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1 05:39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評測】在頂級遊戲本品牌中,宏碁旗下的掠奪者·戰斧系列一直以來有着極為紮實的表現。出色的性能調校、家族傳承的設計語言、以及每一代新品幾乎都會做的改款設計,相比一些一個模具用兩三代的產品來説,確實更能夠帶給用户新的體驗。
全新一代掠奪者·戰斧18 AI,筆者最為關注的就是頂配機型,因為它不僅配備了英特爾酷睿Ultra 9 275HX處理器和GeForce 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這樣的頂級硬件,更有看點的是它搭載了高達192GB容量的內存,以及4K Mini LED可變刷新率顯示器,這些配置使得新一代掠奪者·戰斧18 AI顯得尤為與衆不同,也讓我們這款超大內存旗艦旗艦電競本的性能表現更加期待。
·全新星河戰艦主題外觀
從整體外觀設計來看,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依舊傳承了經典的家族式設計語言,A面覆蓋整塊黑色金屬面板,正中間位置鑲嵌有掠奪者系列標誌性的線條化logo燈,一眼看去依舊是低調簡約的設計風格。
但是在開機之后,當機身上各處RGB背光亮起的時候,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的全新「星河戰艦」主題設計就會被凸顯出來,從而給用户帶來全新的感覺。
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的屏幕採用了立式軸體設計,因此整個屏幕位於機身尾部上方。同時其良好的阻尼控制可以讓用户單手輕松掀開屏幕。而從側面看過去,這款機器雖然是18英寸超大尺寸機型,但機身給人的感覺並不臃腫笨拙,反而算是18英寸產品里比較纖薄的設計,這也是掠奪者·戰斧系列一直以來的傳統。
此外可以看到,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尾部側面印有「18」的字樣,細節設計元素非常豐富。
·流光溢彩的機身背光設計
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遍佈於機身的燈效設計,比如A面線條logo的背光,機身尾部區域頗具科幻感的星河燈帶,機身前端左側L型腰線半透式環繞燈帶,整個鍵盤區域的單鍵RGB炫彩背光,以及右側腕託處流光溢彩的流星動態燈條和Logo燈。每一處背光設計與黑色機身都形成鮮明的對撞,彷彿深黑色的戰艦穿梭在流光溢彩的星河里,給用户帶來了極具個性化的體驗。
·大滿貫接口配置讓擴展更便捷
接口擴展方面,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在機身右側提供了2個USB 3.2 Gen 2 Type-A接口,左側接口支持關機充電。
機身右側配有標準的RJ45網口、1個USB 3.2 Gen 1 Type-A接口,標準SD卡插槽以及3.5mm耳麥插孔。
機身尾部則配備了電源接口,標準HDMI 2.1視頻端口,以及2個雷電5接口(支持PD充電和DP輸出)。作為18英寸超大尺寸產品,接口擴展性自然不必擔心,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提供了大滿貫接口配置,且整體佈局非常合理,方便用户的外部設備擴展。
·MagKey 4.0可替換機械手感鍵帽
18英寸超大機身讓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的鍵盤區域佈局遊刃有余,全尺寸方向鍵、大面積腕託、空格鍵正下方的觸控板排布、獨立數字鍵區這些設計規避了C面常見的一些槽點,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操控體驗。
這款機器的右上角設置了獨立的性能模式切換快捷鍵,並且通過不同的燈光效果加以標識,而且控制中心里還有燈光顏色對應的性能模式標註,方便用户瞭解不同燈光效果對應的不同性能模式。
個人體驗下來,得益於酷睿Ultra 9 275HX處理器和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兩大頂尖核心硬件的加持,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在安靜模式下使用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就足以應付各種日常遊戲、辦公等應用需求了。而且還可以保持低風扇噪音,為用户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此外,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爲了提升遊戲玩家的手感,還提供了MagKey 4.0換鍵帽支持,WASD和方向鍵都可以更換為0.7mm超快觸發鍵程的機械鍵帽,響應速度快,操控手感進一步強化,在筆記本上直接獲得機械鍵盤的手感。
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的腕託區域非常舒適,碩大的面積可以為用户帶來很好的腕部承託,而且表面漆面的觸感極為柔和順滑,長時間使用電腦腕部不會感到疲勞。另外它的觸控板位於空格鍵正下方,表面觸感光滑,操控定位精準,左右按鍵無死區。
·18英寸4K高刷Mini LED顯示屏
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最為驚艷的升級,莫過於這塊18英寸Mini LED 4K極清屏了。它支持3840x2400超高分辨率、支持4K@120Hz和1080P@240Hz雙模高刷切換,支持G-Sync技術,再加上四邊超窄邊框設計,整個屏幕在遊戲、觀影時可以給用户帶來非常強烈的沉浸感。
參考蜘蛛校色儀測試可以看到,這塊屏幕有着堪稱卓越的綜合性能表現。
首先在亮度方面,這塊Mini LED屏在SDR模式下就已經達到了770.92nits,遠超當前行業內的平均水準;開啟HDR之后更是達到了927.83nits,為卓越的顯示效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色域方面,這塊屏幕支持100% sRGB、99.7% DCI P3色域覆蓋,sRGB色域容積達到了161.9%,DCI P3色域容積達到了114.7%,色彩呈現細膩,達到了專業級顯示器的色域水準。
另外我們可以參考色域圖譜,下方第一張是sRGB,第二張是DCI P3。可以看到,彩色線覆蓋的區域是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屏幕的實際範圍,虛線則是標準範圍,彩色線區域對虛線區域實現了全方位覆蓋,因此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這塊屏幕是色域空間非常寬廣的一塊廣色域屏。
色準方面的調校也非常不錯,平均ΔE值僅為0.55,最大也僅為1.56,這表明這塊屏幕有着極低的色彩偏離度。另外參考色準偏離圖譜,51種色彩中只有6種色彩偏離度高於1,總體色準調校絕佳。
·英特爾酷睿Ultra 9 275HX頂級處理器加持
新一代掠奪者·戰斧18不再被單純定義為高性能遊戲本,而是可以支持本地AI應用的高性能旗艦電競本。本次評測頂配機型各項配置都達到了當代天花板級別:處理器方面配置了第二代英特爾酷睿Ultra 9 275HX,內存則直接給到了4×48GB,總計192GB容量的DDR5內存,硬盤則是2x2TBPCIe 5.0加一根1TB,總計5TB容量固態硬盤,顯卡直接配備了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這套配置到手完全不需要再折騰,而且整體使用周期預計可以超過五年以上。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套天花板戰力配置的性能表現到底如何?以下性能測試都是在極速性能模式下進行,並且我們將風扇轉速拉到最大。
首先來看處理器,英特爾酷睿Ultra 9 275HX採用24核24線程設計,由8個性能核+16個能效核構成,睿頻加速頻率5.4GHz,擁有36MB三級緩存,默認TDP為55W,最高TDP可以達到160W。CPU-Z單核得分866.7,多核得分16245.4,總體性能釋放非常不錯。
CINEBENCH R23單核得分2171,多核得分39392;CINEBENCH 2024單核得分133,多核得分2202,在單核和多核性能方面,酷睿Ultra 9 275HX甚至超過了鋭龍9 9955HX3D處理器。
3DMark CPU Profile測試標準下,這顆處理器單線程得分1279,最大線程得分16348,可見酷睿Ultra 9 275HX在物理渲染方面依舊有着不錯的表現。
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在視頻編碼方面一直以來有着出色表現,H.264 2500幀編碼幀率達到了105.75fps,完成時間僅為24秒。
渲染採樣方面,V-Ray Benchmark一分鍾採樣率為31261vsamples,整體效率不錯,相比14代酷睿i9-14900HX提升顯著。
之所以酷睿Ultra 9 275HX在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上能夠獲得極為充分的性能釋放,與其第六代3D刀鋒速冷散熱系統有着密切關係。整個散熱系統採用對稱雙風扇六熱管的豪華散熱模組打造,搭配兩個0.5mm超薄100扇葉的第六代3D刀鋒速冷金屬風扇,相比普通風扇,風通量增加65%,噪音更低,配合兩進四出風口設計,實現了CPU+GPU滿負載270W功耗釋放。
在極速性能模式下可以看到,酷睿Ultra 9 275HX處理器AIDA 64 FPU CPU單拷機平均功耗穩定在95W附近,核心温度為86℃,封裝温度為104℃,功耗釋放還不錯。
·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性能評估
顯卡方面,GeForce 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擁有高達10496個CUDA核心,顯存為24GB GDDR7,像素填充率和紋理填充率分別為190.1 GPixel/s和556.6 GTexel/s,ROPs單元112個,帶寬256bit,帶寬速度為908.8GB/s,極速模式下核心頻率來到了1195MHz,顯存頻率1775MHz,Boost頻率1697MHz。
GeForce 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滿功耗為175W,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自然可以輕松穩定在175W功耗釋放,而且GPU平均温度僅為69.4℃,散熱系統的效率相當出色。
3DMark各項理論性能測試結果如下:
Speed Way DX12 1440p分辨率《戰地V》預估遊戲性能,平均幀數為61.9fps,圖形性能評分6190;
Port Royal光追性能,1440p分辨率《戰地V》預估遊戲性能,平均幀數達到了76.19fps,光追性能評分達到16456;
DX12圖形性能方面,Time Spy E模式評分12250,Time Spy模式評分25025;
DX11圖形性能方面,Fire Strike U/E模式分別得分13955和25072分,Fire Strike模式得分42247分。
從理論性能測試來看,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作為本世代最強移動級顯卡,整體性能表現出色。
GPU渲染性能方面,V-Ray Benchmark CUDA加速和RTX光追性能方面,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分別達到了5722和8109分,用來做一些高性能渲染任務完全不成問題。
另外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擁有24GB顯存,拿來做AI計算會有不錯的體驗。UL Procyon GPU Float 16算力評分達到了3176分,是目前筆記本GPU中算力最高的型號,因此能夠在AIGC或大語言模型方面,滿足本地化部署和應用需求。
此外,得益於優異的散熱架構設計,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在AIDA 64+Furmark雙烤機測試中,CPU功耗平均為97.868W,核心温度92℃,GPU平均功耗172.2W,處於滿功耗釋放狀態,平均温度僅為76.9℃,總體功耗釋放達到270W,但CPU和GPU温度比同類產品要低不少。這也是為什麼這款機器在整體性能釋放上表現出色的根本原因。
·4K分辨率最高畫質運行3A遊戲無壓力
在強勁的功耗釋放基礎上,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在應用端完全沒有瓶頸,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遊戲表現。
首先是《三角洲行動》,之前筆者因為電腦配置不夠,一直在2K屏幕上玩這款遊戲,但這次藉着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的評測,在4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體驗了一把,着實是驚艷,而且平均流暢度可以達到105fps,大屏+高分辨率玩起來真是爽爆!
《古墓麗影:暗影》在當前的硬件環境下已經能夠非常流暢地運行,而測試的主要目的在於為大家提供一個縱向參考,實測4K分辨率、最高畫質、DLSS平衡模式,平均幀數157fps,運行極為流暢。
《極限競速:地平線5》我們同樣採用了4K分辨率進行測試,畫質設定為極端,最終平均幀率達到133fps,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流暢度。
RTX 50系列最大的升級莫過於DLSS4,多幀生成使得遊戲畫面流暢度提升非常大。尤其是在基礎幀數就比較高的情況下,多幀生成帶來的體驗會更好一些。下面看看DLSS4對於遊戲幀數的提升到底有多大?
這部分測試主要是《賽博朋克2077》和《黑神話:悟空》這兩款極具代表性的遊戲。
《賽博朋克2077》開啟超速光追,4K分辨率,分別開啟2X、3X、4X多幀生成的情況下,平均幀數分別達到了65.18fps、100.83fps以及127.1fps,幀數接近翻倍。而且4K+全局光追的效果充分展現出了《賽博朋克2077》這款遊戲絕美的未來科幻場景。
接下來再看看《黑神話:悟空》的表現。測試時依舊是4K分辨率、開啟光追和影視級畫質,這對於RTX 40時代的遊戲本來説絕對是噩夢般的設定。
而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在開啟2X、3X以及4X多幀生成后,平均幀率分別為58fps、80fps以及102fps,畫面流暢。不過實際體驗下來,由於3X、4X多幀生成開啟后,會有3-4幀畫面是由AI計算生成,而非遊戲原生幀畫面,所以對幀數敏感的動作遊戲玩家建議開到2X幀生成即可。
·192GB超大內存搭配5TB固態硬盤
新一代掠奪者·戰斧18 AI工作站頂配版最大亮點就是直接搭載了4通道192GB的DDR5內存,這是真正的一步到位。AIDA 64內存性能實測讀取速度為55242MB/s,寫入速度54551MB/s,拷貝速度為64922MB/s,延迟為159.7ns。超大內存容量用來渲染、AI非常合適,不愧是本世代最強的旗艦電競本。
存儲方面另外一大亮點,就是配置了5TB的PCIe 5.0固態硬盤,實測順序讀取速度為12216.57MB/s,順序寫入速度為7603.91MB/s;4K隨機讀取速度為96.7MB/s,4K隨機寫入速度為171.31MB/s,整體性能比PCIe 4.0固態硬盤更強,這一點體現在遊戲加載上會非常明顯,大家有機會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另外5TB容量的固態硬盤空間無論是存儲遊戲、還是部署各種大模型都毫無壓力。
另外,在目前發售的頂級遊戲本、工作站里,能達到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的存儲配置的,只此一家!
·高效的生產力及AI應用體驗
掠奪者·戰斧系列此前一直是主打高端遊戲本領域,不過在進入AI PC時代之后,這個系列擁有了AI以及旗艦電競本的屬性,畢竟如此出衆的硬件配置,只用來玩遊戲可是有點浪費了。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款產品在生產力以及AI應用方面的表現到底怎樣。
工程圖渲染方面,參考D5渲染器測試,完成下圖所用時間僅需42秒,放在幾年前絕對不敢想象筆記本能有這麼快的出圖速度,這必然可以為相關專業用户節省大量時間,提高辦公效率。
4K、MP4格式工程視頻渲染速度同樣非常快,僅需2分20秒就可以完成,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卓越的CUDA加速能力讓這種重負載任務變得極為簡單。所以使用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來執行重負載生產力任務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Photoshop Camera Raw引入了AI降噪功能,修圖效果非常不錯。我們對一張8280×5520分辨率的RAW格式原片進行了降噪處理,藉助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出色的加速能力,只需6秒就完成了這項重負載修圖任務。
參考下方GIF圖,一倍速錄製,可以看到完成速度極快!如果顯卡性能不足的話,單張圖片的降噪時間會非常慢,嚴重影響出片效率。
最后我們看看AI大語言模型生成速度以及Stable Diffusion文生圖速度的測試。
首先我們通過ULProcyon測試看看小參數量大語言模型的生成速度,具體如下圖所示:Phi-3.5 mini 4B、MISTRAL 7B、Llama 3.1 8B、以及Llama 2 13B四種大語言模型的生成速度分別為173.21 tokens/s,131.13 tokens/s,110.69 tokens/s以及63.31 tokens/s,日常使用要求不高的話,小參數量大語言模型其實就夠用了。
接下來我們看看較大參數量大語言模型的生成速度,這里我們選擇了Gemma 3 27B、QWQ 32B、DeepSeek R1 Distill Qwen 32B以及Mistral-small 24B四個常用大語言模型,生產速度分別達到了32.93 tokens/s,25.6 tokens/s,26.14 tokens/s以及37.12 tokens/s,滿足日常使用不成問題,適合32B及以下參數規模的大模型部本地署和使用。
此外,大模型應用除了生成速度之外,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加載,其對內存的需求極高。如果內存不夠用,大語言模型加載這關都過不了,更不用提使用了。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擁有192GB超大內存,我們加載DeepSeek R1 70B超大參數量模型時,內存佔用峰值達到了63GB,普通16GB或32GB內存電腦完全無法勝任這項任務。
Stable Diffusion文生圖測試中,我們使用SD1.5\Anything-v5模型,外掛vae-ft-mse模型,迭代20步,生成2×5批次640×1204分辨率的圖片,實測總耗時為49.8秒,單張高質量圖片生成速度只有4.9秒左右,速度非常快。
·評測總結
從整體測試來看,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可以説是當前世代已經發布的產品中,綜合戰力最高的一款機型,沒有之一。雖然其它家也有酷睿Ultra 9 275HX+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的頂配機型,但能夠同時提供4K Mini LED高刷屏,雙雷電5接口支持,192GB超大內存,以及5TB超大硬盤容量的機型,目前只有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
而從性能調校來看,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充分確保了GPU的功耗釋放以及温度控制,175W滿血的情況下,單烤不到70℃,雙烤不到80℃的表現尤為突出。而CPU的功耗釋放雖然沒有達到最強狀態,但從旗艦電競本的角度來説,95W已經是足夠用了。
此外,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憑藉超大內存和硬盤,以及RTX 5090筆記本電腦GPU帶來的超強AI算力支持,完全可以勝任各類大語言模型或AIGC應用的本地化部署與使用,同時在圖片處理、視頻處理、工程相關重負載應用方面都能給用户帶來超凡的效率。
再加上18英寸4K分辨率、高刷Mini LED屏帶來的震撼視覺體驗,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確實是當代戰力天花板了。同時,這款產品的價格也並不離譜,39999元的定價比較合理,放在某些品牌上這種配置可能得直逼50000塊了。如果預算足夠多,且想要一步到位,幾年內都不想換電腦的朋友,可以考慮這款掠奪者·戰斧18 AI旗艦電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