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美股「七巨頭」迎特朗普關稅后首次大考!Q2能否交出亮眼成績單,繼續引領美股上漲?

2025-07-17 17:12

美股Q2財報季正式拉開帷幕,作為美國新關税政策實施后的首次業績檢驗,在未來幾周內,美股「科技七巨頭」將備受矚目,其表現或將左右市場走向。

其中,特斯拉、谷歌將於7月23日(周三)盤后發佈財報,由此將整個Q2財報季推向高潮。微軟、Meta $META 則將在7月30日(周三)盤后登場,蘋果、英偉達分別在7月31日(周四)8月27日(周三)盤后公佈。此外,亞馬遜業績披露日期尚未確定。

自美國4月初出臺關税新政后,美股市場遭遇重挫,科技股首當其衝。然而,隨着市場情緒逐漸消化政策衝擊,以英偉達、微軟為首的科技股率先吹響反擊號角,AI熱潮引領美股開啟強勢上攻行情。年內,英偉達、微軟、Meta等龍頭股價連續攀升,分別實現超20%的漲幅,且不斷刷新歷史高點。期間,英偉達利好消息頻現,成為全球金融歷史上首家市值達到4萬億美元的公司。

股票名稱 2025年表現 Q2財報日
特斯拉 $TSLA  -20.35% 7月23日盤后
谷歌 $GOOGL  -3.13% 7月23日盤后
Meta $META  +20.27% 7月30日盤后
微軟 $MSFT  +20.43% 7月30日盤后
蘋果 $AAPL  -15.91% 7月31日盤后
英偉達 $NVDA  +27.63% 8月27日盤后
亞馬遜 $AMZN  +1.73% 待定
注:以上漲跌幅取自2025.1.1-2025.7.16

基於彭博分析師預期,華盛資訊整理了美股科技「七巨頭」業績預測一圖,詳情如下:

無懼關税陰霾!AI有望助推科技股迎來強勁財報季

當前,投資者聚焦特朗普貿易戰對企業的影響。LSEG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第二季度盈利預計增長5.8%,遠低於第一季度的13.7%。從板塊來看,科技和通信服務板塊盈利增長預期最高,科技板塊預計增長17.7%,通信服務板塊預計增長31.8%。

儘管預計盈利增長將較第一季度放緩,但美元的大幅貶值可能有助於抵消部分關税帶來的影響。第二季度美元指數下跌約7%,年初至今下跌約10%,創1973年以來最大上半年跌幅。Meta和微軟等公司曾表示,匯率因素將為營收帶來數億美元增長。

AI熱潮推動下,英偉達、微軟等高權重科技巨頭股價上漲,帶動納斯達克100指數持續創新高。Wedbush認為,科技股將在今年下半年表現強勁,即將迎來一個強勁的科技財報季。同時,「人工智能革命的推動力」正在半導體、軟件以及企業和消費者領域加速發展。

Wedbush預計科技行業第二季度盈利增長強勁,主要依靠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支出。分析師Daniel Ives表示,「我們目前對這場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瞭解還非常有限,這場革命是由諸如英偉達、微軟、Palantir、Meta、Alphabet以及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巨頭引領的。」在經歷強勁幾個月后,預計2025年下半年將由「科技時代黃金時期」的佼佼者引領又一輪上漲

分析師的樂觀源於投資者尚未充分意識到未來三年企業和政府在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方面2萬億美元支出的增長潛力,市場低估了人工智能驅動的增長態勢。他們還提到,2025年是企業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的轉折點,從概念到規模化應用的轉變已經開始,未來應用場景的涌現將推動技術變革,科技牛市和人工智能革命論點將在12至18個月內深化。

聚焦相關投資標的

美股「七巨頭」財報季前后,市場波動料將加劇。在這一背景下,除了關注科技巨頭的個股表現,以下相關ETF標的也值得關注:

代碼 名稱
 $TSLQ  AXS TSLA BEAR DAILY ETF
 $TSLS  一倍每日做空特斯拉ETF - Direxion
 $TSL  1.25倍每日做多特斯拉ETF - GRANITESHARES
 $TSLL  1.5倍每日做多特斯拉ETF - Direxion
 $AAPB  1.75倍每日做多蘋果ETF - GRANITESHARES
 $AAPU  1.5倍每日做多蘋果ETF - Direxion
 $AAPD   一倍每日做空蘋果ETF - Direxion
 $GGLL  1.5倍做多谷歌ETF-Direxion
 $GGLS  1倍做空谷歌ETF-Direxion
 $AMZU  1.5倍做多亞馬遜ETF-Direxion
 $NVDL  1.5倍做多英偉達ETF
 $NVDX  2倍做多英偉達ETF
 $NVDS  1.25倍做空英偉達ETF 
 $FNGU  3倍做多FANG+
點擊前往財報站,速覽業績亮點>>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