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9 10:05
7月7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委改革辦共同主辦的「壯美廣西·全面深化改革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在南寧啟動。來自中央駐桂主要新聞媒體和有關行業類媒體、香港媒體駐桂機構、自治區主要新聞媒體的50多名記者深入八桂大地,開展為期一周的調研採訪。在南寧,採訪團走進潤建股份有限公司、邁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良慶區蟠龍社區、南寧市民中心等,感受南寧市在人工智能、民主法治、自貿區政務服務等方面持續深化改革的成效,體會南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脈搏。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多元領域展新章
「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採訪過程中,南寧市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豐富多元的人工智能產品令記者團一行十分驚喜。
使用AI便捷批閲分析學生作文、和數字人小寧互動、與智能體對話詢問辦事流程……走進潤建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展廳,一個個AI應用項目讓人目不暇接,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帶來的科技便利。
「我們自主研發了曲尺人工智能開放平臺,並基於該平臺研發了南寧人社數字人、越南法律諮詢、東盟智慧教育等一系列產品。」潤建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展廳講解員潘嬌嬌一邊操作產品,一邊向記者們介紹,如馬來西亞國家考試院正在使用的AI批閲英文試卷產品,掃描試卷后AI即依據評分標準進行評閲,可精確到語法使用是否正確,以及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
「我們平均每年研發經費投入超3億元,自主研發了一批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產品。其中,垂直模型曲尺通信運維大模型已通過中央網信辦備案。同時,公司在城市治理、能源運維、智慧教育、智慧農業等多個行業打造智能體,並面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國家完成落地應用。」潤建股份有限公司軟件事業羣總裁胡永樂説。
邁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樣是廣西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公司研發的AI翻譯眼鏡成功將語料庫與大模型技術結合,可實現多語種實時翻譯,廣泛應用於跨境貿易和旅遊場景。「AI翻譯眼鏡在市面上有很多產品,我們產品的特殊之處在於針對東盟國家小語種開發了豐富的語料庫,填補了市場空白。」邁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鄧彩蝶介紹。
邁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構建了覆蓋教育、政務、企業服務的多元化AI解決方案體系,開發了AI智能體應用平臺、教學質量分析平臺、AI合同管理平臺,助力南寧市民政局實現業務數字化轉型,推出搭載國產AI芯片的電腦系列等。「我們將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與東盟國家的企業和大學合作,持續開拓東盟市場,加快人工智能產品出海的步伐。」鄧彩蝶説。
走進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產業園,無接觸式的垃圾桶、醫療機器、舊衣回收機吸引了不少記者的注意。講解員介紹:「通常我們打開垃圾桶或在醫院使用機器掛號時,都需要用手觸摸操作。無接觸式機器只需要輕點投射到空中的‘打開蓋子’‘掛號預約’等圖標,不需要觸摸實物就能完成操作,對於有衞生需求的場景來説十分便利。」
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產業園積極打造「上游高端芯片—中游板卡部件—下游智能終端」的人工智能硬件+核心部件特色產業生態鏈,引入誠邁科技等人工智能硬件頭部企業6家,目前入園企業已達66家。其中,「誠邁科技東盟總部基地」「廣西芯辰智慧工廠」「世寧達廣西區域總部」等人工智能產業重點項目入選南A中心首批簽約項目。
「未來,園區將深化與南A中心的產業協同,帶動人工智能硬件上下游配套企業在本地集聚,形成‘本地採購—本地研發及生產—全國銷售—輻射東盟’的產業模式。」廣西數字經濟生態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方一表示。
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描繪幸福生活圖景
走進良慶區蟠龍社區暑期公益課堂,孩子們正在不同的活動區聚精會神地學習丙烯畫、練習書法、聽老師講解歷史知識,度過充實又有趣的假期生活。
「暑期公益課堂是完全免費的,只要社區居民在公眾號上報名,就能讓小朋友來學習感興趣的課程。除了暑期公益課堂,我們還有專門面向青年人和老年人開設的興趣班和相關活動,很受居民的歡迎。」蟠龍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雁琳向記者團一行介紹。
據介紹,蟠龍社區以「蟠點時光」為主題打造全齡全時段的綜合服務空間,採用開放式格局,設有舞蹈室、公益課堂區、民族研學區、親子閲讀區及多功能活動區。社區聚焦「一老一小」核心需求,一方面開辦老年大學提供聲樂、舞蹈、樂器等多樣化課程,另一方面結合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推出親子早教、繪本閲讀、科技編程等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活動。此外,社區還通過深化企社共建、搭建人才共享平臺、深耕「社區學堂」文化IP,着力打造居民認可度高、歸屬感強的文化陣地。
蟠龍社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居住着漢族、壯族、瑤族、仫佬族等15個民族居民,常住人口約2.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0.5%。「目前,我們社區結合轄區多民族羣眾‘互嵌式’居住、新經濟組織集中的實際情況,創新踐行‘136’工作機制,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通過加強黨的領導、織牢精神紐帶、做好治理服務‘三個抓手’,促進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劉雁琳表示,未來,社區將持續通過創新工作機制、舉辦豐富活動等方式,推動社區和諧共建,努力繪就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六共」幸福社區圖景。
提供高效政務服務推動南寧片區高質量發展
「現在業務辦理很便捷,既可以在線上自主辦理,也可以來到服務大廳在自助機器上查詢信息,再到人工窗口辦理。業務辦理都是一站式的,效率很高。」在南寧市民中心,某企業經理梁煥明正在自助機器上查詢辦理企業地址變更業務所需材料。
這是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不斷深化改革,為企業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政務服務的一個生動縮影。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綜合服務大廳位於南寧市民中心,設有13個綜合服務窗口、5個專項服務窗口和18個增值窗口,配備有商事登記一體機、自助打照機等設備,年接待羣眾超4萬人次。
「我們在南寧片區全國首創性、集成性推出涉企經營事項‘免審即得’改革。市場主體在辦理營業執照註冊登記時,簽署‘免審即得’承諾書,即可在領取營業執照的同時獲得相關涉企經營許可證書,房地產開發、人力資源、文化傳媒等多個領域的30項許可實現‘免審即得’,多個事項一次即辦。」南寧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梁麗向記者們介紹。
在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推動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南寧市推出了多元化的舉措。在深化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領域,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在全區首創性引用DeepSeek開發的「AI邕智答」應用於企業開辦。「AI邕智答」廣泛匯聚企業開辦的政策法規、辦事指南、常見問題等數據,為辦事企業提供智能問答,定製式提供企業辦事指引。
另外,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還開發了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統,整合設立登記、銀行開户、社保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用水、用電、用氣等17項企業開辦事項,實現「登錄一個平臺、填報一次信息、信息實時回饋」的服務,實現企業設立秒批。
在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方面,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在廣西首推材料智能預審系統。辦事人將紙質材料放入掃描儀后,系統自動掃描、識別,並與后臺數據庫進行匹配對比分析,即可打印出預審結果,告知企業材料是否有錯漏。企業在排隊等待時即可及時修改、補齊申請材料。審覈識別正確率達90%,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了等待時長。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於企業開辦等更多政務服務應用場景,以迭代升級南寧片區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統為抓手,深入實施市場主體准入便利化改革,為重大項目和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持續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助力南寧片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梁麗表示。
本報記者吳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