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30 09:29
逐步剖離非核心業務,持續發力萬億級別的賽道,港仔機器人(00370)人形機器人轉型「快、準、穩」,在迎接萬億市場蛋糕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6月27日,港仔機器人發佈2025財年業績,收入為1.16億港元,由於今年纔開始轉型,期內機器人業務未產生業績貢獻,目前收入主要來源分別是建築承包服務費、地熱能供暖製冷及數據分析服務業務,收入貢獻分別為62.1%及、9.8%及9.5%。不過該公司逐步剖離非核心業務,聚焦人形機器人賽道。
2025財年,港仔機器人逐步清理了國際航空及海上貨運服務、室內設計服務及項目管理服務業務,在今年6月23日,公告將出售旗下集中供熱業務,這些非核心業務將逐步出清,全面發力人形機器人業務。同時,該公司近期在人形機器人上的合作及訂單狀態,也預示着2026財年將初步完成業務轉型。
截止2025年3月,該公司資產淨值6.17億港元,銀行結余及現金約4610萬港元,隨着業務轉型佈局加速,及人形機器人行業規模商業化,萬億級別的市場蛋糕將有望釋放其業績及估值的上升潛力。
聚焦「人形機器人」賽道,迅速完成業務佈局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港仔機器人從傳統業務轉型到新興的人形機器人賽道,並非盲目,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衆所周知,2024年是人工智能應用元年,大量的國產AI大模型脫穎而出,尤其是國內科技大廠不斷推動大模型的應用落地,這為人工智能應用賽道帶來無限可能,而該公司最初打算從算力切入轉型。
2024年7月,該公司與中國廣電寧夏網絡有限公司就有關涵蓋發展人工智能、各類算力服務及先進計算基礎設施的戰略合作簽訂的戰略框架協議。不過算力上游集中度太高,基本被大廠佔領,很難切入,且由於AI技術迭代太快,尤其是2025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下游應用是汪洋大海,該公司開始AI應用賽道的轉型。
今年3月份,港仔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行業獨角獸達闥一拍即合,共同挖掘這AI應用賽道—具身智能的市場藍海。該公司管理層以精準的決策以及高效的執行能力,迅速落地人形機器人項目及訂單需求。
3月份初,該公司公告將與達闥成立合資公司,不到一個月就成爲了重組,併成立了香港仔機器人,在達闥的幫助下高管及技術人才陸續到位;4月份,合資公司向香港科技園提出了入駐申請,也已成功獲得了入園資格,並於7月份正式入駐;6月初完成了港仔機器人的更名,緊接着獲得美年健康、豐盛生活服務、天瞳科技、德銀天下四家企業簽約合作,落地需求。另外,該公司還獲得了國內科技大廠的認可,近期與華為雲達成全面的戰略合作,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規模商業化。
與此同時,該公司3月份佈局的AI教育也穩步推進,4月與中科編易完成了AI合資公司的組建,同時開展了河南、陝西、廣東、四川等地的教育機器人的商業模式推廣工作。其實AI教育和AI機器人可以是兩條不同的應用賽道,但存在需求共振關係,即教育類人形機器人的需求,使得該公司佈局方向的具備一致性。
港仔機器人持續出售非核心業務,也充分佐證了公司全面進擊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決心。顯然,該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人形機器人業務的全面佈局,包括產品端、銷售端以及供應鏈的整合,初步搭建了訂單驅動的商業模式。而在政策、市場以及技術等多重要素驅動下,人形機器人也將迎來規模商業化。
政策及技術驅動繁榮,行業迎來萬億市場
行業從初生到高速發展階段,參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軌跡,政策是最主要的推手,而從歷史角度來看,創新產品量產初始階段往往困難重重,由政策的持續發力並帶動技術革命,完成市場的蝶變。人形機器人當前的行業階段像極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前夕,所有的商業化條件均已滿足,在等引爆市場的契機。
政策加大馬力支持,2023年11月,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委發佈《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5年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智能化分級》發佈,每一年都有重磅級政策文件出臺。此外,地方政府也給予行業重點支持,北上廣深走在最前沿,比如北京發佈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其他城市也緊跟腳步,比如寧波出臺《促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行業參與者百花齊放,今年4月優必選天工Ultra、松延動力N2、宇樹G1及卓益得XO2人形機器人競逐半程馬拉松。且新進入者多為科技巨頭,華為雲發佈了CloudRobo具身智能平臺,英偉達和富士康正在就人形機器人在富士康休斯頓新工廠的部署進行商談,目標於2026年第一季度前完成部署,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繁榮。
從商業化看,目前主要在B端需求,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已應用到汽車工業製造,但在C端也在加速普及,比如今年2月,宇樹科技旗下備受矚目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機器人在京東平臺正式開啟預售並已售罄,近期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與卓益得機器人聯合研發的「行者二號」人形機器人正式登陸京東商城開售。
那麼,什麼場景纔是引爆行業的關鍵?正如當年新能源汽車,通過出租車場景逐步引爆市場,而人形機器人和汽車具有相同的歷史階段,教育及工業製造等B端需求佔主導,再過渡到家庭幾及個人的C端需求。高盛預測,人形機器人最早於2024 年(工業級)、2028 年(消費級)達成本回收臨界點,大摩預計到2050年,全球家用人形機器人將達8420萬台,銷售額將達4.7萬億美元。
萬事俱備迎接市場東風,業績估值上升潛力大
港仔機器人如何迎接這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蛋糕?
正如前文所言,港仔機器人已經完成人形機器人業務的全面佈局,初步搭建了訂單驅動的商業模式,在星辰大海的市場面前,在上半場每一個參與者都有機會,但擁有產品力以及具備行業最前沿競爭力的產品將得到更大的市場份額。
港仔機器人引進憑達闥作為戰略股東后,憑藉着達闥的行業最頂端的技術水平,推出全球領先的「3+1」核心產品,在機器人本體領域推出人形雙足機器人「港仔」、四足安保機器狗「小強」、健康人形機器人「小姜」。而在智能生態領域,其應用場景已覆蓋物業、醫療、教育及商業四大場景。
該公司產品具備四大核心技術,包括雲端機器人操作系統HARIX OS、海睿具身智能大模型HARIX AGI、機器人開發套件HARIX RDK以及機器人控制器HARIX RCU,四大核心技術構成行業的差異化,為該公司帶來強大的產品競爭力。而港仔機器人紮根於香港,成為香港本地首個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第一,香港特區政府2025年財政預算案明確預留10億港元推動人工智能研發,併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究院。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算力將在年內提升至 3000 PFLOPS,能為港仔機器人的具身智能大模型訓練提供底層支持。而港仔機器人依託雄厚資本和資源整理能力,已經錨定了在康養、物業、教育等領域的訂單,切實推動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應用與落地。
第二,港仔機器人的「雲端大腦 + 具身智能大模型 + 智能柔性關節」技術架構,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推動的「工業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中心(FLAIR)」能形成協同效應。港仔機器人研究院已吸引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機構關注,推動 「產學研用」一體化。同時港仔機器人與國產零部件龍頭企業合作,支撐規模化量產。
可見,港仔機器人在迎接行業規模商業化上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在先發優勢、技術優勢以及產品力優勢等驅動下,有望在這萬億市場中脫穎而出。該公司旗下香港仔機器人業績承諾若實現,則其基本面將完全蜕變,成為一家真正的人形機器人公司。而參照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也有望誕生萬億級別的龍頭。
總的來説,港仔機器人逐步清理非核心業務,並完成了人形機器人業務的搭建,從項目開始到訂單需求落地,短短一個季度時間,充分展現了管理層強大的執行能力、行業最前沿的產品力及客户的高度認可。隨着行業迎來規模商業化浪潮,該公司也將憑藉着多重優勢迅速崛起,業績及估值上升潛力巨大,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