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有史前重慶人娛樂的石球 從英國人那里贏來的銅鍾 還有貝克漢姆踢過的毽子

2025-07-16 02:19

展廳 展廳
李雪芮的奧運金牌 李雪芮的奧運金牌

7月17日,籌備三年多的重慶體育博物館將迎來開館。儘管重慶作為直轄市只有28年的歷史,但重慶體育有記錄的歷史已超百年。一萬多件藏品,那些泛着歲月光澤的獎牌、定格熱血瞬間的老照片,有的藏着逆風翻盤的超燃故事,凝聚着整座城市的吶喊;有的記錄了堅韌不拔的勵志時光,展現了城市精神的特質。

六大展區記錄重慶體育足跡

重慶體育博物館建在渝中區大田灣體育場跳傘塔旁邊,這個選址頗有深意,作為重慶體育標誌性建築的跳傘塔,本身就是一件極具意義的體育文物。體育博物館造型如一根藍色飄帶,以跳傘塔為旗杆,飄向遠處。

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重慶體育博物館從2022年3月開始籌建,經過3年多的展品徵集和近一年的施工建設,如今終於將要面對大眾。重慶體育博物館建築面積2000㎡,藏品資料約10000件(套)。記者看到,館內設有序廳和「巴山渝水間的體育活動」「重慶開埠后的體育運動」「重慶解放后的體育奠基」「改革開放后的體育發展」「新時代重慶的體育輝煌」六個展區。

「巴山渝水間的體育活動」展廳,講的是古代時期巴渝地區的體育活動,最古老的展品是一個新石器時代中壩文化時期用來娛樂玩耍的石球,約有乒乓球大小,來自巫山博物館。此外還有西周、戰國時的青銅劍,漢代的健身陶俑等。

「重慶開埠后的體育運動」講述了從1891年重慶開埠到1949年期間的體育運動概況。這里既有廣益中學學生從英國人那里贏來的銅鍾,又有民國時期各種體育獎章實物。重慶市第一屆運動會於1936年舉行,當時重慶幾乎沒有專業運動員,參賽者以各大學、中學的學生為主,地點在重慶大學。冠軍獎章比較特別,像一個箭頭形狀。

「重慶解放后的體育奠基」展廳,主要展出了李白玉、陳家全、賀祖芬等七人的資料和獎章。旁邊是一尊賀龍雕像,賀老總興致勃勃地為足球賽開球。

「改革開放后的體育發展」講述了從改革開放到重慶直轄期間的體育成就。其中五個排球引人注目,這是中國女排20世紀80年代五連冠輝煌時期,五支女排全體隊員的簽名排球。在上面可以看到梁艷、朱玲、巫丹等川渝女排名將的簽名。

「新時代重慶的體育輝煌」展區,展出了重慶直轄后的體育成就。李雪芮、施廷懋的奧運金牌尤其醒目。此外,女排奧運冠軍成員袁心玥捐贈了隊服,藝術體操奧運冠軍丁欣怡捐贈了比賽用具棒和球。

科技讓體育歷史活起來

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重慶體育博物館以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讓百年體育歷史「活」起來。展廳內除承載歲月榮光的實物展品外,設有多個主題互動區,讓體育文化在交互中煥發活力。

走進體育博物館,迎面就是一個裸眼3D大屏,正在播放重慶體育的宣傳片。以時間為脈絡,通過五章敍事長卷生動演繹重慶體育精神的起源與演變。作為一個新修的博物館,高科技在這里得到充分應用。記者在館中看到,在介紹重慶足球的展區,旁邊設置了一個射門遊戲,一個大屏幕就是一個球門,屏幕上站着守門員,觀眾可以將屏幕面前的足球踢向球門,守門員會跟隨觀眾的踢球動作作出反應,撲出足球。別看離得近,一般人還真的不一定能快過守門員的反應。在重慶圍棋展區,設置了一個圍棋盤,觀眾可以和AI機器人對弈一局。與阿爾法狗這樣的圍棋程序不一樣的是,這是一款實物機器人,能真實地落子提子。原重慶棋院院長楊一興致勃勃地試探了機器人的水平,認為機器人具有圍棋愛好者的水平,可以和一般人殺得有來有回。而在拳擊展區,則設置了一個拳擊沙袋,一拳下去,能測試出你的出拳力量。

走進尾廳,是「山城之旅」沉浸式互動體驗項目。記者戴上VR設備,走進一億多年前的重慶,這里是遍地恐龍的侏羅紀,既可以感受原始森林的壯美,還得躲開霸王龍的追殺。跨過時空門,來到大田灣體育場的草坪上,環顧四周,是密密麻麻的座椅和球場外的高樓,耳畔傳來球迷山呼海嘯的叫聲,彷彿回到曾經激情四射的甲A歲月。戴着VR設備,可以跟虛擬人來一場彈力球和拳擊比賽,還可以體驗在江水中單人划槳。

此外,還有《雙人高空跳傘》《山城賽道摩托》《全能魔幻戰場》等特色VR互動項目,通過高精度動作捕捉技術,精準傳遞雙人跳傘的失重感、賽道摩托的漂移勁爽、魔幻戰場的競技豪情。記者深切感受到,這些數字技術讓體育文化走出展櫃,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紐帶,讓體育精神在科技賦能下更加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體育博物館的定製文創產品「大田灣印象」系列在館內也有售賣。記者看到,有大田灣印象帆布包、定製書籤、車載香薰等,每一件都是體育精神的物化,代表着重慶體育的熱血與榮光。

展品背后的故事

在重慶體育博物館內,收藏着30件華巖寺清代古兵器、廣益中學學生從英國水兵手里贏來的銅鍾複製品、貝克漢姆踢過的花毽、70年前手繪大田灣藍圖、「重慶雄起」老旗……一件件展品就是一段段滾燙的山城體育史,觀眾一步百年,熱血瞬間拉滿。

華巖寺古兵器

重慶華巖寺藴含着一段鮮為人知的武術文化。華巖寺現有的達摩易筋經傳承館,傳承千年絕學《達摩易筋經》。華巖寺傳承的太極拳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技擊對抗、內外兼修。2023年3月10日,華巖寺向重慶體育博物館捐贈30件古兵器,包括刀、槍、劍、戟、鞭、鐗、棍、棒等。這些兵器大多產自清朝年間,基本展現了中華傳統武術「十八般兵器」全貌,承載了厚重的傳統武術文化。

從英國人那里贏來的銅鍾

1905年廣益中學遷至南泉文峰塔下新校址,憑人力開山移石,硬生生弄出一塊標準足球場。並在兩年后組建了中國西部首支有球服、球鞋的正規足球隊「廣益中學足球隊」。1933年的某一天,英國軍艦「FALCON」(福康)號水手來到廣益中學,參加一場他們期待已久的足球比賽。在以身體對抗為強項的「福康」隊面前,「廣益」隊打出了行雲流水般的「中式足球」,最終以7:0戰勝了「福康」隊。賽后,英國水手們將艦上一座銅鍾贈送給廣益中學足球隊。這座銅鍾至今被廣益中學珍藏,重慶體育博物館收藏了複製品。

女排世界盃冠軍獎盃

1985年,中國女排勇奪第四屆女排世界盃冠軍,當時的教練是重慶人鄧若曾。2024年2月,鄧若曾向重慶體育博物館捐贈了一系列藏品。87歲的鄧若曾回憶,「當時不像現在這麼好的條件,很艱苦,用的都是很土的辦法。以前説的小米加步槍,我們則是槓鈴加實干,完全靠自己想辦法,創造條件爭取成績。」

貝克漢姆踢過的毽子

全國花毽比賽冠軍鄧丹曾經教過貝克漢姆踢毽子,2022年6月,她把自己踢毽子的所有藏品全部捐給重慶體育博物館。2013年3月,貝克漢姆曾經跟她學過一次踢毽子,鄧丹説,小貝先是嘗試了左右大腿接毽的動作,類似足球顛球,球藝精湛的他,順利顛了5次,闖過了第一關。第二關,是用右腳外側接毽子,小貝又成功了。第三關,先將毽子從手中自由落體到腳面,再用力踢起,越過頭頂,從背后用腳底接住,這個動作小貝做了三次,都沒成功。

救火摩托

2022年夏天的山火,讓很多重慶人記住了救火的山城騎士們。2022年9月,參與救火的龍傑(龍麻子)將救災過程中使用過的摩托車捐贈給重慶體育博物館。這輛摩托在救火過程中已損毀報廢,車上還有很多灰塵、泥漿,車身噴有阿拉伯數字26。龍傑所在車隊其他隊友捐贈了在救火過程中使用過的頭盔、賽車服及靴子。這些藏品不僅承載了以龍傑為代表的「山城騎士」在重大事件中的寶貴記憶,也極大地豐富了重慶體育博物館的藏品內容和精神內涵。

「重慶雄起」旗幟

看似與大多數人無關的體育博物館,實際上承載了無數人的熱血記憶。比如關於重慶足球的展品、重慶球迷的展品。在展館內記者看到重慶力帆隊奪得足協盃冠軍的獎盃、中甲冠軍的獎盃,以及「重慶雄起」旗幟、球迷助威的大喇叭。重慶各大球迷組織都向體育博物館捐贈了藏品。重慶足球愛好者協會捐贈的「重慶雄起」旗幟,製作於1991年,30多年來隨重慶足球征戰各個賽場。

參觀指南

重慶體育博物館位於大田灣體育場旁邊跳傘塔旁,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開放,7月17日至31日為試營業期,其間實行線上預約制,可在「重慶體育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底部欄「參觀服務」預約。8月1日起正式開放,觀眾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預約入館。

交通方面,可搭乘輕軌1號線或3號線至兩路口站,從5號出入口出站。自駕可導航至大田灣體育場地下停車場。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廖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