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再見了,百度搜索

2025-07-15 20:16

  來源:華商韜略

  傳統搜索的時代,結束了。

  7月2日,百度搜索宣佈十年來的最大改版,只能輸入關鍵詞的搜索框升級為「智能框」,不僅能夠容納超千字的長文本,還集成了多個AI應用。

  從PC互聯網時代的王者,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追趕者,百度熬過了「失去的十年」,付出了千億級的研發支出,得到了一個標誌着搜索引擎進入AI時代的:

  框。

  2017年7月5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百度首屆AI開發者大會。

  上午十點,大會現場座無虛席,一位身材纖瘦、穿着T恤加牛仔褲的男人站在臺上,一開口就點燃了全場的氣氛,「歡迎大家來參加百度第一次,也是中國工業界第一次大規模的AI開發者大會。」

  估計您心里已經覺得這個人是李彥宏。那恭喜您,想錯了。這個獻上百度AI開場演講的人叫陸奇,六零后,復旦畢業后赴美留學,曾為雅虎和微軟打造搜索引擎,搶走谷歌在歐洲20%的市場份額,被谷歌稱為「最好的競爭對手」。

  2017年1月,陸奇被下決心轉型AI的李彥宏挖到百度,擔任集團總裁兼COO,全面掌舵百度的AI業務。

  首屆開發者大會上,陸奇充滿自信地官宣了百度的AI架構,前臺是語音交互系統DuerOS和自動駕駛系統Apollo,后臺是百度大腦和智能雲。

  介紹自動駕駛時,陸奇視頻連線了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當時的李彥宏正坐在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上,從北京五環路的車流中趕往會場,當觀眾看到他舉起雙手在空中畫圈時,現場響起一陣陣尖叫,連百度的員工都在心里喊着「牛逼」。

  ▲陸奇連線李彥宏,來源:百度微博

  到達會場后,李彥宏一路小跑地上臺,向觀眾介紹僅用三天做出來的無人車,「使用Apollo1.0,三天就能開發一輛具有基本能力的無人車。」

  因為開「無人車」上路,李彥宏收到了一張交通罰單,交完罰款,他說出了那句被用作新聞標題的話,「無人駕駛的罰單來了,無人駕駛的量產還會遠嗎?」

  參加過那次大會的人,都對李彥宏和陸奇的「火力全開」印象深刻,因為大家許久沒有見到如此充滿活力、大秀技術的百度了,前去報道的媒體感慨:

  百度拼了。

  百度拼了,也是被逼出來的。

  百度至今為止的巔峰,都還停留在谷歌退出中國后的2011年,市值超過騰訊,位列中國互聯網公司第一,並且手握七八個用户量過億產品,一時風頭無兩。

  現在回頭看,那也是百度危機的根源。

  當移動互聯網浪潮涌來時,騰訊、阿里紛紛重兵力推各自的APP,但是百度毫無動作,等意識到問題嚴重時,一切已經是來不及了。

  2016年三季度,百度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市值跌破500億美元,騰訊、阿里的市值則雙雙突破3000億美元。

  百度徹底落后了,翻身突圍的機會在哪里?

  李彥宏把目光投向了AI。理科出身的他在大學時就對人工智能懷有興趣,百度也一直在儲備AI的技術和人才。

  移動互聯網,百度已經落后了。AI一定是未來趨勢,何不直接跳過移動互聯,奔入下一個戰場,搶佔新未來的先機?

  痛定思痛后,李彥宏決定,放棄移動互聯網的競爭,瞄準AI,全力開打。

  2017年1月,李彥宏在百度大廈名為「青玉案」的會議室,親自為陸奇召開媒體見面會,后者被賦予百度成立以來的罕見職權,六大事業羣副總裁向他一人匯報。

  ▲陸奇,來源:百度微博

  陸奇將主航道定為AI和信息流業務,他整合成立了智能駕駛(IDG)、智能生活(SLG)兩大事業羣,合力推進Apollo和DuerOS兩大核心業務,與之不相關的醫療、外賣則被果斷裁撤。

  更深的影響是對工程師士氣的提振,一般高管只問用户體驗這種比較虛的東西,陸奇會直接問算法和代碼,還會在內網回答一線工程師的業務提問,一位基層工程師説,「這相當於將軍親臨陣前慰問,大家的心氣兒馬上就起來了。」

  百度開始找回那句多年前的業內評價:百度靠技術,騰訊靠產品,阿里靠運營。

  然而,這只是開了個好頭。

  入職16個月后,百度卻突然宣佈陸奇卸任總裁和COO,百度的AI轉型,也因此被閃了腰。

  陸奇卸任后半年,百度迎來all in AI的第一戰,智能音箱市場的「千箱大戰」。

  當時,市面上有超過兩千家智能音箱廠商,既有阿里、小米這樣的大玩家,也有想趁機撈一把的投機者,戰況十分焦灼,當阿里的天貓精靈X1把價格打到99元時,很多廠商都覺得玩不下去,想放棄國內市場。

  2018年3月,百度上場了。

  搭載DuerOS對話式AI系統的智能音箱「小度在家」發佈,李彥宏親自站臺,分享了自己的家庭趣事,「我小女兒和媽媽吵架了,會問小度,‘媽媽對你不好,該怎麼辦?’」

  「小度在家」的操盤手,是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羣(SLG)總經理景鯤,他碩士畢業后加入微軟中國,在陸奇的團隊里主導研發了AI聊天機器人小冰,2014年加入百度。

  「內卷改變不了世界」,是景鯤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在各家爲了降低成本把功能壓縮到極致時,沒有先發優勢的小度反其道行之,給智能音箱加了一塊屏幕,推出國內首款帶屏幕的智能音箱,首發價599元,補貼后299元。

  有屏的智能音箱,能在語音交互的同時,給用户可視化的反饋,比如問辣椒炒肉的做法,小度能直接播放教學視頻,用户體驗大幅提升。

  在別家的智能音箱被當作鬧鍾的時候,「小度在家」通過屏幕放大了自身的算法和內容優勢,一舉殺出重圍,改變了智能音箱的戰局,阿里和小米也紛紛推出帶屏音箱。

  2019年,小度智能音箱出貨總量達到1730萬台,拿下全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成績,當年全球智能音箱的前五名是:亞馬遜、谷歌、百度、阿里和小米。

  「千箱大戰」后,景鯤收穫了「小度之父」的讚譽,李彥宏也在內部信里對他點名表揚,「景鯤帶領SLG團隊敢打硬仗、能打勝仗」。

  2020年,獨立融資的小度科技成立,景鯤出任CEO,后於2023年離職創業,百度老將李瑩接任,繼續發力智能硬件。

  「小度」逆襲之際,百度的智能駕駛事業羣(IDG)則在苦練內功,以每年兩個版本的速度迭代系統,其負責人李震宇被稱為帶領無人車團隊「熬過萬丈孤獨的人」。

  北航畢業后,李震宇加入華為,獲得過「最高榮譽金牌獎」,他於2007年加入百度,任職過多個部門,接手IDG時,正好趕上百度的多位自動駕駛大佬出走,人心浮動之時,李震宇留住了團隊骨干,以「攀登珠峰、沿途下蛋」的戰略推進項目。

  2021年8月,百度發佈了凝結Apollo技術積累的自動駕駛出行平臺「蘿卜快跑」,正式開始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探索,無人駕駛的出租車陸續在各大城市上路載客。

  ▲2021年的蘿卜快跑無人車,來源:百度微博

  想起無數工程師端着電腦,跟在無人車后面奔跑的日日夜夜,李震宇發文感慨:自動駕駛不再是遠在天邊的黑科技,而是真正觸手可及的生活的一部分。

  在上海,有記者第一時間體驗了「蘿卜」是如何快跑的:上車,輸入手機尾號,點擊「開始行程」后,方向盤自動轉向、回正,在駕駛席上,配有一位真人安全員,雙手全程放在膝蓋上,「掌心朝上、不碰方向盤」。

  車內有三塊屏幕,車機系統一塊,乘客面前兩塊,顯示路線、時間和數字化的路況,安全員向記者介紹,「車載雷達掃描靜態物體,攝像頭負責識別動態景象,‘蘿卜’正在學習人類的駕駛習慣,油門踩得比較猛,還沒掌握‘輕踩油門’」。

  一年后,在深圳運營的「蘿卜快跑」已經沒有了安全員,車開得也更像「老司機」了,掉頭轉彎很平穩,遇到周圍車輛違反交通規則時,也能做到及時制動。

  去年夏天,蘿卜快跑在武漢上了熱搜,引發一場社會大討論,有武漢出租車司機抗議「無人車不應該滿大街接單」,還出現了「無人車與行人相撞」的新聞。

  李彥宏對規模和安全的爭議作出了迴應,「我們在武漢出租車市場佔比很小,400臺車大概佔1%,規模擴大還需要很多年。」

  關於安全,蘿卜快跑引入了真人遠程代駕技術,當遇到機器處理不了的狀況時,后臺的真人駕駛員能迅速接管車輛,歷經1億公里的實測,未發生過重大事故,出險率是人類司機的十四分之一。

  2024年12月,與景鯤類似,李震宇也選擇在業務進入新階段時,離職創業,百度培養的另一位勇將王雲鵬接任IDG。

  對於自動駕駛,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是何時盈利,從2015年正式成立L4事業部算起,百度累計對自動駕駛投入了1500億的研發費用,但業務的營收數據一直未在財報披露。

  盈利不僅對百度至關重要,對整個自動駕駛行業來説也是里程碑的時刻。

  在今年的財報會議上,李彥宏終於明確表態,「已經看到了清晰的盈利路徑」。

  他説,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了十多年,正在運營的第六代量產無人車RT6,單車成本20.46萬元,是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成本是特斯拉的三分之一,waymo的七分之一。

  截至目前,蘿卜快跑已部署了超1000輛無人車,全球累計提供超1100萬次出行服務,大陸地區不再配備安全員,實現100%無人駕駛運營。

  這一成績,在全球業界,都是遙遙領先。

  十多年的持續投入,熬出了成本下降與規模擴大的局面,百度自動駕駛的「Apollo登月時刻」,已近在眼前。

  有「科技股女股神」之稱的美國著名投資人Cathie Wood在近日表示,在她看來,10年內能規模落地的Robotaxi企業有三家:

  特斯拉、Waymo和百度。

  2009年,李彥宏首次提出「框計算」的概念,那是他心中的「數字理想」:用户在「框」里提交需求,並匹配最佳的應用服務,滿足其需求,而且這個「框」一定是開放平臺。

  當李彥宏在百度創新大會上發佈「框計算」的實施方案時,英國《金融時報》發文讚賞:

  這個把應用開放平臺和搜索引擎結合起來的創意,是中國企業少見的「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實例」。

  但是,競爭對手谷歌的「驟然離去」,讓一家獨大的百度失去了動力,直到2016年,李彥宏纔在公開信里反思:

  「從管理層到員工都在追逐KPI,我們的價值觀被擠壓變形,百度搜索十幾年沒怎麼變過,我們沒有給用户提供一個真正創新性的新產品。」

  2017年至今,每年一度的AI開發者大會,見證了百度全面轉型AI的歷程,2018年,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下線;2019年,吉利李書福親臨現場,與李彥宏連線演示車機互動;2023年,推出文心一言大語言模型……

  在今年的AI大會上,百度發佈了新一代文心一言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多項測試表現優於GPT4.5,API調用價格僅為GPT4.5的1%,並且完全開源。

  李彥宏表示,他希望結束大模型廠商卷生卷死的現狀,通過開源讓開發者受益,「一個西部的果農,也能用百度的工具開發賣水果、算賬的應用。」

  百度2024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1331億元,淨利潤238億,同比增長17%,傳統在線營銷收入同比減少6%,AI成為增長的第一動力,驅動百度文庫、智能雲等業務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如果僅從市值上看,百度或許經歷了「失去的10年」,但在AI技術的突破上,百度未有失去:

  截至2024年,百度在全球累計公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2.7萬件,其中,中國專利申請量達2.2萬件,授權量達1.2萬件,連續7年位居國內第一,轉化的技術惠及數十個行業、超100個應用場景。

  新版搜索的發佈,算是讓李彥宏和百度實現了當初的「理想之框」,它能通過DuerOS輸入需求,生成圖片、視頻、PPT,也能接入Apollo智能座艙,把框內的文本轉化為自動駕駛的可操作指令,以及其他等待用户探索的廣闊空間。

  李彥宏曾經面對臺下的開發者説:

  「大家看到了,在AI前進的道路上,會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前行的決心不會改變,我堅信AI會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百度的改變,正在加速。

責任編輯:楊紅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