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以智能化新引擎,打造增長新曲線

2025-06-27 06:39

轉自:安徽新聞網

以叉車為主要代表的工業車輛廣泛應用於製造業、交通運輸、倉儲物流中心等場所的物資裝卸、堆垛、流轉、倉儲以及短距離搬運和牽引作業。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快速進步與深入應用,正深刻重塑工業車輛行業,以無人車、無人駕駛和無人系統為核心的智能物流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工業車輛生產國和消費市場。作為主要經濟指標連續30多年位居國內工業車輛行業前列的龍頭企業,以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控股子公司的安徽叉車集團,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努力打造智能物流第二增長引擎,從單一設備供應商向智能物流集成商升級。

從「一人一車一世界」,

走向「無人多機無邊界」

高大密集的貨架內,自動堆垛機上下左右運行,根據系統指令準確找到貨位,執行入庫、出庫等操作;車間地面上,多輛AGV(自動導向車)往來穿梭,自動完成貨物搬運任務……6月20日,記者來到安徽叉車集團旗下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宇鋒智能科技公司,在工廠車間內,高度智能化的倉儲場景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一個由硬件設備和軟件共同組成的智能系統,已經應用在許多客户的工廠中。」宇鋒智能解決方案規劃中心總監余志偉介紹,企業專注於智能倉儲、智能車間、平臺系統等多元化業務,致力於為客户提供智能物流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打造了多個行業應用的標杆項目。

宇鋒智能車間內的智能化倉儲場景,是工業車輛行業變革的縮影,也是安徽叉車集團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具體體現。隨着物聯網、雲計算、無人駕駛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具備無人駕駛、遠程監控、倉儲管理等功能的工業車輛及其系統,在重複性、大強度搬運及惡劣環境等工作場景中優勢顯著。

「過去是一個人開着一臺叉車獨立完成搬運工作,未來則是數十臺甚至上百台無人化的工業車輛及相關設備在智能物流系統統一控制下完成倉儲、物流作業。」安徽叉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安國表示,工業車輛作業模式從「一人一車一世界」走向「無人多機無邊界」,要求企業加快從設備製造向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轉變,從單一設備供應商向智能物流集成商轉型。

升級為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智能物流集成商,也是提高服務性收入佔比、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企業的現實要求。豐田、林德等國際知名叉車品牌的服務性收入佔比在40%以上,國內叉車品牌則普遍不足15%。安徽叉車集團正向着成為世界工業車輛行業五強的目標邁進。加快數字化轉型、發展智能物流業務,有助於打通叉車后市場服務鏈條,實現從「賣產品」到「賣產品+服務」的轉變。

廣聚要素資源,

加強「下一場」佈局

從單一設備供應商向智能物流系統集成商轉型,是整體業務的一次飛躍,也是一場巨大的挑戰。

「我們需要進一步突破智能駕駛、感知決策、數字孿生等關鍵技術,實現叉車產品的智能化升級,打造高效、專業的智能物流系統。」楊安國表示,智能物流是個大系統,首先要構建工業車輛的中央控制系統,在此基礎上,還要研發中間軟件,將車輛控制系統與客户的工廠、倉庫等管理系統相連接。考慮到不同客户及同一客户內部不同層級管理系統的複雜性,需要進行定製和技術攻關的地方很多。

「如果説燃油車是工業車輛的上半場,電動車是工業車輛的下半場,智能物流裝備就是工業車輛的下一場。」基於這一判斷,安徽叉車集團將智能物流業務作為第二增長引擎,加強技術研發,形成8大類、22個品種、超100種型號的智能物流系列產品,自主開發了CCS(調度控制中心)、WMS(倉儲管理系統)、PMS(生產管理系統)、MOM(中間件)等物流管理系統。同時,安徽叉車集團還通過組建創新聯合體、混改、併購等多種方式,廣泛集聚要素資源,下大氣力加強智能物流業務佈局。

2023年11月,安徽叉車集團牽頭聯合智能工業車輛上下游「產學研用金」30家單位,成立智能工業車輛產業創新聯盟,針對行業共性技術開展聯合攻關。2024年初,引入智能物流輸送分揀領域「隱形冠軍」、科創板上市公司德馬科技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旗下企業合力科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實現雙方在技術、業務、市場、產業資源等方面的協同互補。

出資併購宇鋒智能,是安徽叉車集團智能物流業務佈局中的又一關鍵「落子」。宇鋒智能自成立以來創新推出堆垛機、AGV、四向穿梭車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物流裝備,並與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深度融合,廣泛服務於冷鏈、醫療、新能源、服裝、汽車、電商、化工、電子等眾多行業。安徽叉車集團併購控股宇鋒智能,整合技術、市場和資源優勢,建設合力智能物流產業園,顯著增強了智能物流板塊的實力。加入安徽叉車集團后,宇鋒智能業務高速增長,今年前5個月的銷售額已接近去年全年總銷售額。

「目前,我們已形成以合力科技、宇鋒智能、江淮智行、智能院‘三司一院’為支撐的技術創新和業務實施體系。」楊安國表示,將進一步加強「三司一院」研、產、供、銷、服的全面整合,深入推進平臺構建和機制支撐,實現智能物流板塊高質量發展。

體系化支撐,

開拓增長新空間

在智能物流領域的佈局,為安徽叉車集團開闢了新的業務增長空間。今年以來,安徽叉車集團先后拓展了與順豐、京東等物流服務企業的合作。

安徽合力與順豐速運今年4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技術與製造融合、場景共創、生態共贏的深度綁定,共同探索創新技術在實際物流搬運場景中的應用,推動合作實現從設備供應到系統共建、從單點合作到生態協同、從國內佈局到全球拓展三個維度的升級。

安徽合力與京東集團5月底進行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將以物流場景為核心,探索前沿技術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圍繞智能物流裝備、供應鏈協同、海外倉共建、數智工業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在智能物流裝備領域,安徽合力與京東將共同打造高柔性自動化倉庫,並率先在京東「亞洲一號」智能園區開展試點。

向智能物流集成商的轉型,不只是產品和服務的升級,還需要在生產製造、供應鏈建設、營銷服務等多個領域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智能物流業務提供體系化支撐。

智能製造方面,安徽叉車集團推進產線裝備智能化改造,打造了實時、協作、透明、數字化的高效智能工廠,獲評省級智能工廠3個、省級數字化車間6個,入選工信部2024年5G智能工廠名錄。在安徽叉車集團旗下動力電池生產商和鼎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車間內,記者看到,電池模組生產線上,多臺工業機器人取代人工,自動進行電芯抓取、清潔、堆疊、檢測等工序,實現高效的智能化生產。

合力FICS飛科思工業互聯網平臺,則提供了可靠的物聯網智能終端,全面連接感知叉車狀態,採集叉車設備、駕駛員、駕駛環境等多維度的數據,為用户提供各種場景的業務系統,助力叉車智能網聯的關鍵需求。

目前,安徽叉車集團智能物流系統已應用於家居製造、物流倉儲、百貨超市、機械製造、汽配加工、電子加工等行業,場景覆蓋室內外的工廠收、發、補和倉庫存、取、揀等模式。2023年安徽叉車集團智能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2%,2024年同比增長70.8%。隨着數字化、智能化步伐的加速,這家工業車輛行業龍頭的業務版圖上,正在形成一條新的增長曲線。

( 本報記者 汪國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