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9:03
文/葉檀財經團隊
從日內瓦到迪拜,從大都市到沙漠,中國無人車的全球突圍路。
Ai時代,和科技進步同等重要的話題,無疑是科技倫理。
作為人類發展到新時代的全新概念,科技倫理很難被定義,也沒有具體標準,但需要有一個全人類都能接受的普遍共識。
什麼共識?
温度感,人能夠感知的温度感。讓盲人可以享受到色彩的繽紛,讓失聰的人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美好,讓不具備駕駛能力的人,自由的在人間遨遊,體驗速度與激情……這就是温度感。
(來源:百度蘿卜快跑)
千百年來,科技的進步,解放的不止是生產力,更是生活力。
如今的普通人,生活品質可能都比古代的皇帝好,天熱了有空調,想了解世界,拿起手機。即刻享受輕松、愉悦和方便,這是先輩們想都不敢想的理想夢幻。
我們無需崇拜科技幻覺,只要讓科技照進人類生活,實現人間美好,這就夠了,這就是科技倫理的最高境界,科技向善的人間法則。
未來,也許人類的生活力會進一步提高,我們只需要負責創造性、情緒性工作,把繁複枯燥的機械性行為都將給科技就好了。
科技負責生產,人類負責開心,這是人間最美的畫面。
里程碑式提高,讓科技更有温度
從冷冰的實驗室到充滿温度的人間,每一次重大技術的革命性突破,都會帶來一場人類生活力的里程碑式提高。
最近的一次科技人文里程碑,誕生於2025年7月9日,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會在瑞士召開。
蘿卜快跑從全球3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人工智能向善傑出案例獎。
蘿卜快跑成為全球首個獲此殊榮的無人駕駛企業。
聯合國國際聯盟祕書長約翰遜説:這是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人文關懷的里程碑。
在峰會上,蘿卜快跑和谷歌Waymo受邀發言,作為全球無人駕駛代表企業,探討未來出行普惠。Helen Pan表示:「我們也在服務視障人羣出行,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羣體,有超過1700萬人,通過和他們交流合作,我們讓無人駕駛也能夠服務他們的日常出行。」
蘿卜快跑的無障礙服務方案,讓有視覺障礙的用户,具備了獨立出行,暢想自由的能力。
通過藍牙自動解鎖、全語音交互等技術,看不到,看不清,也可以掌握人生道路,體驗詩和遠方。
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身處在幾千公里之外的迪拜。
蘿卜快跑的1000輛無人車,正在哈利法塔,在沙漠,在清真寺,在古老和現代,在科技與未來中穿梭。
這支全球最大規模的無人駕駛車隊,將改寫中東出行史。
(來源:百度蘿卜快跑)
全球範圍的出行網絡重構,悄然開始。
2025年7月15日,蘿卜快跑與Uber共同宣佈:
數千輛無人車將接入Uber全球出行網絡,2025年底前率先在亞洲和中東地區佈局,未來還將進入全球更多市場。
這一場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駕駛汽車合作,背后是中國技術方案首次成建制嵌入全球出行生態結構。
優步CEO達拉·科斯羅薩西説:蘿卜快跑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我們正在共同定義未來交通。
今年3月,蘿卜快跑在中東佈下戰略支撐點。3月28日,百度連發兩則公告:
一、蘿卜快跑與迪拜道路與交通管理局RTA簽約,2025年底在迪拜部署100輛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駕駛汽車,2028年增至1000輛,融入迪拜25%自動化交通目標
二、與阿布扎比Autogo合作,建成當地最大無人車隊,支持阿布扎比智能城市戰略
2025世界政府峰會,李彥宏與阿聯酋人工智能部長奧馬爾・奧拉馬對談,后者説:希望下一屆峰會上所有的接駁車都是無人駕駛汽車。
(圖片AI生成)
奧馬爾・奧拉馬的希望,很快會變成現實。
蘿卜快跑,正用硬核技術加速無人駕駛人間旅程。
截止目前,蘿卜快跑L4級安全測試里程數已經突破1.7億公里,出險率只有人類駕駛員的十分之一。
香港汽車右舵左行,全球最難適應,蘿卜快跑只用了半年,就實現自動駕駛三級跳躍。
2024年11月,蘿卜快跑獲得中國香港首個自動駕駛先導牌照;2025年4月,測試區域拓展到北大嶼山;6月,深入東涌生活圈,安全行駛超過1萬5千公里,複雜路口通過率100%。
中國香港運輸署報告指出:蘿卜快跑在不同道路場景中表現穩定,技術適應性超越預期。
無人駕駛的中國時代
無人駕駛奇點已經到來。
高盛發佈報告顯示,全球Robotaxi市場預計將迎來爆炸式增長,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億至45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超過60%。
2025年一季度,蘿卜快跑全球訂單超過140萬次,同比暴漲75%,累計服務突破1100萬次。
蘿卜快跑有先天優勢。
(圖片AI生成)
中國大城市複雜的路況,讓這一體系經受了極限考驗。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羣歐洲及中東地區總經理張亮表示:中國城市的極端路況,為海外落地鍛造了降維打擊的能力。
在武漢這座超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練兵時,蘿卜快跑系統成功處理62%無保護左轉、48%加塞場景。
2024年5月15日,在ApolloDay2024上,百度發佈了全球首個支持L4級自動駕駛的大模型ApolloADFM,並且搭上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
這個模型將感知、決策、規劃等模塊整合在一個神經網絡中,通過聯合訓練,實現感知端和決策端無人駕駛。
根據公開數據,第六代無人車的安全水平,已經接近國產大飛機C919。比特斯拉Cybercab早落地兩年,成本不到Waymo無人車的七分之一。
在無人駕駛領域,大家一直遵循的方向是:更優秀的技術,更低廉的成本,更高的城市滲透度。
蘿卜快跑已經超越了商業範疇的敍事。
技術層面的Apollo ADFM大模型證明,中國方案能兼顧安全與效率。
Uber位於美國,坐擁Waymo和特斯拉兩大玩家,他們堅定選擇蘿卜快跑作為其全球市場的最大合作伙伴,向外界透露一個明顯信號:
當前階段,無人駕駛領域激光雷達路線依然是最可靠和安全的選擇,尤其是蘿卜快跑大模型+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在複雜場景應對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進一步使得市面上的一些「百度轉向純視覺路線」説法不攻自破。
羣雄競逐規模化
無人駕駛三大巨頭浮出水面
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等多個傳統汽車製造大國,已經為自動駕駛立法,規模化落地障礙被逐一清掃。
早在2017年,德國就修訂了《道路交通法》,成為全球第一個從法律層面賦予自動駕駛合法身份的國家。
日本則是通過修訂《道路交通法》和《道路運輸車輛法》,於2019年允許L3級自動駕駛上路,並在2023年進一步開放特定條件下的L4級自動駕駛公路行駛。
美國地方立法先行,從2011到2017年,加州、內華達州推出超過50部地方法案,允許自動駕駛路測和商業運營。
2024年5月,英國《自動駕駛汽車法案》終獲王室批准,取得重大突破。
這部法案建立了包含車輛授權制度、責任劃分機制的全套法律框架,明確允許自動駕駛汽車提供載客服務,並設定了2026年全面落地的時間表。
英國政府預計,將釋放420億英鎊的產業潛力,到2035年創造3.8萬個技術崗位。
自動駕駛是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各國通過法律創新,搶佔技術標準制定權和產業制高點。
蘿卜快跑加速國際化的背后,是十多年技術深耕帶來的厚積薄發,以及業界領先的安全優勢。
作為深耕無人駕駛12年,蘿卜快跑高級別自動駕駛專利族數全球第一。
(來源:百度蘿卜快跑)
從出售技術起步,到建立系統,蘿卜快跑在覈心賽道佈局:在阿聯酋與本地能源汽車共建換電站網絡,探索出行、充能一體化模式。
共建型出海與傳統的出口本質差別在於,共建可以輸出技術標準。
換句話説,中東石油富豪買的不是一輛車,而是未來的城市道路交通操作系統。
更關鍵的是,在歐美圍堵中國科技的背景下,蘿卜快跑成為罕見突破封鎖的案例。
當自動駕駛向人性靠攏,包含藍牙自動解鎖、語音開關車門、全場景語音交互等功能的無障礙模式,則顯示了科技向善的內在基因。
2035年,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東京老人用手機語音呼喚無人車前往公園,迪拜女孩能乘坐女性專屬無人車去大學上課,歐洲視覺障礙患者獨自在城市里穿行。
這是科技向善的終極願景圖,如同康乾時代的耕織圖,寄託了人類的期望。
(圖片AI生成)
從科技向善到AI平權,百度一直在努力實踐,把真正有用、有温度的科技產品與服務,交付給這個世界上更廣泛的羣體。
市場考驗着科技巨頭的同理心,他們可以從AI開發時,就確保它的普惠功能,賦能大眾羣體。
例如百度搜索百看,讓搜索框成爲了通往智能世界的入口,不僅支持圖文、音視頻混合輸出內容,還接入智能體、真人服務等能力,讓人工智能飛入尋常百姓家,降低技術使用障礙。
在視障人羣就業問題上,更是一步步紮實前行,為視障人羣修補出一條沒有障礙的光明大道,讓AI 技術更加温暖人心。
例如,百度智能代碼助手文心快碼,就聯合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推出文心快碼無障礙版,將代碼轉換成流暢的自然語言,讓視力障礙人士也能迅速把握代碼的精髓,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
李彥宏説:百度不是要推出一個超級應用,而是要不斷地幫助更多人、更多企業打造出數百萬超級有用的應用。
一個令人振奮的趨勢正在形成:
通過這些AI應用,普通人可以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服務。
AI大模型、自然語言編程、各種文字書寫、圖片視頻生成,正在打破傳統計算機技術壁壘,讓每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人,都能像搭積木一樣輕松實現創意與構想。
這種人人都是創造者的生態,正是技術普惠最生動的體現。我們會迎來創新創意大爆發的時代。
這是科技向善與技術平權的終局,先鋒科技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全民共享的紅利。
我們相信,人工智能真正的終局不是機器取代人類,而是技術讓每個靈魂自由抵達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