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7:25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
被限制出口3個月后,英偉達的H20芯片將恢復對中國市場的銷售。7月15日,前來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的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佈了這一消息,這已是他今年第三次到訪中國。
伴隨着GPU芯片成為AI時代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從一張小小顯卡起家的英偉達在今年7月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過4萬億美元的龐然大物,近年來持續發力AI的中國市場在其中功不可沒。截至美股7月16日收盤,英偉達市值達到4.18萬億美元。而黃仁勛帶來的另一款新顯卡則意味着,他希望在中國市場能收穫更多。
H20芯片尚未接單
黃仁勛在7月15日披露的解禁消息對資本市場表現提振明顯。英偉達股價在美股7月15日達到了172.4美元的52周股價最高峰,美股7月16日,其股價收於171.37美元,相較於兩日前的收盤價上漲4.4%。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H20芯片2023年末上市,是英偉達為遵守美國出口限制而推出的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加速器。公開資料顯示,這款芯片的性能大約只有英偉達旗艦芯片H100的15%,后者在2023年10月已經被美國政府納入對華出口管制。但今年4月16日,英偉達宣佈接到美國政府對H20芯片的出口禁令,並表示將因此在截至4月27日的2026財年Q1財季計提約55億美元庫存減值,當日英偉達股價盤后重挫6%。
7月16日,黃仁勛在被問及H20芯片的訂單情況時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訂單,因為相關許可正在審批流程中,一旦獲得批准,就能正式接收訂單了。他同時表示,目前從晶圓下單到AI超算成品交付的供應鏈周期長達9個月,H20的供應鏈恢復仍需要時間。
對於H20芯片緣何解禁,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H20解禁本質是美方在商業利益與技術壓制間做出的妥協,對中國AI產業有積極作用,許多AI大廠可以增加算力,但產業也需警惕"温水煮青蛙"效應,即短期算力補給無法替代核心技術自主。
菁鋭智庫專家、正高級工程師袁博還告訴記者,H20主要的應用場景不是AI訓練而是推理場景,H20解禁短期能夠補充國產推理算力的需求,加速人工智能產業商業化落地,尤其是需要部署在邊緣側並且時延敏感的場景。他認為,美國若持續限制H20對華銷售,將面臨雙重損失:一方面拱手讓出中國每年數百億元的推理芯片市場(IDC預測未來中國推理算力的佔比會超過70%);另一方面更是倒逼中國企業加速技術迭代,強化本土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協同突破能力。
中國市場的誘惑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是促使H20芯片解禁的重要原因之一。黃仁勛近日在採訪中多次提及對中國市場的看好,他同時提及了騰訊、網易、米哈遊、字節跳動、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小米等一系列中國標杆性公司。
今年5月,英偉達發佈的2026財年Q1財報顯示,當期英偉達收入411億美元,同比增長69%,其中中國市場佔到其當期總收入的12.5%。而在截至今年1月26日的2025財年中,中國市場為英偉達貢獻了170億美元收入,佔到總銷售額的13%。
H20芯片出口受限,給英偉達業績帶來不小影響。英偉達財報顯示,其在2026財年Q1因H20的庫存積壓和採購承諾產生了45億美元的費用,而當期H20芯片的銷售額為46億美元。此外,由於出口限制,其當期無法交付額外的25億美元H20芯片收入,並預計第二季度將損失80億美元。在Q1財報披露后的電話會議中,黃仁勛還向投資者表示,中國500億美元的龐大AI芯片市場已實際上對美國產業關閉,H20的出口禁令結束了英偉達在中國的Hopper數據中心業務。
需要提及的是,H20芯片迴歸后,也將在中國市場面臨不同層面的競爭。
據記者瞭解,國產廠商正通過計算架構等創新,在能效比上縮小與英偉達差距。例如,華為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下一代AI芯片昇騰920,意在瞄準H20禁售后的高端市場空白,此外,摩爾線程的MTT S80、壁仞科技的BR104等產品也被外界視作H20芯片的「平替」。資本也在向國產GPU廠商涌來,6月30日,沐曦和摩爾線程兩家GPU公司的科創板IPO均獲上交所受理。
不過,黃仁勛在7月16日的採訪中談到H20的優點時表示,該芯片的內存帶寬以及在模型推理方面表現出色,尤其適合大語言模型、視覺語言以及動作模型。他同時認為,算力焦慮在未來十年內都不會消失,這是所有工程師都在面臨的共同挑戰。
袁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AI產業已形成鮮明特徵,訓練場景仍依賴高端芯片進口,但推理需求由於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的全面商用,目前正被國產GPU快速滲透,華為昇騰、寒武紀、天數智芯等國產芯片在推理場景上已經滿足大部分應用場景的需求,在「以網強算」等工程優化技術的輔助下,在性能上國產化高端芯片集羣也不弱於H20,「因此H20即使解禁,受國產化政策和大模型應用場景的影響,同時不確定的供應鏈風險依然存在,H20依然在國內面臨和國產芯片的強競爭。」
中國市場新機會
除去H20芯片恢復銷售,英偉達即將發佈的新顯卡,意味着它希望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份額。
黃仁勛在7月15日宣佈,英偉達還將在中國市場發佈一款名為RTX Pro的新顯卡,專為計算機圖形、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設計。他表示,這款新GPU不同於H20,有計算圖形和光線追蹤(Ray tracing)功能,「光線追蹤對於傳感器模擬非常重要,比如激光雷達、雷達和計算機圖形學。我們可以模擬數字工廠中的傳感器,或者自動駕駛汽車中的傳感器,或者機器人身上的傳感器。」
他當天還提到,數字孿生構建的是一個虛擬世界,一個數字機器人。之所以需要數字機器人,是因為要通過在數字世界中訓練,教會實體機器人如何出色完成任務,「我認為在中國這片機器人創新如火如荼、智能工廠建設方興未艾、供應鏈體系極其完備的熱土上,RTX Pro必將大放異彩。」
張孝榮告訴《華夏時報》記者,RTX Pro在圖形渲染與高端AI推理領域,單卡性能優於H20,目前沒有直接國產平替產品,國內廠商正通過架構創新(如Chiplet、自主生態)縮小差距,但高端市場仍需依賴國際供應鏈或等待下一代國產芯片。他同時認為,RTX Pro在圖形渲染與高端AI推理場景中可替代H20,但在超大規模數據訓練領域仍需依賴H20的集羣能力,這兩個芯片的市場定位不同。
對於本報記者關於RTX Pro芯片目前已經在哪些機器人或智能工廠上有嘗試應用的相關問題,英偉達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細節可以分享。不過黃仁勛近日在炙熱的北京身着皮衣與小米創始人雷軍及小米汽車的合照引發外界關注。7月16日,黃仁勛在被問及這次會面時表示,他與雷軍交流了AI在語言模型、自動駕駛、機器人技術等方面的最新進展,並表示英偉達和小米在很多領域有緊密合作。
「我們不製造自動駕駛汽車,但我們創造了許多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技術,我們不創建大型語言模型,但我們創建了很多大型語言模型所需的技術。」黃仁勛當天表示,英偉達一直在中國市場擴張,「我們始終重視並尋求與創新型企業合作。」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