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09:23
聽說了嗎?不久前,Meta花費143億美元收購了28歲少年Alexandr Wang創辦的數據標註公司Scale AI近一半的股份。
別小看這個數據標註公司,這一筆交易讓Meta在AI競賽中直接提升了實力,瞬間成為焦點。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筆收購竟然讓Scale AI的競爭對手們暴富!他們簡直等來了「天降橫財」!
「自6月13日與Meta的交易宣佈以來,客户諮詢和求職興趣大幅增加」,五家 Scale AI 競爭對手的高管紛紛向媒體炫耀。
在未被Meta部分收購前,Scale AI與其核心競爭對手Google、OpenAI和xAI都有相關數據項目合作。
就在Meta達成交易后數小時,Google、OpenAI和xAI先后暫停了與Scale AI部分的合作。
如今,「獨立於大型科技公司」已被Scale AI競爭對手們包裝成爭奪這些項目合同的核心賣點之一。
Scale AI火速澄清:仍是一家「中立公司」
爲了避免潛在合作伙伴的流失,在與Meta達成交易后,Scale AI緊急發佈博客保證稱:「它仍然是一箇中立、獨立的合作伙伴。」
Scale AI信誓旦旦説道,不會將公司業務運營與Meta整合;也不會向Meta提供對內部系統或客户機密信息的訪問權限。
為加強合作客户的信任,Scale AI還特意在博客中強調了3個點:
1. 客户數據保持安全且獨立
2. 安全貫穿於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
3. 經過頂級安全公司定期獨立測試和認證
潑天富貴降臨
現在,Scale AI依然堅持「我們是中立的」,並強調自己不會和Meta合併,客户的數據絕對安全。
不過,這樣的承諾,似乎沒有讓市場完全買賬。
自從6月13日Meta宣佈交易之后,Scale AI的競爭對手們紛紛迎來了客户諮詢和求職興趣的大爆發。
據說,幾家對手的高管直接跟媒體透露,他們的業務量暴增,簡直快把服務器撐爆了。
Appen CEO Ryan Kolln直言,這筆交易將對我們的行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併爲公司Appen及其同行創造巨大的機會,以填補Scale留下的空缺。
獨立性包裝還不夠,各家競爭對手順勢將「數據中立性」賣點納入囊中。
Ryan Kolln提到,「Appen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非常注重數據中立性,」
你看,亞馬遜和英偉達可都是我們的客户。
英國的Prolific(一家為經過審查的自由職業者提供學術和商業人工智能研究)CEO Phelim Bradley也跳出來「添油加醋」。
「我們不建立模型,不與客户競爭,沒有相互衝突的激勵機制。」
「過去兩周也非常忙碌,」Mercor AI抱怨道,還不是因為大型科技客户的諮詢量急劇增加了。
儘管多家公司表示,業務量激增,但值得推敲的是,目前尚未有競爭對手公佈自Meta投資以來,從大型科技公司處獲得諮詢業務的具體量化數據。
人才爭奪戰打響了
除了客户,人才也成了競爭焦點。
據統計,從事類似Scale AI「標記有害聊天機器人回覆」這類訓練項目的全球零工從業者約有2.4萬人。
自從其部分項目暫停后,市場上涌現大量尋找工作的自由職業者。
「我們的服務器目前快要癱瘓了,」Sapien AI CEO Rowan Stone向媒體抱怨道。
在Meta與Scale AI達成協議后的48小時內,公司有4萬名新的標註員加入。
Stone透露,這些新註冊用户中有許多來自印度和菲律賓,「用户註冊模式的變化與Scale AI的消息非常吻合。」
湊巧的是,印度和菲律賓等地,長期以來正是Scale AI的領先市場。
除此之外,Mercor AI的產品主管爆料,已經收到了來自Scale全職員工的申請。
Mercor AI目前與「七大巨頭」科技公司中的六家合作,並正在承接從Scale AI轉移過來的客户項目。
承包商方面,Mercor AI的產品主管透露,公司招聘很高。
專注於招聘精英級別的標註員,如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獎牌獲得者、羅德學者和博士生。
總而言之,Meta對Scale AI的戰略投資,在重塑市場格局的同時,也為行業內其他獨立參與者打開了新的發展窗口。這波潑天富貴,他們能接住嗎?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