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18:06
專題:滴普科技港股IPO:企業級AI公司 三年累虧24億
撰稿丨松果
來源丨松石財經
近期,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計劃以18C特專科技公司身份登陸香港主板市場。
據瞭解,港交所於2023年推出18C上市制度,專門針對特專科技公司(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五大領域)放寬上市要求,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目前,僅有6家企業通過這一渠道上市,滴普科技或將成為第7家18C上市公司。
三年合計虧損超24億元
資料顯示,滴普科技專注為企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其核心是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數據融合平臺和Deepexi企業級大模型平臺。截至2024年底,滴普科技已累計服務245家知名大中型企業客户,包括百麗國際、重慶機電、科倫藥業、長安新能源、納愛斯集團、OPPO、VIVO等行業領軍企業,覆蓋消費零售、製造、醫療、交通等多個垂直領域。
2022年至2024年,滴普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01億元、1.29億元和2.43億元,虧損淨額分別為6.55億元、5.03億元和12.5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24.13億元。在招股書中,滴普科技表示,公司未來可能繼續產生重大虧損,且虧損可能較當前水平有所增加,何時能夠實現盈虧平衡尚不明朗。
上述報告期內,滴普科技的經營現金淨流出額分別為2.57億元、1.95億元、1.18億元,現金運營成本分別為2.73億元、2.27億元、2.21億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滴普科技賬上的現金等價物、按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已抵押及未動用銀行融資為2.1億元,而同期公司流動負債淨額36.8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65.3%。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這樣的資金狀況下,如果短期內未能成功上市且沒有其他融資進來,滴普科技日常運營極有可能面臨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不過,滴普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我們現金余額充裕,以支持我們的業務營運及未來擴張」。
股東贖回壓力倍增
除了財務壓力,滴普科技在成立7年后就迫切「流血」上市,還可能有對賭的壓力。
自2018年成立以來,滴普科技通過9輪融資累計募資近20億元,投資方陣容囊括了高瓴、IDG資本、五源資本、上海AI投資基金、興業資管、國泰君安、交銀國際等一線機構。
2022年8月,IPO前最后一輪融資時,滴普科技的估值已達9.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
值得注意的,滴普科技存在優先股安排。也正是由於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滴普科技2024年的虧損金額才擴大至12.55億元。
據瞭解,這類優先股通常附帶有贖回權或對賭條款,比如天使輪、Pre-A輪及A1輪投資者要求公司於2024年12月31日上市;A+輪及A3輪投資者要求公司於2025年12月31日上市;A4輪及第一批B1輪投資者要求公司於2026年12月31日前上市;第二批B1輪及B2輪投資者要求公司於2027年12月31日前上市。
若公司未能如期上市,投資者可能要求贖回或調整估值,這可能加劇滴普科技的資金鍊風險;若上市順利,可緩解資金壓力並兑現投資者退出預期。從這個角度來講。滴普科技此番IPO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公司治理能力遭質疑
滴普科技受到質疑的,還有公司的治理能力。在小紅書等第三方平臺,有關該公司的吐槽貼比比皆是,內容涉及頻繁裁員、內部混亂、社保不合規等多個方面。鳳凰網財經也曾在2022年報道滴普科技存在外包、裁員、管理混亂、等級森嚴、「后宮」傳聞…等問題。不過,上述説法均未獲官方迴應。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滴普科技研發開支項下的僱員福利開支分別約0.81億元、0.57億元、0.38億元。截至2024年末,滴普科技研發人員數量為143人,平均年薪約26.75萬元,佔員工總數的44.3%。
此外,滴普科技營銷及銷售開支項下的僱員福利開支分別約0.85億元、0.76億元、0.64億元;行政開支項下的僱員福利開支分別約0.57億元、0.45億元、0.32億元,均實現同比大幅減少。
2022年至2024年,滴普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為9416.8萬元、8234.2萬元和8139.9萬元,佔收入比例分別為93.7%、63.8%和33.5%。而同期公司實現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1.2億元、1.03億元和0.89億元,佔收入比例分別為119.6%、80.1%和36.7%。因此,滴普科技陷入了「重營銷輕研發」的質疑。
滴普科技計劃將此次IPO的所募資金,分別投向研發能力提升、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化擴張和戰略併購。目前,滴普科技在中國企業級AI市場的市佔率為4.2%,不僅面臨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的生態壓制,還有第四範式、星環科技等垂直領域對手的競爭,其后續將如何表現,可能需要長期跟蹤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