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鎂信健康闖關IPO成色幾何?解碼「財務三張表」:四年現金減少92%,三年虧損超8億,淨資產三連降!

2025-07-11 18:47

  原標題:鎂信健康闖關IPO成色幾何?解碼「財務三張表」:四年現金減少92%,三年虧損超8億,淨資產三連降!兩大拳頭產品能否撐起一片天?

  來源:險企高參

  這家正準備登錄港股的保險科技公司成色究竟幾何?

  今年,保險科技公司衝擊IPO的熱情只增不減。年內手回集團、元寶數科相繼上市,白鴿在線、青民數科、輕松健康集團等機構所在候場隊伍中再增一員——鎂信健康於6月30日正式在港股遞交上市申請。

  在行業市場變化多頻、監管政策逐步趨嚴等大背景下,保險科技公司普遍面臨盈利艱難、融資渠道收窄等困境,故而不少機構選擇轉戰二級市場尋求資本輸血,鎂信健康亦如是。招股書顯示,鎂信健康近三年累計虧損近8億,2025年4月末該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2021年的7.56%,為1.66億元。

鎂信健康的故事始於2017年8月的上海,憑藉其創新的「醫+藥+險」生態模式,公司迅速成為資本寵兒,短短几年間完成了Pre-A輪到C+輪共七輪融資,中再壽險、匯豐銀行等巨頭紛紛入局,總融資金額超過31億元,風光一時無兩。詳見《外引徐敬惠、王潤東兩員資深保險老將,鎂信健康「七年之癢」:經紀牌照在手,多輪融資上市未果;兩大業務板塊或進入瓶頸期?》

然而,資本的「盛宴」沒能延續多久——2023年鎂信健康僅完成一輪1.78億的C+輪融資,與2021年C輪豪攬21.3億的盛況形成斷崖式落差。

不可否認的是,鎂信健康現在是中國最大的醫藥多元支付平臺,在此番遞交的招股書中,鎂信健康亦描繪了明確的募資資金使用計劃: 將用於擴展及升級為藥企及保司提供的服務及解決方案,為業務營運及進一步業務擴張提供資金;加速推進一碼直付一體化平臺的發展,持續提升全體用户的醫療支付可及性與效率;持續強化基礎設施;通過戰略合作、投資及收購等方式,為公司在國內外市場進一步擴大業務版圖提供資金;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等。

  那麼這家正準備登錄港股的保險科技公司成色究竟幾何?《險企高參》透過三張財務報表,試圖揭開其神祕面紗背后的真實表現。

利潤表:

「降本增效」有進展

三年虧損持續收窄

鎂信健康作為中國最大的醫藥多元支付平臺,多年來,針對生態系統參與者的獨特需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這套聚焦生態需求的策略成效顯著,直接反映在公司持續擴大的業務規模上。招股書顯示,近年來鎂信健康營業收入持續擴大,同時淨虧損同步收窄。2022年至2024年,鎂信健康分別實現收入10.69億元、12.55億元、20.35億元,2022年至2024年複合增長率約38%。

驅動這一增長的核心動力,主要來自其兩大核心業務板塊:智藥解決方案及智保解決方案。招股書顯示,智藥解決方案為藥企提供了藥品全生命周期的商業化方案,幫助藥企整合多元支付方;而智保解決方案整合自有AI技術、更優質的醫療健康資源,為保司提供端到端方案,推動健康險創新。

這兩大解決方案共同構成了鎂信健康營收的絕對主體,收入佔比超過95%。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智藥解決方案產生的收入分別為6.59億元元、6.76億元及12.07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61.7%、53.9%及59.3%。同期,智保解決方案產生的收入分別為3.82億元、5.28億元及7.31億元,分別佔同年總收入的35.8%、42.0%及35.9%。

值得一提的是,智保解決方案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72%增加至2024年的81.5%。

如果説收入的增長源於鎂信健康對藥企、保司痛點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解決,那麼淨虧損的持續收窄,則或得益於鎂信健康在自身內部降本增效的舉措。2022年至2024年,鎂信健康淨虧損整體來看呈減虧趨勢,分別為4.46億元、2.88億元及0.76億元。鎂信健康在招股書中寫道:「我們管理和控制銷售成本及營運開支的能力對於我們業務的成功至關重要。」分析主要科目支出來看,鎂信健康在成本管控方面確實「入木三分」。

多年經營使得鎂信健康積累了一定業務規模,該司在客户獲取效率、客户留存及復購等方面取得進展,使得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收入的百分比大幅下降,從2022年的52.1%降至2024年的33.1%,不過,銷售及分銷開支絕對值略有上升,2022年為5.57億元、2023年為5.72億元、2024年為6.74億元。

與此同時,通過優化用人結構,鎂信健康的行政開支逐年縮減。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行政開支分別為1.71億元、1.3億元及1.08億元。這其中,僱員薪金及福利開支下降幅度較大,從2022年的0.83億元,降低到2024年的0.4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家科技驅動型機構,鎂信健康近三年的研發支出卻呈現下降趨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該司研發開支分別為1.06億元、0.72億元及0.6億元,研發開支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9.9%、5.8%及2.9%。鎂信健康表示:「主要由於我們將研發重心轉向AI賦能技術及專有數據資產的積累和應用使運營更高效,從而所需研發活動減少,令僱員薪金及研發人員的福利減少。

  綜合來看,鎂信健康在銷售、行政乃至研發等多個維度對成本進行壓降,其背后或有更深層的驅動因素…

現金流量表:

去年還款5.87億

現金不足4年前的10%

自2017年成立以來,鎂信健康完成從Pre-A輪到C+輪的七輪融資,籌資總額超31億元。上海醫藥旗下上海醫藥大健康、螞蟻集團旗下上海雲鑫、中再壽險等多家公司均有參與。詳見《外引徐敬惠、王潤東兩員資深保險老將,鎂信健康「七年之癢」:經紀牌照在手,多輪融資上市未果;兩大業務板塊或進入瓶頸期?》

然而,該司的融資效率在近兩年明顯放緩。招股書顯示,鎂信健康最新一次融資是在2023年1月,當時吸引到匯豐銀行投資,完成C+輪融資。值得關注的是,C+輪融資僅融到1.78億元,而2021年的C輪融資額度卻高達21.3億元。融資節奏的放緩,直接反映在公司現金儲備的快速消耗上,2021年,堪稱鎂信健康的「資金巔峰」。

招股書顯示,鎂信健康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1年末的22.01億元一路陡降,2022年末為13.54億元,2023年末降至7.16億元,2024年末進一步縮水至3.78億元,而到了2025年4月30日,僅剩1.66億元,幾乎每年「腰斬」。截至2025年4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萎縮至2021年末峰值的7.56%。

業內人士表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主要用於衡量企業的即時支付能力。現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可隨時用於支付的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則指期限短(通常不超過3個月)、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且價值變動風險極小的投資。結合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變動,全面反映企業當前可支配的支付能力。例如,企業日常運營中的採購、工資支付、税費繳納等均需使用現金及等價物。

分年份來看,由於2022年及2023年經營虧損較大,鎂信健康使用了大量現金流,2022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為3.42億元,源於虧損4.38億元及非現金項目調整;2023年為4.37億元,同樣源於虧損2.87億元及類似調整,兩年均受營運資金變動影響。

融資過后,鎂信健康做加大投資力度。2022年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為5.5億元,其中,5.22億元用於購買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2023年為5.42億元,其中,48.98億元用於購買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但是又被出售部分金融資產46.32億元所抵銷。

2024年,該司現金流結構發生大幅調整,當年融資活動取代經營和投資活動,成為主要的現金流出項。招股書顯示,2024年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為3.57億元,核心動因是集中償還高達5.87億元的計息銀行借款。2023年,鎂信健康獲得過5.52億元的計息銀行借款。

‌通過債務來看,這兩年,鎂信健康向銀行借款明顯增多。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該司計息銀行借款增長較大,分別為0.88億元、2.76億元、1.2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4月末,鎂信健康計息銀行借款債務已達2.59億元,幾乎和2023年持平。

  而銀行借款債務僅是鎂信健康債務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負債情況,在資產負債表中得到進一步體現…

資產負債表:

負債率越來越高

淨資產逐年下降

在現金減少的同時,鎂信健康淨資產亦在減少,而負債卻連年上升,體現資產負債表上,是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具體來看,該司2022年至2024年末的總資產為29.27億元、30.34億元、30.78億元。同期淨資產為19.44億元、18.26億元、17.5億元。對應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3.59%、39.82%、43.15%。

流動負債攀高除了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增加,還有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增長。由於2023年智保解決方案拓展的健康管理服務,鎂信健康的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69億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26億元。

  隨后,2024年鎂信健康又因開展多元支付供應鏈解決方案,以及藥品及其他醫療產品採購相關,導致相關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由2023年末的2.26億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5.44億元。截至2025年4月末,該司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增至56.92億元。

藥品及其他醫療產品體現在流動資產上,就是鎂信健康的存貨類資產在2025年4月大幅增加至4.32億元,公司表示,庫存包括從藥企及醫療保健公司採購的藥械及醫療產品,以支持鎂信健康的智藥解決方案和其他面向消費者的服務。只不過,這些存貨的付款天數越來越長,2022年約一半的存貨賬齡都少於30天,到了2024年,超過30天賬齡的則佔據大部分,甚至出現超過108天的賬齡。

不過,鎂信健康的償債能力還是很高的,流動比率表現樂觀。2022年至2024年鎂信健康的流動比率分別2.98、2.26、2.05、1.97。流動比率作為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關鍵指標,反映了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來説,該指標越高,説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業內人士表示,通常而言,流動比率數值在1.5—2.0之間比較合適。

  對於鎂信健康而言,如何在保持業務增長的同時,有效緩解資金壓力,優化財務結構,將是鎂信健康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