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2 20:10
在推動人工智能熱潮的股票強勢反彈后,Roundhill 「七巨頭」ETF(MAGS)上周已收復年內全部失地並重返正增長區間。然而,貝萊德(BlackRock)認為,投資者在湧入熱門大盤科技股的同時,可能忽略了AI真正將迎來突破的下一個戰場——軟件行業。
貝萊德全球科技基本面股票團隊負責人Tony Kim指出,AI發展的下一個重要階段將來自軟件行業快速增長的應用場景,這一趨勢預計將滲透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簡而言之,軟件公司正在搭建AI與企業及普通用户之間的橋樑。
在一次為期五天、走訪了硅谷和舊金山約25家科技企業的年度科技調研之旅結束時,Kim表示,AI的發展正在全速推進。儘管面臨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更廉價AI模型帶來的競爭壓力,美國企業在AI領域的研發並未放緩。他認為,部署AI的軟企將是下一階段AI繁榮的最大受益者。
對於那些擔心AI需求是否足以支撐英偉達(NVDA.O)高漲股價及雲服務巨頭們高昂資本支出的投資者,Kim建議思考一些最基本的問題:AI是否已經全面滲透所有領域?是否每個人都有AI助手?是否每家企業的員工都在使用AI代理?是否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已大規模落地?他的回答是:還遠遠沒有,AI纔剛剛起步。
他補充説,AI能力正迅速提升,意味着未來還將不斷涌現新的使用場景和效率提升點。同時,AI開發和運行成本也有望逐步降低。
雖然Kim對英偉達在AI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持積極態度——尤其在全球範圍內AI「工廠」(即AI創建與部署中心)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但他對軟件行業所藴含的機會更為看好,因為這些公司正將AI整合進其產品中,推動技術從「概念」變為「現實應用」。
Kim指出,軟件行業大致可分為企業端軟件與消費端應用兩類,投資者應同時關注。前者包括Salesforce(CRM.N)與歐特克(ADSK.O),分別提供客户關係管理和設計技術;后者包括税務軟件提供商財捷(INTU.O)和語言學習平臺多鄰國(DUOL.O)。
貝萊德科技股票團隊總結了關注軟件股的幾大理由:
競爭優勢擴大:軟件公司通過自建或收購AI系統並結合專屬數據集,可形成差異化優勢,打造獨特AI模型。
可擴展性強:軟件公司依託雲計算,無需大量硬件投入即可快速擴展服務滿足需求。由此,它們可以在客户增長的同時保持成本穩定,帶來更高利潤率——訂閲業務利潤率中位數約為80%。
營收可預測性強:大多數軟件公司採用訂閲模式(按月或按年收費),這讓現金流更為可預測,降低投資風險。尤其是針對垂直細分行業的AI解決方案,客户更換成本高,使得這些公司客户流失率低,現金流更穩定。
新興技術落地:從庫存管理、輔助編程、醫療護理、到建築設計,「Agent型AI」(能自主決策和執行任務的AI代理)正成為AI需求爆發的核心動力。
總的來説,投資者應將目光投向那些具備持續增長能力與強單品經濟效益(每項產品或服務都有良好利潤率)的軟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