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個青島龍頭,再次代表城市亮相!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遇見城市新動能

2025-07-15 22:51

青島龍頭,再次代表城市亮相。

7月15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現場記者見面會上,珞石機器人、紐氏達特行星減速機、海爾機器人、優寶特機器人負責人,以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同志與記者見面,以「鏈」出新機遇——山東打造機器人創新應用高地為主題與記者現場交流。

青島龍頭海爾,在機器人這個新質生產力高地,不僅代表青島,更代表山東的頭部產業力量站在了聚光燈下。

機器人產業是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十五五」重點產業落地工具冊——機器人》報告,預計「十五五」時期,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可增長至4000億元,穩居全球首位。

山東也將機器人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

日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25個部門單位聯合印發《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提出力爭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

根據計劃,濟南、青島、淄博、濟寧是山東重點打造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四大高地,本次記者見面會上亮相的4家企業就來自上述4個城市。其中,青島的發展重點是海洋工程特種機器人、新能源場景特種機器人、智慧康養服務機器人,一體化推進工業、家庭服務、海洋、康養等領域機器人研發製造和集成應用。

隨着AI大模型賦能及政策紅利釋放,機器人產業正在引領新一輪增長浪潮。

01

龍頭海爾的資源集聚

本次作為山東機器人產業代表亮相的海爾,近年來在機器人產業領域展現出鮮明的戰略前瞻性,依託其深厚的場景積累、技術整合能力及生態佈局,集聚起不容忽視的產業力量。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就透露,海爾已成立機器人事業部,不僅涉足工業機器人領域,還聚焦家政服務相關機器人,如陪伴類型、康復類型的機器人。

論壇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也表示很期待與海爾合作,宇樹科技一直在積極尋求與像海爾這樣的大集團公司合作,通過強強聯合加速技術落地與市場拓展。

事實上,今年海爾在機器人領域,已經有了好幾次「大動作」。

在今年5月份的青島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生態發展大會上,海爾牽頭成立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聯盟,聚集了行業專家、高校及科研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推動具身機器人產業從「單點突破」到「生態聚變」邁進。

6月26日,海爾集團又完成了對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協議轉讓股份交割,上海新時達正式加入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成立於1995年的上海新時達,是目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龍頭企業,是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產品種類最全、市場地位最為突出的企業之一。

在股權交割儀式上,海爾還聯合樂聚機器人、睿提智能、鈦虎機器人等7家俱身智能領域代表性企業,以及上海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等產學研機構,共同倡議成立「具身智能創新生態聯盟」。

7月份,具身智能及通用人形機器人技術和產品研發商——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正是由海爾資本和鼎暉VGC聯合領投。

星動紀元是清華大學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業,目前產品包括輪式人形機器人星動Q5、面向工業領域的全尺寸雙足機器人星動SRAR 1,以及五指靈巧手XHAND1。

青島龍頭海爾,正在聚集起越來越多的產業力量。

02

青島龍頭的產業佈局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最新測算數據稱,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10.17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2024年至2030年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56%。其中,中國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近380億元。

有投資人預測,機器人賽道將是市場規模「十倍於新能源汽車」的大風口。

青島的龍頭企業,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擁抱這個超級風口。事實上,在山東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佈局中,青島龍頭企業貢獻了不小的支撐力。

作為山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創新載體的省製造業創新中心,兩大機器人領域創新中心就是由兩大青島龍頭企業牽頭——

山東省服務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由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建,圍繞智慧家庭、健康生活、康復康養、教育娛樂等六大場景,在產品、數據和產業鏈方面取得創新成果,並逐步構建四大產業服務平臺、四大技術研發中心與四大協同創新生態,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山東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由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主導,本次記者見面會上亮相的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也共同參與建設,主要聚焦「人形機器人+」、家庭服務方向,以「需求」和「技術」為雙輪驅動,以企業為創新主體,聯合產學研夥伴開展技術融合創新。

青島製造業基礎雄厚,在家電、海洋、裝備製造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在龍頭企業主導的產業資源串聯下,青島能夠更充分發揮場景優勢,為各個賽道的機器人應用創造「落地」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青島龍頭企業的資源「串聯」,是在全國範圍內的優質資源深挖佈局。就像海爾把觸角延伸到上海、北京一樣,海信也在機器人產業資源聚集的「高地」城市落子。

今年5月,海信集團旗下的海信家電海信視像共同在杭州成立海信星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智能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制造、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智能家庭消費設備製造等——落子杭州,可以更好地借力當地優質的合作伙伴和人才等資源。

通過資本整合、技術融合與場景開放,青島龍頭企業正在配置全國資源。

03

青島以城市之力「加速」

在青島重點發展的「10+1」創新型體系中,人工智能產業是兩大優先發展的先導產業之一,其中一個重點賽道就是人形機器人。

去年發佈的《青島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提出,青島要以人形機器人整機和關鍵部組件產品研發為主線,以特定行業典型場景應用為特色,構建人形機器人產業體系。

目標是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培育5-8家人形機器人領域重點企業,成為國內重要的人形機器人研發製造應用基地。

今年5月,青島又出臺了《青島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2025年行動方案》,提出從技術攻關、平臺支撐、產品突破、要素供給和生態集聚五個維度推進26項重點任務。

方案中點名要加快海爾、海信2個省級培育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一批創新成果落地;加大「揭榜制」「賽馬制」項目比例,提煉產業共性技術需求,推進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

城市之力正在加速注入機器人產業。

在2025青島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生態發展大會上,海爾旗下的投資平臺海爾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青島市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基金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發起設立目標規模100億元投資基金,重點投向整機設計與製造、基礎部組件及軟件、系統集成及應用等機器人項目。

同時青島還發布了民政、智慧家庭、工業製造、智慧城軌、軌道交通裝備、智慧港口、海洋勘測、醫療康養等八大場景,進一步為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提供商業化落地的機會。

目前,青島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已經集聚了樂聚、鋼鐵俠、國華智能、豐光精密等整機制造、零部件生產企業40余家,優必選、海爾等企業生產的機器人產品已逐步融入生產生活——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已經在青島一汽—大眾工廠「上崗」,海爾洗護機器人、助行機器人、清潔機器人、陪伴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也在日前亮相第十屆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

着眼「打造北方地區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和重要研發製造中心」的目標,青島正在加速中。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