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批長期牌照出爐 動態監管倒逼機構建立全流程合規管理體系

2025-07-14 15:35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聶國春)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換證)公示信息(2025年7月第一批次),續展結果顯示,13家機構獲得「長期有效」支付牌照,6家機構牌照續展被中止或不予受理,或主動退出。

這也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規定的一年過渡期滿后,首批獲批的「長期有效」支付牌照。與過去的五年一檢相比,頒發長期牌照的深意何在?未來支付行業又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13家機構獲長期許可

2024年7月發佈的《實施細則》為原本牌照於2024年到期的各非銀行支付機構設置了12個月過渡期。機構應當在過渡期結束前達到有關非銀行支付機構設立條件以及淨資產與備付金日均余額比例的規定。

根據公示信息,資和信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易寶支付有限公司、山東運達支付有限公司、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雲匯支付(廣州)有限公司、廣州市匯聚支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石基支付科技(廣西)有限公司、樂刷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邦付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暢捷通支付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13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限變更為「長期有效」,成為首批獲得長期牌照的支付機構。

爲了達到規定要求,多家機構採取了增資等舉措。例如,2024年12月,山東運達支付新增主要股東山東融邦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加至1億元。2025年初,樂刷支付增資至2億元,抖音支付增資30億元。今年6月10日,財付通(即「微信支付」)獲批增資70億元,註冊資本增至223億元。此外,有不少支付機構在2024年進行更名,將公司名稱添上了「支付」字樣。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政策實施一年來,多家支付機構密集增資,能夠在強化公司治理的同時,更好地滿足監管要求。一些中小支付機構增資主要是旨在達成新規對應的最低展業門檻,而大型支付機構則更側重於強化合規工作、提升資本金實力,為后續提升支付服務質量、加強科技建設與抵禦外部風險打下堅實基礎。

支付行業優勝劣汰加劇

在公佈13家機構獲得「長期有效」支付牌照的同時,還有6家機構,有的續展被中止或不予受理,有的則主動退出

公示信息顯示,廣州合利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被中止續展、廣東粵通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續展不通過;瑞銀信支付技術有限公司、金運通網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未提交續展申請;山東飛銀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人保支付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則主動申請不續展。

記者注意到,飛銀支付已於今年4月被註銷支付牌照,人保支付的牌照也在7月1日被註銷。至此,央行已累計註銷支付牌照103張,剩余持有支付牌照的公司還有168家。

據瞭解,人保支付主動退出支付業務,是企業聚焦保險主業的戰略選擇,體現了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被拒的其他機構則多暴露出客户備付金管理不規範、反洗錢機制缺失等硬傷,成為合規底線的反面教材;未申請續展的企業,則多因業務重疊度高、創新能力不足被市場自然淘汰。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分析説,整體來看,不合規經營、業務競爭力不足與戰略調整,成為機構離場主因,這也凸顯監管對行業優勝劣汰的篩選作用。

那麼,此次獲批的「長期有效」支付牌照是否可以一勞永逸呢?某續展支付機構高管7月10日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此前,機構如果出現重大違規,要等到下一次牌照續展才處理,意味着重大違規后依然可正常開展業務。長期牌照雖然不用面臨續展,但以后將變為動態監管,只要發生重大違規,當年就可直接取消牌照資格。所以,牌照雖變為「長期有效」,但支付機構卻面臨着隨時會被淘汰的考驗,合規管理一刻也不能松懈。

據瞭解,在嚴監管趨勢下,央行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2024年,支付行業罰沒金額就超2億元,其中,浙江信航支付因8項違規被罰沒4463萬元。2025年上半年,支付機構罰沒金額已突破1.18億元。

長期持證帶來行業新生

此次頒發「長期有效」支付牌照,意味着支付牌照定期趕考時代的結束。

前述高管表示,為平穩通過續展審覈,不少機構會將原本投向技術研發、場景拓展的資源,適度向短期合規優化傾斜;有時為貼合續展標準,也會對長期業務佈局進行適應性調整。部分規模偏中小型的機構,更多精力投向續展標準的解讀與適配,較難沉澱穩定的業務辨識度。長期牌照打破了「續展前突擊合規、續展后松懈回潮」的怪圈,倒逼機構建立覆蓋業務全流程的合規管理體系。

在凱聯財富分析人士看來,長期牌照絕非簡單的有效期延長,而是監管邏輯從「定期檢驗」到「長效監管」的根本性轉變。這一變化首先為行業注入了穩定的發展預期:機構無須再為續牌周期焦慮,能夠放心將資源投入到人工智能風控系統研發、縣域支付場景下沉等需要長期耕耘的領域。其次,合規不再是「考試重點」,而是日常經營的「基礎配置」這種轉變讓支付行業從「過關式經營」徹底轉向「戰略性發展」,優質機構得以在穩定的政策框架下精耕細作,為支付生態注入持久的創新活力。

據瞭解,此次獲批的機構中,微信支付在過去一年已經投入了超過20億元用於支付安全建設,包括風險識別系統升級、用户教育計劃和客服體系完善等。易寶支付也表示,將以長期支付牌照為新契機,持續深化「數字化、智能化、國際化」戰略,積極探索創新路徑,不斷提升技術和服務水平。例如,在技術創新層面,加大AI技術在智能風控、智能客服等場景的應用研發,為客户帶來更好體驗、創造更大價值。

王蓬博表示,長期牌照是監管機構落實新規要求的體現,體現了監管思路向備案制轉變,有利於打破行業周期性續牌壓力,為機構長效經營與戰略佈局注入穩定預期。未來,監管將從「數量管控」轉向「質量優化」,支付行業也將徹底告別「牌照即護城河」的時代,轉向以合規能力、業務創新和用户體驗為核心的新競爭生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