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5 22:08
港股市場再迎「新玩家」。
6月30日,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菲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擬通過18C章程(即專為特專科技公司定製的創新上市制度)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農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據悉,翼菲科技是一家綜合性工業機器人企業,專注於工業機器人的設計、研發、製造及商業化,並提供機器人綜合解決方案,深耕輕工行業。此次若成功登陸港股市場,其將有望成為港交所「輕工業全品類機器人第一股」。
營收邁入「快車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4年收入計,翼菲智能是中國專注於輕工行業的工業機器人及相關機器人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五的國內企業,亦是中國少數具備規模化工業機器人及相關解決方案全面覆蓋能力的機器人企業之一。
這一點,亦可翼菲智能多元化的產品結構中窺出究竟。
據智通財經觀察,該公司針對中國輕工行業設計了全面的工業機器人產品組合,涵蓋並聯機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動機器人(Camel系列)、SCARA機器人(Python系列)、晶圓搬運機器人(Lobster系列)及六軸工業機器人(Mantis系列),並具備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 控制及視覺系統(Gorilla及Kingkong系列)。而在全面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基礎上,其還提供基於智能自動化系統的綜合機器人解決方案以應對特定的使用場景。
穿透到技術實力上,翼菲智能擁有全棧機器人架構,圍繞熟練技術工人四大核心功能—腦眼、手、足構建,實現智能決策、環境感知、精確操控及自主移動等效能。這些能力共同構成公司產品的緊密協同且可擴展的技術基底。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輕工業機器人賽道正處於高速增長與結構升級的黃金期,公司作為細分領域龍頭,營收自然也邁入了「快車道」。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翼菲智能實現營收分別為1.62億元、2億元、2.68億元,后兩年同比增長分別為23.46%、34%。同期,公司實現毛利分別為4325萬元、3687萬元、7102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6.7%、18.3%、26.5%,2024年毛利和毛利率均大幅回升。
不過,或由於該公司處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公司注重卡位技術高地加大研發投入的原因所致,目前翼菲智能仍處於虧損之中,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公司年內虧損分別為5755萬元、1.1億元、7150萬元,處於短期「盈利陣痛」階段。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3,420萬、3,310萬、3,870萬元,佔營收比例達21.1%、16.5%、14.4%。
雖然公司盈利處於「短期陣痛」中,但從后續成長力來看,翼菲智能還是具備充足的動能扭虧為盈——截至2024年,公司服務直銷客户已達到275名,覆蓋消費電子、汽車零部件與新能源、醫療健康、快消品和半導體等領域。在這其中,公司全球化拓展較為順利,2024年的海外收入約為2550萬元,約佔當年收入的9.5%。除此之外,截至2025年6月21日,翼菲科技的在手訂單價值已經超過4億元。
鑑於上,可以看到,翼菲智能的盈利陣痛是技術密集型企業的階段特徵,其虧損主因在於「戰略投入前置」而非模式缺陷。未來隨着公司產品受益於行業趨勢大幅放量,公司有望快速邁入成長收穫期。
行業爆發顯「藍海」特質
不得不説,在智能製造政策支持及產業升級需求加劇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中國輕工業機器人市場正在加速爆發。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披露,中國輕工業機器人市場由2020年的人民幣123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人民幣20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2%。隨着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尋求通過機器人自動化來提高效率及精確度,中國輕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至2029年將達到人民幣438億元,2025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6.3%。
相關地,中國輕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也將由2020年的人民幣36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人民幣71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8%。隨着下游行業領域採用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對智能製造的需求的日益增長,中國輕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預計將於2029年達到人民幣1,710億元,2025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9.5%。
從上述雙高位的行業增速來看,不難看出,輕工業機器人賽道正呈現出「藍海」特質,進而為相關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發展機遇。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輕工業機器人賽道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因此該行業存有一定的進入壁壘。
比如説技術壁壘,業機器人及解決方案市場的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覈心組件(包括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等關鍵組件)的自主研發難度較大。這些技術長期被全球行業領導者壟斷,新進入者很難實現突破。此外,機器人系統需要高度複雜的跨學科技術集成,如高精度運動控制、實時路徑規劃和AI算法優化。新進入者不僅須投入大量研發資金,還要面臨技術驗證周期長、產品可靠性要求嚴格等挑戰,短期內難以與行業龍頭競爭。
再或者是品牌壁壘,工業機器人及解決方案行業的品牌壁壘主要體現在市場對成熟品牌的技術信任和使用慣性。行業龍頭企業憑藉穩定的產品性能、豐富的應用案例和全球化的服務體系,在客户心目中建立了穩定的品牌認知度。這種對品牌的依賴使得新進入者很難在短期內突破龍頭企業構建的品牌護城河,即使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或解決方案,也需要經過漫長的市場驗證期才能獲得客户認可。
目前來看,翼菲智能雖然仍未實現盈利,但從進入壁壘來看,該公司還是具備一定競爭優勢的——一方面,公司是工業機器人及相關機器人解決方案的國內領導者,市場佔有率靠前;另一方面,公司具備較為強大的全棧自主研發能力及深厚技術儲備,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持有36項發明專利,其中振動抑制算法、模塊化關節設計等核心專利被行業巨頭引用超百次;此外,公司還擁有全面且多元化產品組合,以及較為廣泛的客户陣容。
綜合上述,不難看出,身處工業機器人這一熱門賽道,翼菲智能此次赴港上市無疑引人注目。當下翼菲智能雖處於虧損之中,但憑藉技術護城河深固、頭部優勢明顯等優勢長期而言公司還是具備較強成長力,若此次IPO后加速產能釋放與存貨周轉,翼菲智能有望收窄虧損,快速邁向規模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