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2 19:06
來源:創業邦
作者丨趙曉曉
封面圖源丨BEYOND Expo
55歲蔡文勝重出江湖。
5月底,近幾年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蔡文勝,在BEYOND Expo活動上發表了一場主題演講,聊了AI、Web3,也聊了現在的數據時代。
伴隨他出場的,是他今年出手的兩筆交易。
5月,蔡文勝花6.5億港元買下了25層的天后商廈,並改名為「CAI Tower」,這就是蔡文勝的Web3理想國,一個為Web 3和AI創業者提供的創業空間。
「‘CAI’是Crypto and AI的縮寫,Crypto意為加密貨幣,不是我姓的拼音。」蔡文勝強調。
這是蔡文勝的新事業。在他看來,AI和Web3都是確定的趨勢。AI是生產力,Web3是生產關係,而后者將使用區塊鏈技術,改變用户和內容的關係。
他找到了可以再次挑戰極限的事。
「我本來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人。」蔡文勝説,「對一些新東西會特別敏感、敢於投入。」他説,現在的Web3就是2003年的互聯網,在爆發前夜。
就在6月底,蔡文勝又花4608萬港元買了一家公司,目的也是給Web3搭橋。
一路追着Web奔跑的人
回頭看,蔡文勝完整經歷了從Web1到Web2的發展階段,從雅虎和新浪的Web1,到推特、微博、微信、抖音的Web2,用户從被動接受信息到主動生產內容。到Web3,用户與平臺、內容的關係將進一步產生變革。
蔡文勝是福建泉州人,1970年出生,在他9歲時全家搬去了香港。真正開始接觸互聯網(Web)是在20世紀初,蔡文勝回國發展,選擇了互聯網這條賽道,第一筆交易買了盈科數碼的股票,漲了好多倍,那時蔡文勝不到20歲,他第一次感受到互聯網的造富魅力。
后來蔡文勝買來人生第一臺電腦,開始互聯網創業之路,泡的第一個互聯網論壇叫易域網,但他學會用QQ是他的第一個互聯網員工教的。再之后,蔡文勝看到賣域名賺錢,又做起了域名生意,他賣過不少高價域名,比如愛奇藝、創新工場、神州租車等。
蔡文勝也創辦了自己的網址導航站265.com。2004年蔡文勝來北京發展,他的265.com拿到了IDG資本和薛蠻子(UT斯達康聯合創始人)的投資,那是他們第一次投沒有PPT、也沒有大學學歷的創業者。
據蔡文勝回憶,拿到投資那天,他同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IDG資本兩位合夥人周全和過以宏見面握手后,「好幾天都捨不得洗手」,那是蔡文勝第一次接觸風險投資人。四年后,265.com高價賣給了谷歌。
265.com
這期間,蔡文勝還創辦過一個ZCOM電子雜誌,在2005年拿到了凱雷1000萬美元投資,但這也是蔡文勝唯一一次拿了投資卻沒有成功的項目。蔡文勝成為天使投資人也是在這一年,先后投資了58同城、暴風影音、網際快車、4399遊戲等網站項目。到2007年,蔡文勝投資的網站有100多個。
2008年,蔡文勝從北京回到廈門,一同帶回去的還4399遊戲,他在廈門搭建了一個創業生態,在4399遊戲這個大樓里,也有其他領域的創業項目成長,有合適的項目蔡文勝會直接投資。
美圖秀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成立於2008年,創始人是吳欣鴻。吳欣鴻也做過域名生意,跟蔡文勝那時候就認識,兩人有相似背景,高中都沒上完、草根出身。
2000年,吳欣鴻開始創業,后來去廈門投奔蔡文勝時,前后做過幾十個項目,但只有美圖秀秀跑出來了。蔡文勝先成為美圖秀秀的天使投資人,2013年開始擔任董事長,也是他親自掛帥的第一個天使投資項目。
2016年美圖在香港上市,那也是蔡文勝20余年互聯網生涯的高光時刻。這之后,蔡文勝的興趣就轉到了區塊鏈,他很看好這個方向,當時還有一句他創造的名言:區塊鏈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不參與纔是最大風險。
第三代互聯網,一個更開放的市集
2018年區塊鏈大火之后,蔡文勝的興趣似乎就不在移動互聯網上了,搜索引擎上關於他的信息大多都與區塊鏈有關。行業對互聯網的認知發生了變化,從最早被動的信息瀏覽, 到用户能主動產生內容。現在,佈道者們想要一個更自由的互聯網生態。
蔡文勝用了一個很清晰的邏輯解釋不同階段的互聯網形態,20世紀初的雅虎和新浪是Web 1階段。推特、微博、微信、還有抖音,這是Web2,平臺和用户之間有了互動,但它們拿走的比給予的更多。
「用户的數據到底是誰的?創作的內容究竟應該如何分配收益?大到不能倒的巨型平臺究竟是否合理?」
蔡文勝説,「這是Web3試圖回答的問題」。
Web3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用户和用户創造的數據、內容與收益更好地綁定在一起。任何平臺只有經用户允許才能調用他的數據,而用户創造的內容可以與平臺分享收益;平臺本身,也可以為用户所有。去中心化似乎也要比之前更容易實現。
「也就是説,你可以掌控你所有的資料、數據、資產,這就是Web 3最核心的地方。」蔡文勝説。
這是一個對互聯網行業深度瞭解后的更深度認知,但最初的邏輯沒有那麼清楚,技術積累到今天,蔡文勝纔有了一個更清晰的思路。AI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更高的生產力。他又創造了一個名言,「AI是生產力的發展,Web 3就是生產關係的發展。」
西方的發展更快。2021年3月,美國懷俄明州正式通過DAO法案,意味着DAO將被懷俄明州政府特許和認可,有限責任公司可轉型為DAO,在官方註冊機構中將會出現術語DAO、LAO或DAO LLC。
DAO是去中心化組織的縮寫,是一種分佈式組織。如果把中心化組織比喻為蜘蛛,分佈式組織比喻為海星,那麼,蜘蛛的頭切掉后整個組織就無法生存,而海星撕下的每隻觸手都可成長為完整的海星。
「比特幣、以太坊就是這種組織,未來會有很多AI公司沿用這個組織。」蔡文勝説。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2022年,推特CEO做了一個主打「去中心化」的社交產品Damus,他介紹説,「誰都能註冊,賬號都獨一無二的,名字隨便起,你發佈的所有帖子,誰都刪除不了。」不到一個月,Damus用户破2000萬,但產品很快就死掉。
「因為太過自由。」蔡文勝説,「你進去查,可能有1萬個‘特朗普’,有2萬個‘馬雲’。也就説,當你完全不受限制時,就沒有真正的用户,沒有信任。」
但這個邊界已經被打破,更完善只是時間問題。2023年7月,OpenAI創始人奧特曼啟動了一個數字貨幣項目Worldcoin,目標是創建一個「人人擁有的新的身份和金融網絡」,這個項目兩年前就開始啟動。
2023 年,蔡文勝辭去了美圖董事長的職務,此后沉寂了兩年,再也沒有針對美圖業務發過言。蔡文勝唯一聊到美圖的信息是,「現在美圖更專注於做AI相機。」他對自己的總結是,現在專注在Web 3.0,「我本來就很愛互聯網。」
投資沒有停止。過去兩年,蔡文勝投了幾十個AI領域的項目。在他參加BEYOND Expo活動當天,他投資的一家新加坡醫療公司在當地上市,「那是我十年前投的項目。」
重出江湖
今年以來,蔡文勝連續完成兩筆大的投資。
一筆是在今年5月,以6.5億港元買下了天后商廈(PARK AURA),併爲其改名——「CAI Tower」,是香港今年最大商業地產交易之一。這棟物業於2020年建成,總面積約5.3萬平方英尺、高25層,位於香港市中心。
LeasingHub洽租
按照蔡文勝的計劃,這是一個為Web3和AI創業者量身打造的「起步天堂」,而「CAI」是加密貨幣英文Crypto和AI的簡稱。大廈低層做一個類似「車庫咖啡」的AI-CAFE,部分樓層設為共享辦公區,其余樓層則規劃爲AI及Web3領域的工作室。
這有點類似YC孵化器和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最大的區別在於,蔡文勝不收租金,僅保留對入駐團隊第⼀輪融資的優先投資權,不要求折扣,不控股,也不附加任何特權。
大多孵化器的時間是三個月,這個時間基本能確定一個公司的模型行還是不行,CAI大廈也是這個門檻,但如果到期創業者有信心再挑戰一下,最長可以延長到半年。
蔡文勝説,他希望打造的是一個創業生態,面向全球開放,誰都可以到「CAI Tower」里來,包括VC,他們甚至可以做早期企業的導師。
在香港,這種模式大概是第一個。蔡文勝分析,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人來香港創業,它是國際金融中心,后續也將在中美關係的演進與變化里,找到系統性的機遇,比如金融和教育。但香港沒有一個好的創業環境,租金貴、流程慢。
香港過去更多被人定位為金融地產中心,AI快速起來后,這個優勢正在被弱化。6月初,香港特區政府刊登了《穩定幣條例(生效日期)公告》,指定條例將於8月1日生效。這意味着,香港穩定幣和數碼資產生態圈將會有一個里程碑式的發展。
CAI大廈這筆交易完成一個月后,蔡文勝旗下投資平臺隆領投資以4608萬港元收購了中國金融租賃,原股東林樹松及首都創投共出售約1.21億股持股,每股作價0.38港元。消息發出回后,中國金融租賃股價三天暴漲10倍。
據公開資料,中國金融租賃集團主要從事上市及/或非上市證券投資,包括認股權證、貨幣市場工具、商品、期權及期貨合約以及其他集體投資計劃。公司於2002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投資案例包括智城發展控股、中國人壽、微軟等。
收購后,除了維持公司現有上市及非上市股本投資業務外,蔡文勝有意將其打造成資產管理平臺,重點投資於香港的科技孵化公司,尤其加大在人工智能、Web3產業及數字資產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全球都在試圖重建對互聯網的敍事體系,Web3不是 Web2平臺的升級版,它應該是不同的事情。
特朗普重新上位后,為美國的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了顯著的期待和利好情緒,尤其是比特幣和其他主流數字資產。特朗普也是美國第一位對於加密貨幣友好的總統,其家族背景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計劃在以太坊區塊鏈網絡上提供加密貨幣借貸服務。
這個領域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AI創業者進來,本質上兩者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問題。蔡文勝説,未來幾年,全球如果有超過10%的人使用Web3,那麼它就進入了一個爆發的階段。
「現在還很早期,但我認為已經在接近了。」蔡文勝説。20世紀初,蔡文勝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者,4年后,中國互聯網就大爆發了。
蔡文勝也有自己的目標,他希望CAI大廈在未來三年孵化出5家以上獨角獸。
過去是過去,未來的是新的,蔡文勝從來不會去定義每個階段,「當你開始總結了,就意味着你沒有突破了,人還是要不斷突破的,人總是要向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