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生成式AI,正在影響產業與生活

2025-07-14 05:50

□ 本報記者 何玥頤 實習生 衞晨 袁銘澤

7月9日,「中國移動杯」2025江蘇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總決賽人氣爆棚,434支團隊歷經數月角逐,最終60支隊伍會師南京。這是江蘇首個生成式AI(AIGC)專項賽事,成為產業智能化轉型的活力註腳。

近來, 資本市場對AIGC的投資興趣濃厚,Wind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共有55家AIGC相關上市公司。從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有5家公司漲幅居前,果麥文化漲幅最高達到79.06%。7月1日富國AI ETF登陸上交所,跟蹤科創板AI主題指數,40.89%倉位配置AIGC產業鏈,民生期貨、眾安保險等機構重倉參與。

當AIGC遇上傳統產業

中廣核蘇州熱工院的「核電廠老化管理平臺」奪得大賽AIGC創新產品賽道冠軍。這個核電安全的「AI守護者」,直擊核電機組材料老化的行業痛點。「進行有效老化管理,需要分析設備設計、製造、運行等海量數據,涉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等多學科,人力根本難以覆蓋。」蘇州熱工研究院人工智能應用實驗室負責人劉嘯天説,10年前,業務專家和數字工程師30人組建專項團隊,6年前引入深度學習技術,兩年前應用大模型能力,至今,已構建了2000萬條高維業務數據、超1億節點的知識圖譜。

「大模型技術對系統重構AI自主業務建議採納率超9%,實現年節省人力成本近2000萬元,並顯著減少因設備老化導致的故障。」劉嘯天説,更關鍵的是,它首次繪製出集團級設備老化狀態動態全景圖,將傳統被動檢修轉為主動防控。

同樣撬動傳統行業的還有中郵通建設諮詢有限公司的「監理諮詢行業大模型」。這個耗時3年打造的垂直模型,消化了4萬余份國家標準與企業知識庫,將海量手寫資料、工程圖片等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機器可讀圖譜,訓練出面向監理行業的大模型。其「慧巡」模塊聯動無人機,在數據中心等大型項目中精準識別安全違規行為。新上線的牆面空鼓識別功能,通過熱成像分析預防脱落事故。「AI重塑下,監理人從傳統的機械執行轉向了智能決策。」中郵通公司AI項目研發負責人趙浩然表示。

在污水處理方面,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師生組成「‘智’水淨源」團隊,聯手江蘇威樂環保科技,應用AI優化污水處理,使部分農村地區的水質菌羣濃度達普通系統的3—4倍,處理效率提升5倍。團隊代表劉道坤錶示,希望讓更多農村地區享受到智能化污水處理帶來的紅利,加快實現生態宜居的美好願景。

這些案例印證了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臺與工程部主任曹峰的判斷,解決複雜問題需多模型協同。AI項目落地關鍵在於明確需求、高質量數據與企業數字化基礎。

愈來愈多的產業攻堅戰,成為AIGC技術價值的試金石。

AIGC正變身全民「效率助手」

在大眾應用方面,AI應用正掀起一場「輕量化革命」。

在南京銀城小學部分年級課堂上,學生們可通過語音喚醒教室大屏上的數字人「銀小伴」,交流互動思考學習。銀城小學副校長徐惟樂介紹,為突破兒童語言模糊性挑戰,合作團隊採用高容錯語音識別模型,能將「蝴鐵」自動糾正為「蝴蝶」;通過RAG技術實時抓取教師教案更新知識庫。目前數百名學生與百名骨干教師參與共創,下一步將考慮推廣至本校的5000名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一位「AI學習夥伴」。「我們期待着通過銀城小學20年教學經驗積累的高質量數據集,將‘銀小伴’培養成教師助理,逐步形成雙師課堂。」徐惟樂説。

江蘇移動的「蘇曉伴」智能體從2024年11月上線至今已服務32萬用户。其產品經理張錦直言,大眾對AI能做什麼仍缺乏認知。我們要打造開箱即用的工具,讓價值被看見。據悉,「蘇曉伴」具有五大優勢,其中包括集成豆包、DeepSeek等支持多模型自由切換,讓智能體也能像模塊一樣自由拼裝,對九大行業實現垂類服務,推出AI鼠標等軟硬件融合方案,助力企業完成知識庫私有化部署。江蘇移動產品中心副總臧昊旻指出:「通過消費場景規模化攤薄技術成本,才能反向驅動產業升級。」

最具未來感的突破來自「可語音交互的三維真人數字人生成系統」,僅用一臺相機或一部手機,拍攝5—10秒視頻,耗時2—3分鍾即可生成影視級、多角度、可交互的真人級數字人,語音克隆MOS評分達4.05(即接近真人水平)。

該系統由南京理工大學高維信息智能感知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合作打造。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王康侃表示,三維真人數字人將走進普通人的生活,預示AI情感連接成為可能,當技術足夠自然真實,人機關係將從工具使用升維至情感共生。「空間智能是我們的重要研究方向,也需要該技術的支撐,我們期待着能夠在工業領域落地應用。」王康侃表示。

助力無障礙環境建設,基於自研的「智能手語翻譯系統」,蘇州鯨言科技總經理張揚正在推進多項合作落地。鯨言科技2018年與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合作,目前已擁有全球最大手語語料庫,總量達1800GB,包括40萬條有效視頻數據。2023年投入產業化,向可實用硬件終端及私有化、嵌入式模塊方向發展。目前該公司已與杭州西溪濕地、百度手語數字人、天津市醫保局東麗醫保分中心等開展項目合作,與智能人形機器人的合作也在接洽之中。

技術「狂飆」中繫緊安全帶

隨着《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落地,反偽造技術需求激增。揚州大學房美玲老師團隊的「真顏衞士」直面這場攻防戰。他們通過融合ResNeXt卷積網絡與LSTM時序分析,精準捕捉深度偽造視頻的面部破綻。「假臉常有表情斷層,如上幀睜眼下幀閉眼,我們通過時空聯合建模識破這種違和。」團隊碩士生李琳解讀了算法的優勢。

更大的挑戰在於人機邊界定義。銀城小學的實踐中,徐惟樂更關注情感依賴風險:「AI承擔標準化服務,教師專注人格塑造。擬人化必須有界限。」南航三維數字人團隊還可以在聲音或形象中加入用户水印,「在產品中加入溯源水印,就像給數字身份裝GPS。」團隊成員南航學生王遠見解釋。

產業層面,算力需求是一道「緊箍」。兩家國產AI芯片龍頭企業的財報數據印證了生成式AI應用市場的大爆發。Wind數據顯示,寒武紀2025年一季度營收同比暴漲4230.22%,海光信息同比增長50.76%。AIGC板塊總市值從2025年1月的4.71萬億元小幅增長至6月的4.78萬億元。

省委網信辦副主任趙明在大賽現場強調,設立專項基金引導資源匯聚,同時健全安全倫理機制。省人工智能學會將積極推動校企研共建開放體系,南京也已經啟動100個AI教育場景計劃。

「我們正在見證並參與一場顛覆性的產業革新,但在洶涌大潮中,所有技術的終極命題從來不是機器能否思考,而是人類如何清醒前行。」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祕書長房偉説,當機器學會「猜心」,人類更需看清自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