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融科技準備進入個性化金融新時代

2025-07-17 19:39

2024年是另一個資金流向人工智能公司的傳統年份,佔全球所有風險投資的近三分之一。

然而,當展望未來投資機會的預測時,金融科技市場可以説是最具潛力的領域,與日益擁擠的人工智能行業相比,競爭較少。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行業的交易活動和整體融資均較2024年同期顯著下降,分別下降38%和54%。

一方面,這意味着金融科技投資者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和新法規時更加謹慎。

雖然一些投資者正在保持克制,但當我們仔細觀察實地活動時,該行業遠未衰退。

例如,如今金融科技僅滲透到全球銀行和保險收入池的約3%,這讓我們得以一睹未來的機遇。

與此同時,技術基礎設施的發展增強了投資潛力。最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在歐洲廣泛使用的開放銀行協議將在美國起飛,並提供一個更加透明和安全的金融生態系統。

這是繼去年發佈的第1033條之后,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於2025年1月正式指定金融數據交易所(FDX)為標準制定機構。

這一里程碑式的發展意味着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新一波個性化金融產品,以增強信任並更好地滿足個人需求。鑑於74%的客户希望從銀行獲得更多個人體驗,我們可以期待創新通過量身定製的數字產品來提高客户滿意度和保留率,凸顯未來幾年該市場提供的投資機會。

爲了滿足這些期望,金融組織正在重新思考其基金會並更新信貸的發起、交付和規模。他們正在投資模塊化系統、人工智能驅動的決策和合作夥伴關係。

在金融科技的結構性調整中,投資者應該關注以下三個關鍵趨勢。

數字貸款正在作為基礎設施而不僅僅是界面而發展

如今,銀行通過多種渠道提供數字貸款,從網站和應用程序到新興的嵌入式合作伙伴關係,例如商業信用卡。但嵌入式貸款因其能夠滿足客户的需求而受到最大關注。

麥肯錫的預測表明,到2030年,嵌入式金融可能佔銀行收入池的10-15%。

這些嵌入式合作伙伴關係通常取決於一些關鍵商户或特定客户行為。這使得銀行變得脆弱:如果支出模式發生變化,合作伙伴失去吸引力,或者商户更換提供商,銀行可能會失去與客户的聯繫。這種渠道集中和依賴性限制了多元化,隨着時間的推移,多元化可能會削弱韌性。

然而,銀行實際上坐擁的是一種被低估的資產:全渠道基礎設施。通過利用移動應用程序、分支網絡、呼叫中心、商户銷售點(POS)系統和白標平臺等多元化接觸點,銀行可以在客户的信貸過程中保持廣泛而靈活的存在。這種足跡不僅有助於降低風險,還為可擴展、有彈性的貸款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全渠道貸款不僅僅涉及多個入口點;它還涉及一致性和響應能力。無論有人走進分行、撥打支持熱線、在線申請還是在結賬時獲得融資,他們都應該覺得貸方知道他們需要什麼。

但在這種流暢的體驗背后是更強大的東西:更好的數據,導致更好的決策。每個渠道都以不同的視角瞭解客户的行為和信譽。自動化貸款流程有助於將這些數據點整合到單一基礎設施中,從而實現更個性化的信貸優惠,同時減少虛假拒絕。

當這些接觸點通過單一基礎設施連接起來時,貸方就會獲得更全面、更細緻入微的畫面。這意味着更明智的審批、更少的虛假拒絕以及為客户提供更個性化的信貸服務。Jifiti的Yaacov Martin表示,「銀行還需要滿足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數字化、自動化的貸款流程。雖然70%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已經實現了消費者貸款自動化,但只有三分之一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過程中做到了同樣的事情。"

隨着全渠道貸款奠定了彈性和無縫的基礎,數字貸款的下一個前沿是擴大可用的優惠類型。

選擇性已成為新的差異化因素

當談到2025年的金融時,沒有任何藉口缺乏選擇。在激烈的金融市場下,消費者期待選擇。在數字貸款中,這需要為消費者在POS或通過任何全渠道體驗提供多種信貸路徑、貸方和支付選項。

事實上,PYMNTS的一份報告發現,43%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首選的融資選項的可用性強烈影響他們的購物地點。這不僅僅是便利性的問題;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選擇性驅動着行為。當貸方在需要時啟用多種信貸途徑時,他們不僅能滿足預期;他們還會影響購買決策並加深參與度。

在當今的市場上,提供靈活的信貸並不是一個特徵;而是一個競爭槓桿。

此外,人工智能等技術使數字貸款能夠從靜態應用轉向實時個性化。銀行可以在幾秒鍾內為個人借款人量身定製信貸優惠,分析他們的財務狀況和交易歷史。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第二季度研究發現,74%的各代消費者希望從銀行獲得更多個性化的體驗,66%的消費者很高興他們的數據被用來提供這些體驗。

在技術方面,這種個性化是通過API協議安全通信的基礎設施實現的。在這里,初創公司發揮着重要作用,幫助金融提供商利用人工智能來提供安全可靠的軟件產品。

這也為改善服務不足和銀行業務不足的用户的信貸機會鋪平了道路,通過更廣泛的消費者羣體吸收來推動金融科技增長。例如,拉丁裔市場代表了美國增長最快的少數族裔羣體,然而,該市場傳統上被排除在傳統金融服務之外。

人工智能最近的突破也為多貸方瀑布式貸款鋪平了道路,即申請人同時在一組合作夥伴中接受評估。如果一家貸方拒絕,另一家貸方可能會批准,條款會實時改變。這一過程與即時人工智能承保相結合,消除了申請過程中的死衚衕,從而提高了轉化率。

就像貸款一樣,價值在於滿足用户所在的位置,併爲他們提供智能和實時的選項,以平衡訪問與安全性。

力量的平衡正在改變

金融服務業正在經歷一場悄無聲息的權力再平衡。傳統銀行曾經是無可爭議的信貸守門人,現在發現自己與金融科技公司共享舞臺,這些公司移動更快,個性化更好,而且往往具有更少的遺留限制。

爲了保持競爭力,許多銀行正在收購這些挑戰者或與這些挑戰者合作,希望重新控制其信貸基礎設施。

但在當前的金融格局中,權力不是掌握的;而是談判的。

這凸顯了對內部運營保持嚴格控制以支持彈性的重要性。SkyStem的Shagun Malhotra表示,「會計控制作為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領域脫穎而出,實施起來簡單,對於提高業務彈性和連續性具有很大影響力。"

這不僅僅是一個金融故事。在其他監管嚴格的行業,公司也面臨着類似的壓力,要求在不損害信任的情況下實現現代化。正如Flare的Mathieu Lavoie所説:「雖然與傳統銀行相比,金融科技公司受益於較少的遺留系統,但它們仍然處理相同的敏感個人信息。這意味着他們必須堅持同樣嚴格的數據保護和安全標準--無論他們的技術靈活性如何。」

最重要的是,在網絡安全方面,金融科技公司也在重新定義組織防禦威脅的方式,提供根據用户行為、訪問模式和新出現的風險實時調整的自適應保護。Founder Shield的喬納森·米切爾(Jonathan Mitchell)表示:「Chime(CHYM)的IPO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説明炒作不足以激發投資者的胃口;風險管理必須伴隨創新,這是無可談判的。"

在金融服務領域,同樣的壓力正在推動可解釋人工智能的興起。機構不僅被推動建立更快的系統,而且還要建立更透明、更合適和更適應的系統。

英國的研究發現,72%的銀行已經使用人工智能,但近一半的銀行承認他們對這些系統的運作方式只有「部分了解」。隨着監管追趕技術,權力平衡將繼續轉移,不僅轉向那些能夠更快行動的人,而且轉向那些能夠解釋其創新的人。

數字貸款不再是一種產品;它是由基礎設施、智能和意圖組成的數字界面。隨着金融領域的力量平衡仍在演變,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和人工智能平臺都在改寫貸款劇本的部分內容。

然而,僅靠創新並不能贏得長期比賽--它將取決於可解釋性、彈性以及在日益複雜的信用體系中協調無縫體驗的能力。

金融科技創新年

儘管2024年流向金融科技公司的資金量有所減少,但這並不表明該行業正在衰落。雖然人工智能公司佔據了投資者的注意力,但這些交易更具競爭力且成本更高。

相比之下,最近金融科技市場的降温意味着精明的投資者可以在這里找到一些有前途的交易。

金融科技市場的樂觀前景進一步得到了金融行業既定性質的支持。由於新的監管批准和全球開放銀行協議的擴展,傳統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都有機會通過數字產品和服務迎合消費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