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家電破「內卷」,為什麼要靠AI?

2025-06-30 15:29

最近一段時間,#家電 企業圍繞#AI 動作不斷。

「海信系」兩大上市公司海信家電和海信視像共同在杭州成立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海信星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TCL與阿里雲宣佈達成全棧AI戰略合作,推出業界首個專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強推理大模型。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出席活動時表示,海爾全員、全面、全流程擁抱AI。

家電企業擁抱AI,AI技術也在改變家電行業。

進化迭代

家電行業是一個典型的由技術驅動的行業,也是一個精於研發、善於應用新技術的行業。

基於這一特性,家電成為現代科技落地的重要場景,並持續推動產品形態、用户體驗和產業結構的變革。

在《誰殺死了等離子電視》一文中,正解局就介紹過家電企業迭代面板顯示技術的歷史。(點擊標題即可閲讀)

今年,DeepSeek的異軍突起並持續火爆,大大推動了家電AI化的進程。

其實,AI在家電行業的應用,很早已經開始了,並持續進化迭代。

可以粗略分為三類:

一是性能提升。

電視機好不好,畫質很重要。

海信電視E8Q Pro、RGB-Mini LED等產品,基於信芯AI畫質芯片、星海大模型等,實現了超高色彩表現、超廣視角、超高亮度的指數級畫質提升,讓紅色更正、綠色更準、藍色更通透,細節也更豐富。

海信E8Q Pro

二是環境感知。

夏天到了,空調必不可少。

空調冷風直吹的問題,卻成為很多家庭的困擾,「空調病」更是讓人想吹空調而不敢吹。

美的無風感空調系列櫃機採用了獨創的AI無風感技術,搭載了毫米波雷達2.0系統,可智能精準檢測空調前方3米120°範圍內的人體活動軌跡。

美的無風感空調系列櫃機

當人出現在這個區域,空調就會自動開啟無風感模式,讓冷風「躲」着人吹。

AI技術,讓家電擁有「察言觀色」的能力,對周圍空間環境自動感知,提供更加智能、貼心的服務。

三是人機交互。

最基本的是要能聽懂人話。

大模型的接入,讓家電能夠理解複雜的語音指令,語音交互更加人性化。

海信於2024年自研星海大模型,覆蓋語言大模型、視覺生成大模型、多模態理解大模型三大系列。

基於星海基座大模型,海信積極發展垂直領域大模型,賦能海信智慧生活、智慧能源、網絡信息、醫療健康等產業集羣和業務板塊。

今年年初,海信星海基座大模型接入DeepSeek,推動更多創新應用落地提升用户體驗。

海信星海基座大模型接入DeepSeek

正式接入DeepSeek后,海信電視用户無需複雜的操作步驟,使用海信電視遙控器小聚AI鍵或者直接通過語音打開DeepSeek,在對應的智能體對話頁面內,用户通過語音對話即可便捷體驗。

AI視覺技術與感知決策、大模型深度融合與場景融合是家電智能化的核心「助推器」,使得家電主動實現與人的交互,為用户帶來個性化的體驗。

價值重構

科技飛速迭代,人們的消費需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購買家電不僅是獲取工具、滿足功能,更是實現一種生活方式、投資一種價值觀念。

作為數字原住民的年輕一代,追求新鮮奇特,更願意為AI家電買單。

根據艾瑞諮詢,全網家居家電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的消費者佔比近6成,智能小家電40歲以下的消費者佔比超九成。

全網家俱家電消費人羣年齡結構 圖片來源:艾瑞諮詢

年輕一代已經「當家做主」,成為家電產品的消費主力,也是家電智能化、高端化的主要推動力。

AI家電,為什麼更吸引年輕人?

一是簡化家務流程,提高生活效率。

掃地機器人、智能洗衣機、智能廚電等讓年輕人從「手工作業」變為「自動化作業」。

掃地機器人

不僅是單一產品的智能,而是把科技全方位融入到家中,把智能家居變為個人生活的「外接設備」。

通過手機APP操控,甚至自動響應,如遠程讓洗衣機、烘乾機工作、提前打開空調、下班回到家自動打開客廳燈光,用微蒸烤一體機解決晚飯等等。

在家徹底解放雙手,實現真正的「無人家務」,將時間留給自己。

二是個性化體驗,提供情緒價值。

在B站,#家居整活大賞#狂攬4.2億的瀏覽量和32.8萬討論量。平均每3個人中,就有1個計劃或者已經總結動手改造家電。

年輕人希望通過親手「爆改」,找到對生活的「掌控感」,包括把家電和自己的愛好、審美融合,從而使得整個家更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

這就倒逼家電廠商更加註重產品的美學設計和用户體驗,像輪廓、顏色、電子顯示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設計風格。

破壁機是很多家庭的生活助手,高噪音始終是一大困擾。

美的通過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創造出了首臺一級聲效破壁機——美的輕靜感安睡小魔方破壁機,為用户提供了更加舒適、安靜的破壁機使用體驗和情緒價值。

除此之外,要智能也要節能。

美的酷省電系列空調,通過AI算法及OTA自學習功能,確保舒適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省電效果。

報告顯示,Z世代作為低碳環保的踐行者,99.25%的用户在選購家電時,會重點關注產品的能耗及碳排放指標,其中近七成用户會優先選購低能耗的家電。

隨着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劇,家居家電「適老化」也成了消費者的關注重點。

2024年中國適老化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5000億元大關,市場規模將達到7848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

配備健康檢測、智能看護等功能的家電產品,更受年長的消費者歡迎。

熱水器CA6配備呼救功能

美的美頤享推出了雙防呼救電熱水器CA6,配備AI語音呼救、一鍵物理呼救等功能,在老年人在浴室中摔倒時提供呼救服務。

AI技術,正在重構家電行業的價值。

尋找新增量

隨着5G、AIoT技術的成熟和消費升級趨勢的深化,中國智能家電家居行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2024年,我國智能家電市場規模由3492億元增長至756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4.79%,2025年預測將達到7938億元。

2018-2025年中國智能家電市場規模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除了技術突破和需求升級,還有政策「助攻」智能家電消費升溫。

「十四五」規劃將智能家居納入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各地政府通過補貼推動行業普及。

加上「國補」與「適老化改造」在內的政策的拉動下,去年的中國家電全品類零售額創下歷史新高。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家電產業進入了存量市場階段,同時面臨智能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等挑戰。

AI技術,正好成為打破內卷的突破口。

具體來説:

其一,產品層面,應用AI技術提升用户體驗。

前段時間,美的舉辦家電行業首個以「AI科技」為主題的開放日活動—「2025美的AI科技日」。

活動上,美的空調在現場發佈多款重量級產品,均搭載了行業領先的AI科技。

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樣,AI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用户體驗,也成為吸引用户的差異化賣點。

其二,生產層面,應用AI技術實現降本增效。

通過智能化決策、自動化執行與數據驅動優化,AI技術從設計、生產再到質量檢測、供應鏈管理等多個維度,助力企業縮短生產周期、降低能耗、提升良品率,最終實現降本增效。

2024年10月8日,海信日立黃島工廠成功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名單,成為全球首座多聯機「燈塔工廠」。

海信日立黃島工廠

這座「黑燈車間」應用空中物流、自動焊接、視覺識別和VR培訓等自動化技術,生產提速37%、效率提升49%、成本降低35%。

其三,業務層面,AI技術成為新增量。

在產品和生產層面的廣泛應用AI技術,部分家電企業具備了深耕AI技術的能力,進而開闢了新的賽道。

家電巨頭紛紛把AI業務作爲着力點,特別是AI機器人領域。

早在2015年,美的就與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電機合資成立了兩家機器人公司。

2017年,美的完成對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庫卡的併購,實現了從核心部件到整機、從硬件設備到系統的全覆蓋,躋身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TOP4。

今年3月,美的人形機器人正式公開亮相,能完成跳舞、「比心」、握手、遞水、開瓶蓋、打螺絲等動作,還能聽懂人發出的指令來完成相關的操作。

美的人形機器人

美的集團財報數據顯示,美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業務板塊2024年營收為287億元,2025年一季度則達到73億元,形成了研發與增長相互促進的正向循環。

6月26日,海爾集團宣佈成功完成戰略入股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入股協議股份交割。

新時達是全國電梯系統隱形冠軍;也是國內最早進入機器人行業的企業。

此次海爾戰略入股新時達,不僅是資本層面的協同,更彰顯了其深度擁抱機器人行業的戰略決心。

依託機器人技術,家電企業正加速推進家電與機器人技術的深度融合。

未來,家電與機器人的界限將消失。

你我的生活方式,將再一次被重塑。

● 參考資料:

[1]《從「科幻」到日常:AI家電重塑生活,全速駛向「無人家務」時代》,36氪

[2]《風口下的AI家電:冰箱、牀墊加AI賣10萬,溢價高達5倍,消費者卻無明顯感知》,搜狐財經

[3]《從「普及」到「迭代」,中國家電「深刻思考」一:產品智能化》,家電魂

[4]《2024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分析: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背后的三大核心驅動力》,未來智庫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正解局」,作者:正解局,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