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5:30
衡宇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剛跳槽到Cursor背后公司不到兩周,就火速回歸老東家——
Claude Code的兩位重量級人物與Cursor「閃婚」「閃離」的這口大瓜,在硅谷炸開了鍋。
事件主人公分別是Boris Cherny和Cat Wu。
Boris Cherny,Claude Code的開發負責人,被稱為Claude Code的靈魂人物。在加入Anthropic之前,他在Meta待了6年,最后做到首席軟件工程師,負責過Instagram的服務器架構和開發基礎設施什麼的。
Cat Wu(全名Catherine Wu),是主要負責Claude Code的產品經理,領導推動Claude Code的發展與功能迭代。她曾在Scale AI(即CEO被小扎挖走的那家公司)當過2年產品工程師。
月初,兩人被Cursor背后公司——Anysphere挖走了。
跳槽過去后,Boris Cherny定崗的是首席架構師和工程主管,Cat Wu則是產品主管。
當時,Boris表示,他倆去了新公司以后,將致力於開發「類智能體」功能,即自動執行涉及多個步驟的複雜編程任務,以及其它產品。
這一舉動不僅令人措手不及,還引發了廣泛討論,因為一直以來,他倆的老東家和新東家被外界視為一對緊密協作、功能互補的AI輔助編程黃金搭檔。
但,誰也想不到,僅僅半個月后,Anthropic就把這倆人重新給挖回來了!
嘿,圍觀猹眾吃瓜吃得更開心了。
要不説Anthropic穩如老狗呢,不僅在硅谷亂成一鍋粥的搶人大戰中重奪重要員工,還一邊發佈新品,一邊向外界喊喇叭:
別看Claude很燒錢,但咱的利潤相關指標,正在改善!
或成第二家估值超1000億的生成式AI獨角獸
人事迴歸只是Claude近期一系列動作和消息的序章,更大的故事,是資本正在重新給Anthropic估值。
外媒消息,目前有多方投資人正在與Anthropic洽談新一輪融資,估值目標是:
1000億美元,約7200億元人民幣。
最近小扎天價挖人,Mira創業種子輪估值150億美元,搞得大家看到這種數字只知道「好多錢」,但都有點沒概念了(打工人淚目.gif)。
所以,100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
3月,該公司籌集了35億美元股權融資(計劃全年籌集55億美元);在四個月前的上一輪融資中,Anthropic的估值剛剛達到580億美元。
如果真按100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就等於四個月直接翻了近一倍。
如果這筆融資達成,Anthropic成為繼OpenAI之后,第二家跨入1000億美元估值門檻的生成式AI獨角獸(OpenAI的目前估值為3000億美元)。
推動這輪高估值的當然不只有長遠的AGI願景,也不只有Claude的口碑和下載量。
更多的應該是Anthropic的賺錢能力。
據兩位瞭解財務情況的人士透露,Anthropic目前直接向客户銷售AI模型和Claude的毛利率約為60%,且正朝着70%的目標邁進。
他倆還説,Anthropic還通過亞馬遜雲和谷歌雲提供Claude服務。今年早些時候,雲上銷售業務的毛利率是負30%,猜測大概率是亞麻和谷歌大額抽成了。
不過截至去年年底,Anthropic約70%的收入都來自直接銷售,雲上銷售佔比小很多,所以該公司向投資者們披露的「60%毛利率」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比一下——
今年早些時候,OpenAI表示,預計2025年毛利率達到48%,預計2029年毛利率達到70%。
(注: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家公司是否以相同的方式計算其毛利率)
但估值邏輯從來不只是毛利率那麼簡單。
Anthropic的市場路徑非常清晰:
走「模型即服務 + 垂直解決方案」的路線,既向外輸出Claude模型能力,也在推進金融、法律、醫療等行業定製版本。
2天前,該公司就推出了一個Claude模型支持的全面金融分析平臺,Claude for Financial Services。
據官方介紹,這一產品即日起開始集成,並將在未來幾周向金融客户全面開放使用。
Claude Code,新的現金奶牛?
話説上一輪融資時,Anthropic向投資者們透露出一組數據:
繼去年消耗56億美元后,今年將消耗30億美元。
憑藉其在代碼相關任務的市場領先AI技術,預計到2026年,收入將快速增長至120億美元。
截至7月,Anthropic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4倍,年化收入超過40億美元。
Claude Code團隊負責人Adam Wolff在最新的訪談中提到——
自五月份推出Claude 4系列模型以來,Claude平臺活躍用户基數增長了300%,收入增長了5.5倍。
大筆大筆的入賬,還離不開今年新推出的一款面向開發者的AI輔助編程工具,Claude Code。
官方表示,今年2月Claude Code正式發佈,並在發佈后的幾個月里逐漸融入主流開發工作流程,包括與GitHub、GitLab、VS Code和JetBrains等IDE的集成。
Anthropic還在小範圍放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從6月起,Claude Code每周下載量增長了6倍,達到300萬次。
自Claude Code推廣開來,截至7月初,累計吸引了11.5萬名開發者用户。
年度化收入中超過2億美元,即每月超過1670萬美元,都歸功於Claude Code。
這也就解釋為什麼,開頭咱們説兩個關鍵人物跳槽到Cursor,會引發這麼大的關注度(doge)。
今天一早,Anthropic還表示將為Claude Code推出一個全面的分析儀表板。
儀表盤將顯示有關團隊如何使用 Claude Code的詳細指標,包括接受的代碼行數、建議接受率、總用户活動隨時間變化、總支出隨時間變化、每個用户的平均每日支出以及每個用户的平均每日接受的代碼行數。
因為企業都想實時又清晰地看到,花在AI上的錢都用到哪里去了?
以及,即便有重要角色在Anthropic和Cursor之間橫跳,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那就是由於Cursor的AI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由Claude系列提供支持,因此其收入增長也惠及Anthropic。
截至6月,Cursor年化收入已達5億美元,較去年11月增長了10倍。
One More Thing
一周前,路透社放出消息,稱亞馬遜考慮對Anthropic進行另一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之所以稱為「另一筆」,是因為去年11月,亞馬遜就向這家公司注入了40億美元。
新投資加上已經注資的40億美元,或將超過亞馬遜曾承諾的「投80億美元」。
這將讓亞馬遜越過谷歌,成為Anthropic的最大股東之一。
此舉引來網友鋭評:
或者亞馬遜已經意識到,一旦炒作熱潮消退,唯一真正能賺錢的就是硬件。
[1]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briefings/anthropic-hires-back-two-coding-ai-leaders-cursor-developer-anysphere?rc=vpid49
[2]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investors-float-deal-valuing-anthropic-100-billion?rc=vpid49
[3]https://venturebeat.com/ai/anthropic-adds-usage-tracking-to-claude-code-as-enterprise-ai-spending-surges/
[4]https://www.linkedin.com/in/bcherny/details/experience/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