAI表示將簽署該準則,前提是當前版本獲得歐盟人工智能委員會的正式批准。

OpenAI聲稱:「簽署準則反映了我們致力於提供強大、易用且安全的AI模型,讓歐洲人能夠充分參與智能時代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收益。」

歐盟正試圖追趕其他國家在AI領域的進展,計劃在歐洲建設一批所謂的「AI超級工廠」,幫助企業訓練最複雜的模型,這些設施將配備約10萬顆最先進的AI芯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