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9:04
(來源:金融小博士)
今年以來,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並在近期迎來重大突破:優必選、智元、宇樹科技相繼獲得量產訂單,標誌着行業正式邁入商業化階段。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將達1.24萬台,到2035年有望突破500萬台,複合年增長率超70%。
與此同時,在我國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相繼設立機器人產業發展基金。
在政策與市場的驅動下,人形機器人正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賽道之一,引來眾多企業佈局,其生產廠商及關聯公司也無疑成為關注焦點。
本期通過對人形機器人知名生產廠商梳理,並根據業務關聯度,篩選出8大代表性領域及關聯公司,供大家研究參考。
人形機器人產業投資價值分析(2025年)
一、行業背景與趨勢
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進入商業化爆發期,優必選、智元、宇樹科技等頭部企業相繼斬獲量產訂單,標誌着行業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應用。政策層面,《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及地方產業基金設立,為行業注入強心劑。高工機器人預測,2025年全球銷量達1.24萬台,2035年或突破500萬台,年複合增長率超70%。核心驅動因素包括:AI大模型降低開發門檻、核心零部件國產替代加速、成本下降推動場景拓展。
二、核心企業及投資邏輯
1. 宇樹科技(Unitree)
:全球運動控制技術領軍者,產品H1/G1以高動態性能(跳躍、后空翻)和親民價格(9.9萬元)顛覆行業。2024年交付量超1500台,2025年訂單激增,中標中國移動4605萬元小尺寸機器人項目。
:自研關節軸承技術適配複雜地形,與特斯拉Optimus供應鏈企業(如雙環傳動)深度合作。
長盛軸承
:獨家供應G1關節軸承,輕量化設計降低能耗。
中大力德
:定製行星減速器,適配高負載場景。
凌雲光
:機器視覺系統提升環境感知精度。
2. 智元機器人(ZHIYUAN)
核心優勢
:國內首個實現千台級量產,遠征A1機器人拓展工業智造與醫療場景,2025年計劃出貨數千台。中標中國移動7800萬元全尺寸機器人訂單。
技術壁壘
:AI算力與行走智能融合,自研靈巧手支持精細操作。
卧龍電驅
:驅動系統適配高動態響應,能效比行業領先。
藍思科技
:結構件輕量化設計,成本降低20%。
均普智能
:智能製造產線賦能,量產效率提升30%。
3. 優必選(UBTech)
核心優勢
:全球人形機器人專利數量第一,Walker系列進駐特斯拉、比亞迪工廠,2025年交付超300台。天工行者機器人獲百台訂單。
技術壁壘
:全棧自研ROSA操作系統,多機器人協同技術成熟。
綠的諧波
:諧波減速器國產替代主力,適配高精度關節。
鳴志電器
:關節電機供應商,切入優必選供應鏈。
漢威科技
:氣體傳感器保障工業環境安全。
4. 特斯拉Optimus
核心優勢
:車企跨界標杆,Optimus二代計劃2025年量產數千台,帶動供應鏈革新。目標場景為工業搬運與家庭服務。
技術壁壘
:仿生運動控制算法,硬件成本較行業低30%。
匯川技術
:伺服系統全球市佔率領先,適配特斯拉標準。
三花智控
:熱管理方案解決高負載散熱難題。
拓普集團
:底盤結構件輕量化技術成熟。
5. 樂聚機器人(Leju)
核心優勢
:華為鴻蒙生態合作伙伴,「夸父」機器人適配複雜地形,2025年訂單增長200%,全年交付目標千台。
技術壁壘
:開源鴻蒙系統實現軟件生態擴展,國產化率90%。
瑞芯微
:自研避障芯片,識別精度達毫米級。
科力爾
:空心杯電機適配靈巧手,響應速度提升50%。
中國移動
:5G通信模塊保障遠程操控穩定性。
6. 傅利葉智能(Fourier Intelligence)
:康養領域龍頭,GRx系列康復機器人入駐三甲醫院,開源N1機器人推動技術普惠。
:具身智能訓練平臺加速算法迭代,醫療場景數據積累深厚。
中大力德
:減速器適配康復機器人低負載需求。
捷昌驅動
:線性驅動系統提升關節靈活性。
蔚藍鋰芯
:高密度電池保障續航,低温性能優異。
7. 小米機器人(CyberOne)
:消費級市場破局者,第四代CyberOne支持家庭護理與情感交互,亦莊生產線分階段落地。
:自研Mi-Sense深度視覺系統,成本較競品低25%。
兆威機電
:微型傳動系統適配緊湊結構。
歐菲光
:光學模組提升環境感知能力。
漢威科技
:氣體傳感器保障居家安全。
8. 小鵬機器人(Iron)
:車企場景延伸,第四代Iron實訓於小鵬工廠,2026年量產L3級工業機器人。
:工業場景數據積累,故障預測準確率超90%。
柯力傳感
:六維力傳感器精度達0.1N,適配精密裝配。
雙林股份
:精密齒輪技術降低傳動誤差。
億緯鋰能
:高倍率電池支持連續作業8小時。
三、投資邏輯總結
技術突破
:關注運動控制(宇樹)、AI算法(優必選)、康養場景(傅利葉)等核心環節。
量產能力
:智元、宇樹已實現千台級交付,供應鏈企業(如卧龍電驅、中大力德)優先受益。
成本優勢
:特斯拉、小米推動降本,精密減速器(綠的諧波)、線纜(萬馬股份)等環節彈性大。
政策紅利
:上海、深圳等地產業基金傾斜,利好本土龍頭(優必選、傅利葉)融資擴張。
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邁向千行百業,短期聚焦量產訂單兑現,長期看好技術迭代與場景拓展帶來的萬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