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8 12:15
2025 年上半年通信板塊行情回顧
1、2025 年以來通信行業漲跌幅與估值情況
截至 6 月 29 日,2025 年以來通信(申萬)漲幅達 7.4%,位列申萬一級行業第 九位,上半年通信行業整體呈現「N」型走勢。其中,市場對 AI 前景的理解和判 斷是影響 2025 上半年通信行業走勢的主要因素;此外,上半年通信行業還明顯 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影響。
國內算力需求持續高景氣:2025 年初,DeepSeek R1 因開源、低成本、高 性能,大幅提升國內外對 AI 大模型的需求,阿里、字節跳動等國內雲廠商 陸續推出新一代多模態模型,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有 433 款大模型完成備 案,國內算力需求持續高增,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 API 調用或微調的形 式直接接入訓練好的大模型,國內模型算力需求從訓練端向推理端過渡。
海外算力龍頭市場表現:2 月以來,DeepSeek R1 的訓練成本影響業界重 新評估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疊加后續中美關税摩擦升溫,引發市場對 AI 產業鏈的前景憂慮。5 月以后,英偉達、博通等海外算力龍頭新品推出、 需求樂觀,股價普遍回到高點或創新高,帶動國內算力鏈上市公司股價共振。
國外 CSP 大廠資本開支指引超預期:2025 年一季度北美四大雲廠商(谷歌、 微軟、Meta、亞馬遜)資本開支共計 711.1 億美元,以 Meta 為代表的雲廠 商資本開支超預期,根據北美四大雲廠商調整后的資本開支指引,預計 2025 年資本開支合計 3190 億美元至 327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0.2%至 33.5%, 海外雲廠商資本開支超預期將帶動算力產業鏈高景氣度延續。
細分板塊漲跌幅來看: 1)運營商板塊:2025 年初 DeepSeek 發佈催化 AI 算力需求的爆發,為運營商 的雲業務提供估值重塑空間,電信業務收入回暖支撐企業利潤增長,疊加市值管 理量化考覈等政策,運營商紅利資產屬性持續強化。 2)光模塊板塊: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續擴張的宏觀背景下,光模塊板塊維持 高景氣度,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導致的關税問題,引起市場憂慮,板塊出現階段性 回調。但隨着北美四大雲服務提供商(CSP)資本開支指引樂觀,海外算力硬件 龍頭新品推出、股價重回高點甚至創新高,光模塊開啟新一輪上漲通道。 3)IDC 板塊:受益於 AI 算力需求釋放,重點 IDC 廠商營收實現高增,具備核心 節點資源卡位優勢、客户優勢與 AIDC 運營能力的 IDC 相關企業漲幅居前。 4)通信設備板塊:受 AI 技術突破提振市場情緒,部分通信設備企業年初股價在 經歷一輪快速拉昇后進入回調階段,同時,5G 基站建設整體放緩,三大運營商 無線側資本開支投入持續下行,導致通信設備企業的業績增長承壓,25 年以來 通信設備相關企業股價整體呈震盪下降趨勢。 5)軍工通信&衞星互聯網板塊:25 年上半年受軍工周期與訂單釋放節奏等因素 影響,軍工通信&衞星互聯網板塊廠商業績短期承壓。同時,受益於市場情緒提 振、密集事件催化等因素,軍工通信&衞星互聯網板塊標的整體保持穩定增長。
板塊估值方面,截至 2025 年 6 月 22 日,通信(申萬)的 PE(TTM)為 19.19 倍,位於近 5 年 42.27%分位點與近 10 年 21.07%分位點,估值仍處於相對低位。 考慮到當前國內外 AI 基礎設施需求持續高景氣、政策環境持續向好、技術變革 可期,通信板塊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2、25 年一季度通信行業細分板塊營收與淨利潤增速情況
25 年一季度通信行業基本面上行趨勢延續,板塊內部呈現分化。25 年一季度通 信行業整體業績實現良好增長,整體營收同比增長 2.3%(A 股整體-0.4%)、歸 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6.7%(A 股整體 3.5%),在外部多重壓力交織下,通信行業 呈現較強的發展韌性。同時,一季度板塊內部呈現分化,運營商板塊實現穩健增 長,淨利潤增速持續高於收入增速;光模塊板塊受益於國內外 CSP 客户資本開 支增長,營收、淨利潤實現高增;IDC、出海鏈、物聯網板塊景氣度整體回升; 而工業互聯網、軍工通信&衞星互聯網板塊受制於行業因素影響,整體表現略弱。
3、通信行業機構持倉情況
通信行業快速增長趨勢與基金重倉股持股比例下滑存在偏差,應進一步加大對通 信行業的配置力度。24Q4 和 25Q1 基金持倉比例連續兩個季度下滑,25Q1 通 信行業基金重倉股持股比例約為 2.59%(yoy-0.81pct、qoq-0.98pct),機構持倉 集中度進一步下滑,基金持倉佔比位居行業第 13 位,行業處於低配。從細分板 塊來看,基金持倉集中度較高,前十大重倉股佔通信行業基金持股的 77.4%,其 中,運營商和光模塊板塊的持股比例較大。我們判斷,2025 年,AI 產業的蓬勃 發展正催生對全球算力的海量需求,通信行業相關產業鏈將持續受益,行業持倉 比例仍有提升空間。
通信行業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方面,截至 25Q1 分別為中國移動、新易盛、中際旭 創、中國電信、中興通訊、中天科技、潤澤科技、亨通光電、中國聯通、天孚通 信,持股總市值分別為 73.5 億元、139.8 億元、128.2 億元、36.6 億元、96.3 億元、34.9 億元、41.8 億元、29.0 億元、53.2 億元與 44.9 億元。
主線 1:高股息核心資產
5 月電信業務增速持續回升,運營商利潤穩健增長。2025 年 1-5 月,國內電信 行業整體保持穩健增長(累計 7,488 億元,yoy+1.4%),5G 基站建設和用户滲 透率持續提升。得益於今年 DOU 逐月加速增長,且 5 月 DOU 增速(yoy+14.9%) 創下 2024 年以來單月新高,5 月電信業務增速持續回升(當月 1,503 億元, yoy+2.7%),預計運營商 Q2 業績較 Q1 改善。從運營商一季度數據來看,移動 業務的 5G 用户佔比和總用户數穩步提升,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移動用户淨增 數表現亮眼,份額均持續提升;固網業務整體增長仍快於移動業務,千兆寬帶用 户規模及佔比持續擴張,中國移動用户淨增規模領先,中國聯通用户淨增明顯提 速。
一季度經營現金流承壓,下半年或將加速現金回款。2025Q1 在國資委「持續做 好‘兩拖欠’清理工作」部署下,運營商整體付款較快,且政企業務回款放緩帶 來應收賬款增加,現金流短期有所承壓,隨着應收應付工作的持續推進,預計下 半年三大運營商現金回款速度加快。
新時代企業制度綱領性文件發佈,或為運營商后續改革方向奠定基礎。2025 年 5 月 26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 企業制度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對運營商后續公司治理等領域的改革 或有重大影響。一是要求優化國企股權結構,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 5%以上的 積極股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目前的股權仍相對集中在控股股東,中國移動尚 無持股 5%以上機構投資者。二是《意見》強調健全創新導向的激勵機制,支持 上市公司開展中長期激勵,為運營商潛在的新一輪激勵計劃提供製度基礎。三是 《意見》提出完善創新要素高效配置機制,明確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有助於 加速運營商數據要素價值的釋放。四是《意見》提出 5 年的時間目標,各項指導 原則或將伴隨《企業國有資產法》修訂及后續國企改革行動落實。
確定性的高分紅強化運營商紅利屬性。運營商作為央企分紅的主力軍,2024 年 三大運營商分紅金額佔國資央企的 20%以上,帶動央企整體分紅率提升。其中, 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分紅率分別為 72.9%和 72.0%,且明確未來三年分紅率提 升至 75%以上。此外,中國通信服務是由中國電信控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參 股的國有大型企業,受國資委相關市值管理考覈,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高科技屬 性不斷增強,分紅穩步提升。預計 2025 年中國移動 A 股、中國電信 A 股和中國 聯通 A 股的股息率分別為 4.5%、3.7%、4.0%;預計 2025 年中國移動 H 股、中 國電信 H 股和中國聯通 H 股、中國通信服務的股息率為 6.7%、5.7%、5.5%、 6.1%。
中國移動:企業的紅利屬性最明顯。中國移動的傳統業務穩定,新興業務快速發 展,同時,紅利屬性在三家運營商中最突出,2025 年中國移動 A 股和 H 股的預 期股息率分別為 4.5%和 6.7%,有利於吸引長期投資者。 中國電信:企業的通服業務增速以及雲業務規模保持領先。2024 年天翼雲業務 佔公司總收入的 21.5%,佔全國雲市場的 12.3%,中國電信依託「息壤」一體化 智算服務平臺,構築自 IaaS、PaaS、DaaS、MaaS 到 SaaS 的全方位服務能力, 雲業務規模優勢突出。 中國聯通:企業近三年運營商估值重塑以來漲幅最小、雲業務對整體估值彈性影 響最大。2024 年公司雲計算業務增量佔通服收入增量比重的 163%,增量佔比 領先優勢突出,25Q1 聯通雲收入達 197.2 億元,公司雲服務業務規模持續擴張 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通信服務:中國綜合智慧服務龍頭,AI 大模型浪潮點燃增長新引擎。公司 由中國電信控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參股,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者 和全球領先的信息通信支撐一體化服務提供商,受國資委相關市值管理考覈,預 計 2025 年公司股息率在 6%以上,同時,受益於 AI 大模型浪潮,公司戰略新興 領域佈局(數字基建、綠色低碳、智慧城市、應急安全)成果斐然,2024 年戰 新產業簽約同比增長 30%,佔新籤合同的 37%,成為公司主要增長引擎。 中國鐵塔:整體業績穩健增長,兩翼業務打開新空間。公司堅持「一體兩翼」戰 略,「一體」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礎設施服務商,擁有遍佈全國的站址資 源,「兩翼」業務分別為智聯業務和能源業務,2025Q1 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 分別增長 3.3%/8.6%,整體業績穩健。其中,受益於「數字中國」建設和新能源 發展,公司的兩翼業務打開新的增長空間,2025Q1 智聯業務和能源業務同比增 長 17.1%/19.6%。此外,公司還聚力打造包含飛行設施網、低空智聯網和低空服 務網在內的低空「三張網」,順應低空經濟時代的發展。
主線 2:海外+國內算力
1、全球大模型加速更新迭代,雲廠商加大資本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