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30億,北京AI大模型公司港股敲鍾,京東360高通持股

2025-06-30 14:03

智東西6月30日報道,剛剛,北京AI語音龍頭雲知聲在港交所上市!

其發行價為205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87元)/股,開盤小幅上漲后轉跌,股價最高漲至207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89元)/股,漲幅0.98%,隨后股價回落至發行價上下。

截至10點30分,雲知聲股價為200.8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83.3元)/股,跌幅為2.05%,市值為142.4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30億元)。

雲知聲股價

雲知聲成立於2012年,2015年啟動自研芯片,2018年推出邊緣交互式AI芯片UniOne系列,目前形成了Atlas AI基礎設施、雲知大腦、AI應用解決方案構成的技術棧。其招股書顯示,2022年雲知聲已經提供1300萬顆消費級AI芯片,並通過NPU IP授權將其車用芯片商業化。

全球知名企業諮詢公司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按收入計,2024年,雲知聲是國內第四大AI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為0.6%。在其佈局的日常生活、醫療賽道中,雲知聲在國內日常生活AI解決方案中排第三,醫療排第四。可以推測得出,公司A為科大訊飛,公司B為商湯科技,公司C為曠視科技、公司D為雲從科技。

招股書顯示,雲知聲2022年至2024年營收總額達到22.66億元,三年淨虧損總計12.0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雲知聲和此前位列「計算機視覺四小龍」的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屬於同一波AI創業公司,其主攻語音識別,並從2020年至今遞表4次,終於成功上市。雲知聲於2020年向科創板遞交上市申請,后主動撤回,隨后於2023年6月、2024年3月、2025年3月三次遞表港交所。

上市前,雲知聲共完成11輪融資,並於2023年拿下7億元D3融資,估值達到約90億元。招股書顯示,雲知聲的股東陣容包括京東、360、高通、啟明創投、中網投等,此次上市,還引入商湯科技作為基石投資者。

該公司此前的發行價範圍為165港元/股-205港元/股,招股書中未來計劃按照發售價中位數185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69元)/股計算計劃募資1.7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62億元),約0.81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0.74億元)將用於Atlas AI建設、雲知大腦升級、培養人才。

01.AI語音技術起家,中國科大博士掌舵

2004年,雲知聲創始人兼CEO黃偉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畢業,開始在語音行業紮根,他擔任摩托羅拉中國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主導開發出全球第一款手機聲紋認證系統。

2012年黃偉正式創業,在北京成立雲知聲,率先將深度神經網絡(DNN)應用於商業語音識別系統,並圍繞其構建了國內首個永久免費的語音平臺,使得雲知聲成為國內最早將深度學習算法應用於商業語音識別的公司之一,構建起語音雲、深度學習和超算平臺的業務體系。

成立之后的四年間,黃偉將目光瞄準了日常生活和智慧醫療兩大領域:推出了業界首個免費語音識別公有云軟件,將軟件成功上線微信,還在白色家電上實現了AI語音交互。

在此基礎上,他和團隊確立了「雲-端-芯」的版圖計劃,於2015年正式啟動自研芯片計劃次年開始開發Atlas AI基礎設施

2018年之后,其陸續推出自研的多顆芯片:2018年推出AI語音芯片「雨燕」,2019年推出車規級芯片「雪豹」以及面向家居領域的第二款升級版芯片「蜂鳥」系列。黃偉在此前的採訪中透露,彼時,他們團隊打造的芯片,性能比傳統模組提升了50倍,功耗和價格大幅降低,還支持多種深度神經網絡模型。

雲知聲雨燕芯片

在探索AI應用商業化的同時,2019年雲知聲推出其首個數億參數規模的大語言模型UniCore,2023年正式推出600億參數規模的山海大模型。

除了黃偉,雲知聲的成立還離不開三位核心人物。雲知聲副總裁、芯片研發負責人李霄寒與黃偉同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他博士畢業后也曾在摩托羅拉任職;董事長兼CTO梁家恩與副總裁康恆都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其中梁家恩曾擔任中科院自動化所高創中心語音技術負責人。

雲知聲CEO黃偉

如今,雲知聲已經形成了以中央技術平臺雲知大腦為核心,基於其中的山海大模型及系列AI組件開發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體系,集成芯片、邊緣SDK、公有和私有云部署等多種交付和部署方式,為日常生活和醫療場景提供AI解決方案和產品。其智算集羣擁有超184 PFLOPS的算力、超10 PB存儲容量,可調度數以千計的GPU進行並行計算。

在雲知聲的股權架構中,梁家恩、黃偉、康恆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33.93%。梁家恩直接持股3.78%,黃偉通過雲思尚義、雲創互動間接持股24.08%、3.8%,康恆直接持股2.27%

全球發售完成后,雲知聲的股權架構圖如下:

該公司的主要股東中,啟明創投旗下明富持股9.41%、國資背景的中網投持股6.37%、京東尚科持股3.2654%、360旗下奇睿天成持股1.96%、高通持股1.75%。

雲知聲的董事會由15名董事組成,包括6名執行董事、4名非執行董事、5名獨立非執行董事。2022年、2023年、2024年,雲知聲董事的薪酬如下:

02.三年營收超20億,虧損12億,受限於高研發投入

作為AI解決方案提供商,雲知聲已經形成了包括Atlas AI基礎設施、雲知大腦及AI應用解決方案在內的技術棧,其主要業務為向日常生活、醫療領域客户和系統集成商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其中日常生活指交通、商業空間、酒店、住宅等。

2022年至2024年,雲知聲的年營收分別為6億元、7.27億元、9.3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5%,同期虧損分別達到3.75億元、3.76億元、4.54億元。

三年間雲知聲的研發投入穩定在總收入的40%左右,複合年增長率為13.5%,三年分別為2.87億元、2.86億元、3.7億元,佔總收入的47.8%、39.4%、39.4%。

2022-2024年雲知聲營收、淨利潤、研發支出變化

同期,其毛利分別為2.4億元、2.94億元、3.65億元,毛利率對應為39.9%、40.5%、38.8%。招股書提到,其毛利率波動主要與採購硬件、其他設備、第三方服務相關。

2023年雲知聲推出山海大模型,參數規模為600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已經有65名客户使用基於山海大模型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已執行並確認收入的合約總價值達到7420萬元,潛在合約總價值為3.05億元。

03.三年賣出7300萬顆AI芯片,醫療客户留存率逐年下降

在應用方面,雲知聲的AI應用解決方案主要分為日常生活場景和醫療場景。

日常生活場景的主要產品為基於公有云的AI能力API、定製自由AI技術服務平臺、AI模型嵌入式芯片、物聯網硬件模組。2022年2024年間,其分別向開發者和客户銷售1280萬顆、2450萬顆、3600萬顆AI芯片

目前,雲知聲日常生活領域客户三年間分別為373名、389名、411名,收入為4.87億元、5.79億元、7.4億元。

從日常生活領域的產品具體佔比來看,AI芯片的收入佔比最高,2022年至2024年收入為0.46億元、0.67億元、0.76億元,佔同年日常生活領域產品總收入的49.1%、64.6%、65.2%。

雲知聲為客户提供自研芯片和第三方芯片,三年間第三方芯片收入佔比均超過90%。

醫療方面,其方案包括病歷語音輸入、病歷質控、單一疾病質控、醫療保險支付管理等。其解決方案與打字輸入相比,病歷語音輸入將病歷輸入速度提升4-6倍,與人工審覈相比,病歷質控系統將質量審覈所需時間減少80%。

2024年,雲知聲的醫療客户達到166家。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別為6億元、7.27億元、9.39億元。但其醫療客户的留存率從2022年的70.4%,下降到了2024年的53.3%

2022年至2024年,雲知聲來自最大客户的收入佔同年總收入的13.1%、9.3%、7%,前五個客户的收入佔比為30.8%、27.4%、26.7%。

根據不同項目的複雜程度,雲知聲AI解決方案的初步交付時間會在數周到半年內完成,AI芯片訂單大部分為一次性購買,於一個月內完成,AI模塊在一個月至45天內交付。

雲知聲的主要供應商為技術開發服務和硬件供應商,三年間,其向最大供應商採購的費用佔同年採購總額的20.8%、18%、12.6%,前五大供應商佔比46.2%、43.4%、44.2%。

04.雲知大腦為核心,集成山海大模型,行業知識圖譜、一站式物聯網互聯繫統

技術層面,雲知大腦作為中央技術平臺,集成了大語言模型山海大模型及AI組件,整合了多模態大模型能力、行業級知識圖譜、一站式物聯網互聯繫統

山海大模型具有語言生成、語義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計算和代碼生成能力,AI組件可以增強其多模態能力,如通過信號降噪、語音喚醒、語音識別、聲紋識別、面部識別、OCR和發音評估等,實現多場景及複雜環境的多模態感知,以及多模態生成通過語音合成(TTS)和視聽合成(AVS)等,可以將其轉化為高質自然的語音和視覺信號。

在語義理解方面,雲知聲AI語義理解的準確性由2018年BERT前深度學習模型的88.04%,提高至2019年UniCore的91.02%,2023年基於山海大模型提升至96.07%。

行業級知識圖譜中,雲知聲的醫療知識圖譜平臺已經積累2.53億個概念、4.95億條術語、9.84億種關係。

此外,該公司還建立了一站式物聯網互聯繫統,使得所有相關的空間、設備、用户和服務都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互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雲知聲在國內已經擁有512項專利及294項軟件著作權。

雲知聲的員工曾就職於IBM、摩托羅拉、微軟等知名大廠,同時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UIUC等國內外頂尖大學的博士或碩士。

05.結語:研發投入大、連年虧損,成雲知聲未來關鍵挑戰

當下,國內AI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仍在快速增長,雲知聲佈局的日常生活賽道,是物聯網行業AI解決方案中較為突出的領域,沙利文的數據顯示,這一賽道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30年達到1496億元,醫療賽道的市場規模也在逐年增長,沙利文預計2028年將達到1465億元。

但AI產業技術發展快、產品及解決方案迭代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資金投入。從雲知聲的招股書可以看出,其每年高昂的研發投入使得其無法形成正向收益,這也説明其在持續盈利能力方面面臨風險。

走向上市對於雲知聲未來的營收能力考驗將更加嚴苛,這也是這家公司目前亟需解決的關鍵。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東西」(ID:zhidxcom),作者:程茜,編輯:心緣 ,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