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信證券-電子行業周報:電子景氣度得到財報驗證,行業有望迎來密集催化-250715

2025-07-15 22:5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研報虎)

核心觀點

  電子景氣度得到財報驗證,行業有望迎來密集催化。過去一周上證上漲1.09%,電子上漲0.93%,子行業中光學光電子上漲1.34%,其他電子上漲0.11%。同期恆生科技、費城半導體、臺灣資訊科技上漲0.62%、0.87%、1.63%。近期在北美算力強勢上漲的帶動下,相關映射鏈條成為主要情緒拉動點,尤其是受益於ASIC趨勢下網絡架構的變化而帶來顯著增量的交換機及服務器產業鏈。與此同時,基於中美經貿談判的向好態勢,以及美國對越南等地關税的落地,與AI端側創新直接關聯的消費電子產業鏈在上周迎來底部反彈,並在工業富聯鵬鼎控股東山精密等大市值標的上體現了AI算力與端側創新β共振的走勢。基於下周黃仁勛來華、中芯國際業績會臨近、蘋果新品備貨啟動,行業有望迎來密集催化。我們仍堅定看好2025年電子板塊在「宏觀政策周期、產業庫存周期、AI創新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擴張」行情,當前時點繼續推薦工業富聯、瀾起科技、鵬鼎控股、滬電股份江海股份翱捷科技德明利華勤技術順絡電子、小米集團、傑華特

英偉達市值超4萬億美元創造歷史,持續看好AI產業投資機遇。本周五美股收盤,英偉達上漲0.5%,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總市值升至4.02萬億美元,成為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刷新全球企業市值最高記錄。此前黃仁勛表示,公司正邁入「十年AI基礎設施建設周期」的開端,AI和機器人技術是最大的兩個增長機會,將帶來萬億美元級市場。結合本周工業富聯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超預期,我們認為AI基礎設施建設仍是需求確定性高增長的投資主線,建議持續關注產業鏈相關公司:工業富聯、華勤技術、滬電股份、龍芯中科、聯想集團、立訊精密晶晨股份等。

  小米AI眼鏡銷量超8萬副,下一代產品進入研發籌劃。根據XRVision報道,小米AI智能眼鏡目前已完成8萬副銷售量,該銷量數據超過小米內部預期。當前小米AI眼鏡銷量目標已從30萬副上調60%至50萬副,各大電商平臺均出現一定顏色款式無貨的情況。此外,小米AI眼鏡研發團隊在迭代和優化AI眼鏡功能,同時已開啟規劃下一代AI眼鏡的研發。我們認為,伴隨大模型的持續更新迭代,端側AI眼鏡的使用體驗逐步優化,建議重點關注國產SoC產業鏈公司:恆玄科技、翱捷科技、炬芯科技中科藍訊、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星宸科技富瀚微國科微安凱微等。

  LPDDR6標準發佈,看好端側存儲方案迭代的增量機遇。7月9日JEDEC發佈LPDDR6內存標準,LPDDR6通過雙子通道架構(每芯片2個子通道,每個子通道12條DQ線)將位寬從16bit提升至24bit,理論帶寬較LPDDR5X提升1.5倍(最高14.4GHz),功耗顯著降低,數據完整性與系統可靠性亦有提升。LPDDR6為AI終端、邊緣計算等高性能、低功耗要求的場景提供了直接的技術升級。在此基礎上,三星、海力士針對端側存儲封裝提出了VCS、VFO技術;同時針對中長期AI端側需求,定製化內存封裝技術多點開花。隨着端側AI發展,內存技術從內存到封裝多維度演進,有存儲應用迎增量機遇;建議關注相關公司兆易創新北京君正佰維存儲、德明利、江波龍等。

  PCB行業景氣上行,行業龍頭業績強勁增長。欣興電子2Q25營收達324.66億新臺幣,環比增長7.90%,同比增長16.46%,創近十個季度新高。6月單月營收109.29億元,同比增長23.19%,為近31個月新高。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AI服務器架構升級及ASIC芯片加速導入,ABF載板需求顯著回升。滬電股份也發佈了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6.5億至17.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4.63%至53.4%。業績增長主要源於高速運算服務器、人工智能等新興場景對高端PCB的結構性需求。AI算力建設帶來高端PCB需求爆發式增長,繼續推薦滬電股份、鵬鼎控股、景旺電子等。

  xAI公司發佈Grok4,刷新多個基準測試記錄。7月10日,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發佈了最新AGI模型Grok4,藉助Colossus超級計算機和數十萬NVIDIAH100 GPU,Grok 4在推理速度、響應能力和多模態功能上實現了進步,刷新多個學術基準測試記錄,比如在HLE(人類最后考試)測試中成績為45%,此前的Gemini 2.5 Pro僅21%。馬斯克認為我們正處於智能爆炸的開端,xAI的下一步是讓Grok 4不止停留在解答問題的層面,而是在更復雜的任務中與人類協同作戰。我們認為,AI是不可逆的技術趨勢,也是各國戰略佈局重點,建議關注中芯國際、長電科技、瀾起科技、傑華特、德明利、寒武紀等。

  7月上旬各尺寸LCDTV面板價格環比下跌,關注終端四季度促銷備貨需求。據WitsView,7月上旬32/43/55/65寸LCD電視面板價格分別為35/64/124/174美金,32/43/55/65寸LCD電視面板價格環比6月下旬分別下跌2.8%/1.5%/1.6%/1.1%。據TrendForce,7月電視面板需求依然疲弱,部分品牌客户持續修正第三季度採購訂單,關注電視終端第四季度促銷旺季在第三季度的備貨需求情況。我們認為,在經歷了長時間陸資廠商大規模擴張、全球產業重心的幾度變遷之后,LCD的高世代演進趨勢停滯、競爭格局洗牌充分,推薦京東方A等。與此同時,LCD產業的崛起增強了國產電視品牌及ODM的出海競爭力,推薦兆馳股份康冠科技傳音控股等。

重點投資組合

  消費電子:藍思科技、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滬電股份、立訊精密、鵬鼎控股、工業富聯、福立旺電連技術東睦股份海康威視、傳音控股、康冠科技、世華科技視源股份世運電路水晶光電、東山精密、京東方A、景旺電子、永新光學

  半導體:中芯國際、翱捷科技、恆玄科技、德明利、瀾起科技、樂鑫科技、長電科技、傑華特、聖邦股份偉測科技豪威集團通富微電、華虹半導體、新潔能、晶晨股份、龍芯中科、艾為電子晶豐明源賽微電子、江波龍、揚傑科技斯達半導、北京君正、芯朋微思瑞浦時代電氣卓勝微帝奧微東微半導士蘭微華潤微天岳先進納芯微

  設備及材料: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鼎龍股份芯碁微裝拓荊科技立昂微滬硅產業

被動元件:順絡電子、風華高科三環集團潔美科技、江海股份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