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紐約時報:中國是如何斥巨資打造人工智能超級大國的?

2025-07-17 22:22

(來源:企業思想家)

《紐約時報》7月17日報道:OpenAI去年7月禁止中國用户訪問其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后,中國的程序員們並沒把它當回事。反正他們總有開源系統可用,那里有公開共享的底層技術,供他人在其基礎上發展人工智能。

當時,那主要意味着中國程序員們轉向使用另一個受歡迎的美國工具,即Meta公司的產品。

但在那之后的一年里,研發先進AI技術的全球競爭已出現了一個巨大變化。DeepSeek和阿里巴巴等中國公司已大量炮製出自己的開源AI系統,它們的性能已進入世界前列。

在研發與人腦相匹敵的技術競爭中,中國正迅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這並不令人意外。在過去十年里,中國政府集中資源打造人工智能超級大國,這個戰略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領域已獲驗證——中國目前在這兩個行業佔據了主導地位。

「中國正在把國家支持用在整個人工智能技術棧上,從芯片、數據中心,乃至能源,」智庫蘭德公司的特約研究員凱爾·陳(音)説。

過去十年來,中國政府推動本國企業在高科技行業建立製造能力,此前這些行業依賴進口。這個做法已幫助中國成為全球三分之一製成品的生產國,併成為電動汽車、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領軍者。中國政府還把這種做法用在了發展先進AI系統的組成部分上:計算能力、訓練有素的工程師,以及數據資源。

中國推行這種產業政策是因為,先后三屆美國政府都試圖扼殺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能力,包括限制美國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商英偉達把芯片賣給中國。

英偉達周一表示,美國政府已批准它在獲得許可后,向中國銷售一款名為H20的特供版芯片。但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華為等本土企業一直在競相研發替代英偉達產品的技術。

中國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本土科技企業在受到美國政府限制的情況下仍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進展。

在美國,谷歌和Meta等公司已斥資數十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但在中國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硬件(包括數據中心、高算力服務器以及芯片)投資上起主要作用的是政府。

爲了把國內的工程學人才集中起來,中國政府還投資建設了一個實驗室網絡,國內最先進的人工智能研究大多在此進行,而且通常是與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大型科技企業合作。

自2014年成立以來,中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已募集了近7000億元,該基金在今年4月宣佈出資600億元為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提供早期資金。

地方政府還把整片整片的街區變成初創企業孵化器,例如位於杭州的夢想小鎮。這座城市以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的聚集地聞名,也是阿里巴巴和DeepSeek的總部所在地。

「哪怕政府能幫我們承擔10%到15%的早期研發成本,那對我們也是巨大的支持,」杭州初創公司深度原理(Deep Principle)的創始人賈皓鈞説。這家公司主要從事用人工智能來生成新型化學反應和材料的工作,去年完成了近千萬美元的種子融資。

不同城區競相提供激勵措施吸引初創企業落户。深度原理遷入杭州時,獲得了杭州一個區政府1800萬元的補貼,賈皓鈞説。一名當地官員還幫他解決了辦公場所和員工住房問題。

中國政府的大部分資金已投給了中國領先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該公司生產由華為和高通等公司設計的芯片。中芯國際已迅速行動起來,為華為生產與英偉達競爭的AI芯片。

「政府的想法是,萬一芯片斷供,國內仍有一些可行的替代產品。這樣的話,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能繼續取得一些進展,不至於完全停頓下來,」陳先生説。

中國企業正在轉向開源AI系統,將其作為趕超硅谷競爭對手的最快途徑,后者據信至少領先中國最先進的技術幾個月時間。

阿里巴巴已在過去一年里發佈了幾個受歡迎的開源AI系統。字節跳動去年在數據中心和其他AI基礎設施的投資高達800億元,還公開了某些技術的研發細節。本月,華為新發布了一個開源系統。就連此前曾盛讚封閉式AI產品「盈利潛力」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度,最近也發佈了其某些系統的開源版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