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蘋果絕密計劃曝光,3年7款新品,AI眼鏡27年賣爆千萬台

2025-07-01 14:55

郭明錤最新爆料,蘋果正祕密研發7款頭顯,2025年M5版Vision Pro打頭陣,2027年智能眼鏡將席捲市場,1000萬台出貨量觸手可及!蘋果將如何點燃消費電子新風口?

蘋果在憋7款頭顯大招,2025年開秀!

30日,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爆料了蘋果在頭顯和智能眼鏡領域的最新計劃。

蘋果的頭顯和智能眼鏡計劃野心不小,2027年會是大爆發期,尤其是智能眼鏡,有望成為消費電子的新爆點。

郭明錤表示,蘋果將頭顯視為消費電子的下一個風口。

Vision系列與智能眼鏡計劃(2025-2028):

  • 2026年蘋果估計不會推新頭顯設備,2027年起會有多款產品陸續亮相。
  • 公司目前有七個項目,包括三款Vision系列產品和四款智能眼鏡,其中五款已經有了明確時間表,另外兩款還在規劃中。
  • 在蘋果的頭顯產品里,類似Ray-Ban的智能眼鏡最有可能先火起來,預計2027年出貨量能到300-500萬台。預計2027年整個市場出貨量會突破1000萬台,妥妥的新風口。
  • 蘋果在Vision系列和智能眼鏡上的優勢,靠的是硬件開發能力和生態系統的無縫整合。不過,AI驅動的操作系統和軟件是個大挑戰。
  • 在蘋果推出帶顯示功能的智能眼鏡前,其他品牌可能先發布類似產品搶佔市場。不過,由於技術和設計仍需完善,這些產品未來兩年內可能僅限於小眾市場。

Apple Vision Pro逆襲!

2025年Vision Pro將迎來規格升級,2027年發佈Vision Air,2028年推出第二代Vision Pro。

Vision Pro M5版(2025年):蘋果打算在2025年第三季度量產一款搭載M5芯片的Vision Pro,處理器從M2升級到M5,但其他配置不變。

2025年第三季度量產,預計2025年賣15-20萬台。主要是保持市場熱度、完善生態、清理庫存,順便探索XR頭顯的各種玩法。

Apple Vision Air(2027年):想買便宜點的?Vision Air來啦!

預計2027年第三季度量產,比原版Vision Pro輕40%,用塑料和鎂合金代替玻璃和鈦合金,搭載頂配iPhone芯片,但傳感器會減少。

Vision Pro第二代(2028年):2028年下半年量產,全新設計,更輕,價格也更低。搭載Mac級處理器,絕對是旗艦級體驗!

有網友表示:「visionOS是未來,我很享受探索它的過程,也很期待未來五年的發展。」

也有人批評,「蘋果是一家失去方向的公司」。

Apple Glasses:2027年起飛

郭明錤表示,蘋果首款智能眼鏡(類似Meta Ray-Ban)預計2027年第二季度量產,出貨量約300萬至500萬台。

這款眼鏡將有多種鏡框和鏡腿材質可選,支持語音控制和手勢識別。

無顯示屏,提供音頻播放、攝像頭、視頻錄製及AI環境感知,可部分替代真無線耳機和智能手機攝像頭功能。

作為智能眼鏡中增長潛力最大的品類,預計2027年全球出貨量超1000萬台。

蘋果還在憋大招!

第一款帶顯示屏的XR眼鏡預計2028年量產,支持語音和手勢控制,採用硅基液晶(LCoS)和波導彩色顯示技術。

AI功能將對產品成功至關重要。

第二款帶顯示屏的眼鏡也在開發中,但細節和上市時間還沒影。

蘋果本來還想搞個連Mac或iPhone的顯示配件,用Birdbath光學技術,原計劃2026年量產,但因為太重先擱置了(重量120-130g,競品不到100g),未來可能重啟。

蘋果入局將吸引更多人關注智能眼鏡市場,並擴大潛在市場規模。

郭明錤認為,蘋果不只是想蹭智能眼鏡的熱度,還打算靠頂尖技術直接干翻對手!

雖然蘋果可能比別人晚點入場,但2027年智能眼鏡市場估計能飆到1000萬台出貨量,蘋果絕對是推手之一。

在蘋果帶屏眼鏡出來前,其他品牌肯定會先搶市場,但技術和設計還得磨,未來兩年估計只是小眾產品。

蘋果的Vision系列和智能眼鏡展現了其對未來消費電子的雄心。

類似Ray-Ban的智能眼鏡有望在2027年成為市場亮點,而Vision Air和第二代Vision Pro將進一步鞏固蘋果在XR領域的地位。

蘋果的硬件實力突出,但AI驅動的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是主要瓶頸。

儘管面臨AI軟件和市場競爭的挑戰,蘋果的硬件實力和生態整合為其提供了獨特優勢。

參考資料

https://9to5mac.com/2025/06/29/apple-working-on-7-head-mounted-products/

https://x.com/mingchikuo/status/1939419390153507096

https://mingchikuo.craft.me/b4ueOLIjxf2wPG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作者:英智 ,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