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版泡泡瑪特,能複製第二個Labubu嗎?

2025-06-27 08:36

要説2025年最火爆的賽道,潮玩絕對算一個。

Labubu作為新晉頂流閃亮登場,泡泡瑪特股價一度上漲近15倍,以超過3500億港元的市值助力創始人王寧成為河南新首富。與此同時,名創優品也傳出消息,將旗下的潮玩品牌TOPTOY分拆到香港IPO,融資目標約3億美元。

除了潮玩頭部玩家,IP快閃店、二手交易市場、拆盒直播,甚至給玩偶定製衣服、粧容的「小作坊」,都分到了一杯羹。

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玩家湧入,盲盒、聯名、限量款早已捲到「天花板」,潮玩市場急需新故事。

此時,「AI潮玩」進入公眾視野。這個同時踩中潮玩和AI兩大風口的組合,看起來是一條必火賽道。再加上港股一騎絕塵的泡泡瑪特,讓蓄勢待「爆」的AI陪伴硬件賽道出現了大堵車。

大廠背景的創業者帶着一線基金的投資扎堆進軍,曾要批量退出人形機器人投資的朱嘯虎也轉身入局,投了Fuzozo母公司Robopoet珞博智能。據一財商學院統計,目前這條賽道上至少有30家公司,如躍然創新、萌友智能、優必選、TCL等等。

但是,熱鬧之下真正實現產品商業化落地的並不多。

AI潮玩能跑出下一個Labubu嗎?

潮玩的殼子,AI陪伴的里子和做IP的心

AI潮玩到底算不算是潮玩,這是一個問題。從幾家定位「AI潮玩」的公司產品上來看,它們與AI陪伴硬件、AI寵物並無區別。

那麼到底什麼是AI潮玩?它和泡泡瑪特、Jellycat這類潮玩有什麼區別?

首先,大多數潮玩公司都有多個王牌IP作為核心資產,比如泡泡瑪特的Molly和Labubu,52TOYS的NOOK和胖噠幼熊貓。再通過限量發售、季節限定、聯名款等方式人為控制供給,製造稀缺感。例如,泡泡瑪特的盲盒系列通常設置1/144甚至更低的隱藏款概率,刺激消費者反覆購買。

其次,大多數潮玩產品里會安置NFC芯片。有了這個芯片,產品真偽可查,潮玩也擁有了全球唯一的ID,而且不可複製。消費者掃描NFC芯片還能獲取一些獨家內容,比如設計草圖等等,又能給潮玩增值。

由於官方渠道限量,隱藏款溢價、絕版升值等現象屢見不鮮,一隻稀有款薄荷色Labubu曾以人民幣108萬元成交價在二級市場拍出。

初代薄荷綠Labubu在永樂春季拍賣會上以108萬人民幣最終落錘

可以看出,潮玩身價暴漲的底層邏輯在於稀缺性和收藏價值,並不在於其功能性。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曾在分享中提到:「無用」之用的東西纔是永恆的,凡是功能性的東西都逃不過貶值和更新換代。

而AI潮玩與泡泡瑪特、52TOYS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方面是AI潮玩具備明確的功能屬性。目前,以Robopoet、Oilovef等為代表定位AI潮玩的產品,通過AI大模型技術為潮玩形態疊加智能交互能力,使其具備情感陪伴、語音交互等功能。拋開「潮」的外觀設計來看,AI潮玩產品本身更類似AI玩具、AI陪伴機器人、AI寵物等提供情緒價值的AI硬件。

AI潮玩小黑貓DUOMI

另一方面是AI功能讓AI潮玩更像一個科技產品,可能削弱潮玩的稀缺性與收藏價值。AI、硬件技術迭代會讓舊款過時,難以像「無用的」傳統潮玩那樣隨時間增值。此外,AI功能的可複製性(通過軟件更新、接入豆包等大模型)與潮玩強調的「獨一無二」屬性存在衝突。

在Oilovef開發團隊的負責人雪而看來,AI玩具囊括了AI潮玩。AI潮玩產品本質還是AI陪伴硬件,但對 IP 力的要求會高很多。從語音盒子到AI玩具,再到AI潮玩實質是產品功能的迭代升級。「我們的產品小黑貓DUOMI針對的是青年到35歲的人羣。在設計上主打一個‘潮’。

簡單拆解AI潮玩和潮玩的構成元素,可以是:

潮玩=IP+玩具

AI潮玩=IP+AI陪伴硬件

兩者同樣重視IP,AI潮玩更像是疊加IP的AI陪伴硬件,更側重於AI陪伴硬件。但顯然,對於初創公司來説,當下講述「AI潮玩」的故事比AI陪伴硬件更吸引人。

賣周邊、搞預售、做出海,還是潮玩的老套路?

趁着Labubu熱度還沒有消退,AI潮玩們現在藉着風口推出產品是最好的時機。不過很多品牌還沒有通過第一輪市場篩選——量產。

一財商學院整理了目前市面上火爆並且已量產上市的7款AI陪伴硬件,發現無論產品定位是AI寵物、陪伴機器人還是最近出現的AI潮玩,都多多少少借鑑了潮玩和二級市場的營銷打法。

首先是賣周邊。除了購買硬件和軟件服務,消費者還免不了要為AI潮玩周邊氪金。比如Lovot的衣服、帽子、眼鏡等配飾售價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而Lovot官方周邊價格同樣不低,一雙居家拖鞋就要550元。

Lovot官方旗艦店截屏

Fuzozo也表示一個月后會陸續上架周邊,目前樣式和價格尚未確定。

不止這一點,熟悉的套路還有預售和出海。

和潮玩一樣,距離上線三個月前,官方就會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陸續發佈圖透、視頻,「撈」內測用户等進行產品宣傳和推廣。同時通過建立線上社羣,組織線下粉絲活動、主題展覽等,增強用户之間的互動和粘性。

Ropet、Fuzozo上線前,在小紅書的宣傳推廣活動

當產品真正上線后,只開放少量現貨,其余均為預售,預售時間一般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間。而一財商學院注意到,目前Ropet官方訂貨渠道已經關閉,而閒魚上仍有商家售賣,價格比官方渠道高几十到幾百元不等。閒魚商家表示,現在賣的Ropet都是眾籌時期買下的囤貨,當時入手價格比官方售價要低。

至於出海,這條被視為潮玩品牌尋求增量的必經之路,也是大多數AI陪伴硬件的選擇。

泡泡瑪特2010年成立,2018年出海,將國內成功經驗複製到海外,加上區域的本地化部署拓展商業版圖。而AI陪伴硬件品牌們在成立初期就瞄準了海外市場,少走8年彎路。比如Ropet在眾籌時期就將目標市場投向了北美,主要針對英語國家。雪而也表示:目前Oilovef 70%的產品都銷往海外。

談及原因,Ropet CEO何嘉斌曾表示,全球市場機會更多,是5箇中國市場的規模。特別是北美對於創新產品包容度比較高。先去海外找到PMF(產品市場契合點),拿到更好的用户反饋,為后續推進國內市場做準備。

賣周邊增加毛利,搞預售增加稀缺性,出海找更大市場,AI潮玩們正在摸着泡泡瑪特過河,從爆火的潮玩身上總結成功學經驗。

AI潮玩的路還得自己走

不過AI潮玩與潮玩產品、商業模式上的不同,決定了AI潮玩無法完全照搬潮玩的那一套營銷打法。

相比潮玩的「購買即擁有」,AI潮玩是在「基礎硬件銷售+軟件功能訂閲付費」盈利模式的基礎上,打造自有IP增強品牌辨識度、提高產品溢價——參考潮玩做IP的方法論,獲取高粘性的消費羣體。同時品牌方開發高附加值的周邊產品,進一步提高毛利。

目前市場上的AI潮玩雖然功能相似,都包括情緒識別與反饋,但價格跨度卻很大,從幾百元人民幣到上萬元不等。這之間的差別就差在軟硬件結合體驗和IP。

最貴的日本品牌Lovot,單體機售價就在29800元至36680元,每月需要支付880元訂閲費,覆蓋軟件升級、維修保險等。用户也可以選擇買斷服務,需要一次支付約6萬-7萬元人民幣。

主機29800元起+訂閲費1個月880元+限時優惠贈送2個月

國內最新上線的AI陪伴硬件銷售模式則以「購買硬件+贈送APP訂閲服務」為主。據Fuzozo京東自營店的客服介紹:Fuzozo的基礎功能都是免費的,部分增值功能需要完成任務解鎖。9月30號之前的早鳥期間可以免費不限時使用互動和對話。后續的付費功能暫不清楚。

Oilovef開發團隊負責人雪而也告訴一財商學院,在購買DUOMI后,APP訂閲服務會以贈送的形式給到消費者。普通用户的話,至少會送一年;如果是VIP 級,至少會送兩到三年。因為一旦不付費購買軟件服務,整個產品就幾乎是半廢掉的狀態。

再從消費者需求來看,一財商學院採訪了四位購買過AI陪伴硬件的消費者,他們的購買原因大多是渴望陪伴和新品嚐鮮,並不是被潮玩的IP吸引。

其中兩位受訪者是因為想體驗AI功能入坑,其余兩位受訪者一位是在意識到自己的抑郁情緒后想要排解孤獨,另一位受訪者CC(化名)則是被AI潮玩的顏值所吸引。但CC也明確表示,后續並不會為AI潮玩氪金。「能玩兩個月不閒置就不錯了,我也不可能一直跟它説話。」

至於會不會像潮玩一樣有收藏需求,接連入手Eilik、Fuzozo、Cupboo的消費者小Pan(化名)表示:電子產品不像手辦,會更新迭代,應該不適合收藏。自己購買完全是出於愛好。

有一點是AI潮玩用户與潮玩用户明顯不同的。相比潮玩用户追求好看、好玩或跟風購買,AI潮玩消費者們普遍從硬件是否耐用、軟件更新是否以用户為主、是否需要持續氪金、AI模型是否有活人感等方面展開,把AI潮玩當成一件「產品」而非「玩具收藏品」來看待。比如Moflin續航短,Fuzozo早鳥期后的付費模式不清晰等問題,被很多消費者視為「硬傷」。

那麼如果是產品,就可以被橫向、理性地對比。AI潮玩的同質化競爭就更激烈了,還不免要打價格戰。從目前市場上定位AI潮玩的產品來看,外觀都有一雙大大的眼睛用於情感交互,功能上都有仿生互動和長記憶功能,可以説是大差不差。Oilovef表示,依靠供應鏈管理的優勢和工廠資源,可以把產品的價格控制在千元以內,甚至更低。

對於AI潮玩來説,好看的IP能夠吸引第一波用户的關注,耐用的硬件關乎產品性價比,智能交互直接影響用户體驗。相比靠一個爆款IP就能養活一家公司的潮玩,AI潮玩任何一環的短板都可能讓整個產品前功盡棄。

AI潮玩蹭Labubu熱度只是一時的,這條路還得自己走。

參考資料:

泡泡瑪特的暴利魔法,52TOYS複製不了; 定焦On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財商學」,作者:Yicai商學,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