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耿溢:「雙輪」驅動的具身智能汽車數據服務體系建設

2025-07-18 11:47

專題:2025中國汽車論壇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提質向新,智贏未來」,由「閉門峰會、大會論壇、技術領袖峰會、多場主題論壇、N場行業發佈、主題參觀活動」等15場會議和若干配套活動構成,各場會議圍繞汽車行業熱點重點話題,探索方向,引領未來。其中,在7月12日上午舉辦的「主題論壇七:AI創新引擎,驅動智慧出行新生態」上,重慶安驛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耿溢發表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首先,感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上海國際汽車城提供這樣的平臺,讓我們和同行業的專家、學者、大咖一起共同探討汽車數據服務的這些事兒。

  今天我帶來的題目是「雙輪」驅動的具身智能汽車數據服務體系建設。

  這兩年作為汽車人,可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方面是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挑戰,遇到了新的機遇,用三個50%來實現換道的領跑。一是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超50%,乘用車NEV滲透率超50%,乘用車智能駕駛滲透超過50%。同時,也面臨着非常新的挑戰,2024年行業銷售利潤創五年新低,產能空置率也從35%到42%,2024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召回量35.6%,同比增長了117%。所以,纔在今年的5月30日,協會給大家提出了「反內卷」的倡議,倡議公平競爭,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這是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整個機遇和挑戰。

  相信大家最近也關注到了長安汽車經過幾十年的造車經驗積累和自主創新的努力,最近升級為新的央企,新央企需要有新的擔當,董事長明確了要開新局,通過全面智能化開啟新局。

  一是未來5年投入超500億來打造陸海空立體出行的解決方案,實現跨平臺產業拓展。

  二是在今年的2月份發佈了北斗天樞的2.0計劃,在未來五年,長安汽車累計投入超2500億元,構建具身智能架構,實現智慧大腦的進化。這對安驛作為集團做數據服務的公司是備受鼓舞的,無AI不創新,無AI不長安。

  我們怎麼來理解AI汽車到底是什麼呢?最近長安汽車首席科學家院士也説,那就是具身智能汽車,有智慧大腦,是基於數據具有生命、類人類,可以自我進化的新物種。還具有具身架構,可以通過天樞大模型實現融合感知、推理交互、規劃控制,處理各種輸入,實現擬人化的交互。

  縱觀整個汽車的發展,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車,再到重新定義的具身智能汽車,汽車作為高度標準化的工業產品,已經發展成為當今最大的具身智能載體。而汽車上面所帶來的豐富的傳感器、豐富的場景,形成了多元的標準化數據,這也成了AI汽車的原材料,賦予了汽車無限的可能。

  既然數據如此重要,那我們也要從數據角度來看看具身智能的汽車,認為有兩個輪「雙輪」。

  向內是數據閉環輪,是驅動輪,核心特點是「系統自進化」,持續數據驅動算法的迭代升級。

  向外是數據生態輪,是助推輪,核心特點是「系統自適應」,構建開放共享共贏的數據生態。

  這就是今天提出的「雙輪」驅動的數據服務概念。

  在向內的數據閉環上,向行業優秀學習,做好數據基建。長安汽車作為主機廠,清晰地認識到了我們的優勢,有規模化的數據入口,有豐富的多模態數據基礎,也有2000萬+的用户,用户規模還在以每年200萬+的速度持續增加,也幫助我們積累了大量駕駛行為、座艙、傳感器的數據。所以,我們的數據閉環特點就是要與這些數據高度適配、自我進化。

  在算力方面,同時配備了萬卡數據集羣,首席專家說了今年會達到已經具備20000卡的算力水平。全棧自研的算法能力,幫助達成這個目標。

  去年,在論壇上也講過要圍繞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應用打造數據服務的生態,實現了聯合採標和國內首筆市場的數據交易。今年在這里給大家再分享一些新的進展。

  一是應用範圍更寬更廣泛,今年新落地了座艙大模型數據共享交易,也開啟了對海外數據服務的探索,打造了15個標準的數據工廠,也培養了數千名高質量數據標註的人才,數據生態在這一年實現了數千萬的場內交易,這是我們分享最有意義的地方。

  (如圖所示)以前這張圖只是我們的藍圖,到后來在這個圖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精確,在數據應用中增加了具身智能和飛行汽車,在數據服務和規劃路徑上也更加清晰。

  (如圖所示)這是我們最近的施工圖,會以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打造產業新生態,構建產業新範式的總體思路。

  總體來説就是分這三步走去發展:

  第一步,促進企業與企業間的數據在平臺上的流通,帶來的不僅僅是數據成本的下降,更重要的是要降低低端重複投入,給更多時間空間去探索產業升級的星辰大海。

  第二步,數據創新,探索汽車數據在各行各業的融合創新,如汽車數據+氣象,提供個性化服務,這將帶來數10倍的市場增長。

  第三步,政產學研協同的大創新,比如通過數據要素的供給,將數據算力融合形成新的服務,給科技創新、產業培育、產業聚集帶來新的動能,也就是開拓一個新的賽道。這將帶來數百倍的增長,這是我們對數據服務未來的一種預判,前途廣闊,前景廣大。

  最后,我們也在這里發起一個倡議。汽車競爭的下半場是智能化,重在用户體驗,但也必須競爭。而數據是大家通用型的,是我們的根,是我們可以攜手合作的,我們要在一起共繪具身未來。

  用我們董事長的一句話來做總結,「長江黃河浪捲浪」,這句話的意思放在數據服務行業里就是數據閉環的技術該卷還是要卷,那是你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實力。

  「攜手共創新輝煌」,向外在數據生態上能合作還是要合作,只有大家合作在一起,數據才能夠發揮出它在智能汽車上更多的應用和創新,纔有更好的未來。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王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