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財報前瞻 | 臺積電Q2淨利潤或創季度新高!大摩前瞻三大變量決定估值彈性

2025-07-16 16:13

臺積電(TSM.US)股價年內漲超20%創歷史新高,公司即將於周四公佈財報,FactSet調查顯示,25位分析師一致預計淨利潤將同比增長53%,達到3794.15億新臺幣(約合129.1億美元),將創下單季度利潤新高。

大摩給出1288元新臺幣目標價,隱含17.6%的上行空間,並維持「買入」評級。其股價表現與業績預期將呈現"需求分化+技術溢價"的雙重驅動邏輯。

  • 收入預測:三季度或成業績分水嶺

大摩認為臺積電2025年收入增長存在三檔情景:若三季度收入環比增5%(同比超30%),全年收入增速有望突破30%;若環比增0-3%(同比約20%),則全年增速落至20%區間;最悲觀情景下環比降1-3%,全年增速將維持在20%左右。

這一彈性空間凸顯半導體行業的需求結構性分化,AI服務器芯片需求持續火爆,而智能手機與PC端消費仍顯疲軟。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在2025年下半年未現下滑,英偉達(NVDA.US)GB200系列芯片的持續擴產成為關鍵支撐。

  • 毛利率韌性:53%紅線背后的定價權

大摩預測三季度毛利率將維持53%-58%的高位區間,即便在悲觀情景下仍能守住53%紅線。這一判斷基於兩大支撐:其一,臺積電對大客户採取"技術溢價+產能綁定"策略,3nm製程報價較5nm提升20%-25%;其二,CoWoS先進封裝產能利用率超95%,單位成本持續攤薄。

更值得關注的是,研報暗示2026年晶圓價格存在上調可能,若屆時AI需求維持當前強度,臺積電有望通過價格策略進一步鞏固利潤壁壘。

  • 需求密碼:AI撐起半邊天

研報揭示臺積電業績的上行風險集中於三點:1)AI芯片需求超預期,當前H100/H200芯片代工訂單已排至2026年;2)英特爾(INTC.US)CPU外包業務在2025-2027年加速放量,預計貢獻5%-8%收入增量;3)加密貨幣市場回暖帶動ASIC芯片投片量回升。

下行風險則包括:1)消費電子庫存調整持續至2025年底;2)3nm以下製程客户拓展不及預期;3)美國/歐洲工廠運營成本超支。大摩特別強調,臺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的技術代差(較三星2nm良率低20個百分點)構成核心護城河。

投資焦點:三大變量決定估值彈性

大摩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7月17日臺積電法説會的三大信號:1)全年收入指引是否上修至30%區間、2)對2026年晶圓價格策略的明確表述、3)AI需求持續性及非AI應用復甦節奏的量化判斷。

若上述三大變量均朝積極方向演繹,臺積電估值有望突破25倍動態市盈率,反之則需警惕15倍市盈率的下行風險。在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背景下,研報特別提示關注美國6%進口關税對臺積美系客户成本的影響,但強調其技術不可替代性將弱化關税衝擊。

結語:周期波動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這份研報折射出臺積電的特殊定位:既是半導體周期的風向標,又是AI革命的底層受益者。當傳統消費電子需求疲軟與前沿技術需求爆發形成對衝,臺積電的業績彈性恰恰成為檢驗"技術溢價能否穿越周期"的最佳樣本。

對於投資者而言,把握法説會的關鍵指引,或將成為2025年下半年半導體投資的核心勝負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