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16:42
AI播客:換個方式聽新聞 下載mp3
6月23日以色列轟炸伊朗首都埃温監獄前數小時,波斯語社交媒體突然出現神祕帖文,預告襲擊並煽動民眾「解放囚犯」。爆炸發生后,一段所謂「監獄入口被炸」的視頻迅速在X平臺和Telegram傳播,配文標籤竟是波斯語的「#解放埃温」。
這場襲擊真實發生,但帖文和視頻卻是精心設計的騙局。研究人員發現,這是以色列心理戰的一部分。在持續12天的衝突中,伊以兩國將社交媒體變為數字戰場,通過AI生成內容、偽造畫面和即時傳播,試圖左右輿論走向——即便實際導彈交火已造成數百人死亡,並讓動盪的中東局勢雪上加霜。
信息戰(或心理戰)雖古已有之,但專家指出,此次伊以衝突的強度與精準度前所未見。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安全研究教授詹姆斯·福雷斯特(James J.F. Forest)表示:「這是影響力戰爭的新紀元。歷史上從未有過能如此大規模傳播宣傳的技術能力。」
社交媒體的普及和生成式AI的崛起,讓國家能實時向民眾傳遞高度逼真的信息。例如,伊朗向數千以色列手機發送希伯來語警報,謊稱「武裝分子將襲擊防空洞」;以色列通過X平臺波斯語賬號散佈AI生成女性配音視頻,試圖瓦解伊朗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埃温監獄爆炸視頻由以色列背景賬號同步推送,隨后通過虛假賬號網絡擴散,觸達數百萬人。克萊姆森大學法證媒體中心聯合主任達倫·林維爾(Darren L. Linvill)稱,這展現了「動能戰與心理戰的精密協同」。
前情報官員戴維·米勒(David Millar)警告:「美軍尚未準備好應對本世紀可能成為主流的心理戰。」儘管五角大樓2010年就將信息戰列為「軍事信息支援行動」,但其地位長期被輕視。相比之下,伊朗和以色列的AI加持戰術令美國相形見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哈尼·法里德(Hany Farid)指出:「與俄烏衝突早期的粗糙宣傳相比,加沙和伊朗的假信息技術已代際躍升。」
以色列假信息監測組織FakeReporter執行董事阿奇亞·沙茨(Achiya Schatz)補充:「伊朗的偽造賬號更逼真,希伯來語更地道,內容量更是史無前例。」
6月24日停火協議達成后,一個自稱「摩薩德波斯語發言人」的X賬號突然出現,向「起義伊朗人」提供資金醫療援助。賬號發佈以色列伊朗裔記者梅納什·阿米爾(Menashe Amir)的視頻,而阿米爾向《紐約時報》證實,一羣疑似摩薩德特工曾上門要求他錄製特定內容。
伊朗衞生部甚至專門發佈警告,要求民眾「勿信摩薩德援助」。與此同時,一段惡搞伊朗革命衞隊聖城旅指揮官加尼為「摩薩德卧底」的AI視頻瘋傳,創作者最終承認「純屬虛構」。但摩薩德賬號仍戲謔迴應:「加尼真不是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