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Grok 4作戰圖刷爆全網,80%華人橫掃硅谷!清華上交校友領銜,95后站C位

2025-07-11 10:35

短短兩年,馬斯克Grok 4的橫空出世,讓xAI團隊一舉站上AI之巔。

昨日一小時發佈會,Grok 4讓所有人大開眼界,直接刷爆了AIME 2025、人類最后的考試(HLE)兩大基準。

這是狂堆20萬GPU才換來的驚人成果,更具體講,Grok 4算力飆漲了100倍。

xAI團隊成員自豪地表示,「Scaling強化學習纔是正確的路」!

而如今,硅谷大佬的目光不再只是AI模型的發佈,其背后的頂尖團隊纔是關注的C位。

尤其是,在當前瘋狂搶人大戰之際,小扎又在瞄準下一波候選人了。

也就是同一時間,xAI員工Daniel曬出了Grok 4團隊作戰圖迅速刷屏。

一眼望去,80%的面孔幾乎都是華人學者。

斯坦福博士畢業,現xAI研究員Xuechen Li感慨道,一小羣頂尖人才在極致專注下的爆發力,竟能在極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Grok 4發佈會之后的狂歡 Grok 4發佈會之后的狂歡

接下來,一起盤點Grok 4身后的頂配華人天團都有誰?

Grok 4背后天團,華人佔比驚人

先來看,能夠坐鎮發佈會,緊挨馬斯克的兩位華人學者。

他們也算是xAI對外公開的老熟人了,上次Grok 3直播同樣坐在了老馬的身旁。

Grok 4發佈會上,圖片最右邊是Jimmy Ba,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AI大佬Hinton的學生,創始團隊一員。

另一位是xAI聯創吳懷宇(Tony Wu),多倫多大學博士,妥妥的95后,也曾是AlphaGeometry、AlphaStar核心開發者。

其他華人學者還包括:

Greg Yang(楊格)

楊格是xAI創始成員之一。

他本碩就讀於哈佛大學數學系,導師是數學家丘成桐,並於2018年榮獲摩根獎(Morgan Prize)榮譽獎。

在加入xAI之前,他曾是微軟的高級研究員,負責AI理論研究。

Zihang Dai(戴子航)

戴子航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師從著名計算機視覺專家朱松純開展研究。

此外,他還獲得了CMU碩士和博士學位。

他曾是前谷歌大腦研究員,在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擁有深厚的積累,尤其擅長Transformer架構的優化與創新。

Guodong Zhang(張國棟)

張國棟於2017年獲得了浙江大學學士學位,並於2022年獲得了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后,他曾加入谷歌DeepMind任研究科學家。

Shengyang Sun

Shengyang Sun在xAI領導AI專家團隊。

他於2022年獲得了多倫多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於2017年獲得了清華學士學位。

入職xAI之前,他曾在英偉達就職1年多,任高級研究科學家;在亞馬遜擔任過應用機器學習科學家。

Bill Yuchen Lin(林禹臣)

林禹臣現任xAI研究員兼華盛頓大學(UW)客座助理教授,專注於LLM對齊、AI智能體訓練、推理及多模態大模型。

他於2022年獲得了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他還曾拿下了上海交通大學IEEE榮譽班的學士學位,在校期間獲校級優秀畢業論文獎。

Xuechen Li

Xuechen Li分別獲得了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在此之前,還曾拿到多倫多大學學士學位。

公開資料顯示,他還曾就讀於北京四中。

在加入xAI之前,他曾在谷歌任學生研究員,並在微軟實習了四個月。

Tianle(Tim)Li

Tianle(Tim)Li在xAI專注於Grok模型的后訓練工作。

在此之前,他曾獲得了UC伯克利EECS學士學位,並參與了著名的LMArena競技平臺的研發。

Haotian Liu

Haotian Liu是Grok-1.5V、Grok-2、Grok-3的核心開發者。

他於2024年獲得了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師從Yong Jae Lee教授。

在此之前,他還曾獲得了浙江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並拿到了優秀畢業生的稱號。

Lianmin Zheng

Lianmin Zheng曾獲得了UC伯克利完成了博士學位,導師是Ion Stoica和Joseph E. Gonzalez教授。他本科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ACM班。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和團隊共同創立了非營利組織LMSYS.org,致力於推進開源大語言模型研究。

Jiacheng Hong

Jiacheng Hong於2012年獲得了CMU碩士學位,本科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

入職xAI之前,他曾在Pinterest任職12年,擔任工程主管。

Qian Huang

Qian Huang本科就讀於康奈爾大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系,目前仍是斯坦福大學博士生(2027年畢業),同時也是xAI技術員之一。

Yiwen Yuan

Yiwen Yuan曾獲得了CMU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系學士和碩士學位。

目前,她在xAI是一名技術員,曾在一家Kumo.AI初創任技術主管。

Su Yan

Su Yan本科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計算機系,並於2017年獲得了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

他的個人職業經歷非常豐富,曾在Airbnb擔任高級軟件工程師、在TikTok任技術主管。

Yikang Shen

Yikang Shen曾獲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士和碩士學位,還獲得了蒙特利爾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

此前,他在IBM任研究科學家,專注於打造下一代更高效的大模型。

Wenhan Xiong

Wenhan Xiong曾獲得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和UCSB的博士學位。

畢業后,他便加入了Meta GenAI團隊任AI研究科學家,是 Llama2/3、CodeLlama的核心作者。

還有一位研究員Yifei Zhou甚至暫停了UC伯克利博士學位,也要加入xAI參與最先進模型

此外,xAI團隊中參與Grok 4華人成員還有,Yuchen He、Tianyi Zhang、Xinlei Chen、Jihui Yang等等。

剛剛,馬斯克點評:xAI辦公室氛圍很nice!

一夜登頂,xAI首次奪魁!

除了xAI官方發佈的數據,獨立評測機構Artificial Analysis也在第一時間公佈了對Grok 4模型的全方位基準測試結果。

最引人注目的是,Grok 4在「Artificial Analysis智能指數」中以73分的成績拔得頭籌,顯著超越了一眾頂級模型。

包括OpenAI o3(70分)、谷歌Gemini 2.5 Pro(70分)、Anthropic Claude 4 Opus(64分)和DeepSeek R1 0528(68分)。

細分能力表現如下:

  • 代碼與數學能力制霸:在「編碼指數」(LiveCodeBench & SciCode) 和「數學指數」(AIME24 & MATH-500) 兩大關鍵領域中均排名第一

  • 刷新高難度測試紀錄

    • 在GPQA Diamond測試中取得了88%的歷史最高分,大幅刷新了Gemini 2.5 Pro此前84%的紀錄

    • 在「人類最后的考試」中以24%的成績創下歷史新高,超越了Gemini 2.5 Pro的21%

    • 多項全能:在MMLU-Pro和AIME 2024兩項測試中,分別取得了87%和94%的最高分

    • 速度:每秒輸出75個token。慢於o3(188 token/s)和Gemini 2.5 Pro(142 token/s),但快於Claude 4 Opus(66 token/s)

    • 上下文窗口:256k token。低於Gemini 2.5 Pro的100萬token(1m),但優於Claude 4 Sonnet/Opus(200k) 和o3(200k)

    • 其他關鍵特性

      • 支持文本和圖像輸入(多模態能力)

      • 支持函數調用和結構化輸出

      最后,在定價方面,Grok 4延續了Grok 3的策略,即每百萬輸入/輸出token分別為3美元/15美元。

      這一價位與Claude 4 Sonnet持平,但高於Gemini 2.5 Pro(1.25美元/10美元)和近期降價后的o3(2美元/8美元)。

      不過,根據知名大佬「karminski-牙醫」的實測,Grok 4的代碼基準結果,有過擬合的嫌疑。

      不管是已經用到包漿的「七邊形小球彈跳」測試,還是剛做出來的「拆煙囪」測試,Grok 4的表現都不如舊版DeepSeek R1。

      甚至,生成的代碼還得靠Claude debug之后,才能跑……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