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軟國際依託全場景AI能力,深度參編大模型應用交付關鍵技術標準

2025-07-14 18:29

近日,由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主導、中國信通院牽頭,中軟國際、華為等多家頭部企業共同編制的《大模型應用交付供應商總體能力要求》(AIIA/T 0225-2025)技術規範正式發佈,中軟國際作為主要編制單位之一,基於在行業智能體應用落地的優秀實踐和寶貴經驗,深度參與了該規範的標準編制工作。

智能體時代企業級應用範式革命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棧的快速發展,「智能體」正加速成為企業數字化應用的新主角。然而,企業級智能體落地與傳統軟件系統開發存在顯著差異:傳統企業軟件技術棧和工程落地方法相對成熟穩定,而如今隨着基礎大模型能力持續迭代進化,智能應用工程化落地的方法、工具與服務能力,也在客户需求與智能化水平的雙重驅動下加速演進。傳統的項目評估體系對客户及技術服務供應商而言已顯不足,亟需與時俱進。因此,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為客户創造價值,制定相關技術規範標準、凝聚行業共識的需求日益迫切。

中軟國際自2023年成立AIGC研究院以來,通過創新研究(research)、實踐試點(practice)和商業化落地(business)的三階加速模式,在企業級大模型技術工程和智能體構建方面形成了全場景AI產品體系和服務能力,通過豐富的行業落地實踐,構建了較為完整的智能體應用落地端到端的服務方法框架和能力評估體系,尤其是在需求快速收斂、數據語義融合治理、模型輸出控制、智能體運營優化和評估測試等方面形成了標杆優勢能力。在此次標準制定中,AIGC研究院也將上述關鍵要素融入了技術規範和標準評估框架中。

智能體落地能力全面覆蓋標準四大維度

本標準從基礎能力、大模型服務能力、行業實踐、風險管理四大維度評估供應商能力。中軟國際企業級智能體落地能力完全契合要求。

基礎能力:

擁有較大規模AI研發與服務交付人員,覆蓋了AI全技術棧能力域;中軟國際已先后入選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夥伴計劃、工信部大模型應用生態培育行動計劃首批合作伙伴。

核心服務能力:

基於「服務+產品」模式,打造R1系列全場景技術工具平臺,提供智能體場景規劃、數據資產接入和語義治理、模型訓練與微調、智能體開發運營、算力層配套運維等服務。面向Data for AI 數據增強、生成式語義編織(GSF)、垂類多智能體框架等核心技術,推出R1-ADP智能體開發與運營平臺和R1-AKP知識構建與服務平臺,高效賦能數據治理、知識治理、智能體開發與應用集成運營,已在多個項目中成功應用,並且攜智能體平臺和解決方案入選了信通院AI Agent智能體產業圖譜。

行業實踐能力:

在政務、能源、製造、醫療、金融等行業打造近百個成功案例,沉澱大量行業語義數據和專業知識,完善智能體產品和解決方案集羣,形成可複用的交付範式。

風險管理能力:

憑藉在高安全要求行業的服務經驗,建立了數據安全、模型合規、交付管控的保障機制及算法安全、內容合規、隱私保護等技術護欄,確保智能體安全。

貢獻核心方法論,推動生態標準化

除了技術層面的框架規範標準外,本次還將智能體AI集成、端到端運營等新要點加入到規範制定範圍中,推動形成統一交付標準、協同互通和可複用的新範式。

中軟國際還將積極參與的相關產業標準制定工作,持續攜手各位友商和生態夥伴,積極聽取行業客户的意見和改進建議,以標準化驅動高質量交付,幫助千行百業客户提升運營效率與業務質量,共同構築高效、有價值、可持續的AI生產力和智能體應用產業生態。

(中國軟件國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