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配日產同款大沙發?小鵬首款增程車曝光,新勢力越來越激進了

2025-06-25 19:49

MONA M03、P7+ 的大賣,讓小鵬汽車成為銷量數據最好看的新勢力之一,但是,小鵬意不止純電,更想成為下一個「理想問界」。

外媒「CarNewsChina」報道,小鵬首款增程車型 G01 諜照正式曝光,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小鵬的第二工廠量產,最快會在明年年初上市。

圖源:CarNewsChina

仔細計算,從小鵬提出「鯤鵬超級電動體系」開始到明年年初上市,也不到一年半的時間。

增程混動已經是很普遍的技術,甚至還是某些車企銷量上漲的密碼。然而,一個堅持純電技術超五年的車企,突然選擇加入增程陣營,説明品牌的發展理念已經開始變化:增程不是「過渡技術」,而是成為能媲美插混、純電的第三種新能源動力方案。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認為,增程車幾乎每家新勢力都做,小鵬再做一個普通增程車沒有意義,但挑戰這兩款車的車企並不少,但很大一部分新車屬於「上市即巔峰,后勁跟不上」的狀態,沒有增程車市場經驗的小鵬還敢入局,真不怕這一項目黃掉嗎?

日產同款大沙發 + 紮實續航 = 暢銷密碼?

小鵬 G01 的設計靈感來自小鵬 G9,擁有 5.1m 的車長、3m 的軸距、「三排六座」等中大型 SUV 級別的尺寸參數,但採用全新打造的「G 平臺」開發,因此小鵬 G01 不是小鵬 G9 的「電改油」車型。

CarNewsChina 透露這是一款價格可能在 25-30 萬元之間的 SUV。這樣一來,小鵬 G01 將劍指理想 L 系列和問界 M 系列。

有趣的是,CarNewsChina 透露在這樣的尺寸參數下,小鵬 G01 用上了與日產「零重力」團隊聯合開發的座椅,以及冰箱、后排屏幕、靜謐性更好的增程器等配置,從而強化舒適性優勢。

圖源:CarNewsChina

迄今為止,電車通暫未查詢到小鵬汽車與日產汽車合作的消息,而在去年 12 月下旬,小鵬汽車 P/G 系列產品負責人 XP-Nick 在社交平臺表示,座椅團隊確實有來自以舒適而著稱的車企(特指日產)。電車通體驗過小鵬 P7+ 的座椅,支撐性和包裹性都恰到好處,尤其是對腰部的支撐很到位。

雖説「小鵬與日產『零重力』團隊聯合開發」的消息存疑,但小鵬 G01 的座椅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結合去年「小鵬 AI 科技日」透露的信息,續航能力極有可能是小鵬 G01 的另一個賣點。

官方表示,小鵬未來的增程車可以擁有 430km 的純電續航里程,滿油滿電綜合續航里程最高可超過 1400km,這個續航能力到底如何呢?以下表格可以供大家參考。

製表:電車通

不得不説,小鵬的綜合續航里程和純電續航里程,在同級別的增程混動車陣營中已經位於前列,就連寧德時代發佈的驍遙超級增程電池,官方也只是表示純電續航里程超過 400km。

但電車通必須指出的是,這兩項數據並非代表小鵬 G01,只是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的極限能力,對於一款整備質量動輒兩噸的中大型 SUV,小鵬 G01 是否還能達到這樣的續航能力確實還不好説。

更何況,現在有了理想 L8 這款標杆級產品,小鵬 G01 的續航能力必須得跟上這一水平纔有市場説服力。

圖源:小鵬汽車官方

平心而論,小鵬汽車入局增程車市場的時機有些晚,前期可能要為增程技術的優化投入不少資源,但小鵬仍有自己的優勢:小鵬可以將 AI 滲透到汽車各個領域,現款純電動車的續航可以做得很紮實,通過 AI 來降低增程系統的油耗完全是有可能的。

新勢力不再「純」粹,小鵬對增程志在必得?

結合今年年初的消息,除了小鵬 G01 之外,小鵬至少還規劃了另外四款增程車,電車通預測當增程系統在小鵬 G01 上走通之后,其他在售車型會很快推出增程版動力。

不只是小鵬,小米、極氪等紮根純電動車市場的車企、原本對增程技術嗤之以鼻的車企,也開始投入到增程混動車的懷抱中。

圖源:微博 @SugarDesign

小米增程 SUV 同樣走豪華家用路線,極氪旗艦大型 SUV 極氪 9X 將採用超級電混技術,正式開啟純電、增程兩種技術路線的佈局。

大眾、寶馬官宣加入增程混動,當年的大眾(中國)CEO 馮思翰還説過增程是「最糟糕、不環保且胡說八道的方案」。

可以發現,這幾家車企的首款增程 SUV,都有着與理想 L 系列、問界 M 系列相似的定位,這麼看來大家都想分理想、問界的蛋糕。

不過電車通留意到,其他車企都只是推出一款偏家用的增程 SUV,唯獨小鵬很快就確認了增程混動的「車海戰術」。

深究原因,電車通認為至少有三個現實因素影響到小鵬的產品決策。

首先從車市大環境來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銷售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24 年全年總共零售 1089.9 萬輛新能源車,同比增長 40.7%,其中插混動力(含增程)在 10 萬以下、20-30 萬兩個價格市場呈現出超 170% 的累計同比增長,而純電動力的銷量增長幅度遠不及插混動力(含增程)。

圖源:乘聯會

以根本需求來看,理想、問界、零跑等車企在 20-30 萬價格市場迅速放量,而續航焦慮和補能便利性仍是下沉城市地區用户的核心痛點,又能加油又能充電的雙補能方式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全感。

那麼小鵬為什麼不入局插電式混動技術,而是增程式技術呢?自然是因為增程式技術的門檻更低。

從本質上來説,增程式混動車還是一臺純電動車,只是比普通的純電動車多了一個燒油的發電機,在電量不足時可以為驅動電機發電。

但插電混動技術的結構比較複雜了,需要驅動電機和發動機配合工作,能夠以純電、增程混動、純油、油電混動等多種方式輸出動力,研發周期和投入成本遠高於增程式混動。

更何況,小鵬目前已經在 800V 高壓架構、5C 超充、AI 動力管理等方面已經有所成績,現在其實只需要將能耗管理、增程器的靜謐性等方面做好,就可以量產上車,落地時間更短而且所需要的成本更低。

圖源:小鵬汽車官方

當然,小鵬之所以計劃在增程式混動領域鋪開「車海戰術」,不是跟風技術,更多是爲了生存。

何小鵬曾説過,未來 10 年整個汽車市場只有 5-7 家新能源車企能夠留下來。過去幾年時間里,小鵬完全聚焦純電路線,錯過增程混動帶來的市場紅利,被理想、鴻蒙智行等企業超越,經歷過 2023-2024 年的銷量放緩,小鵬汽車認識到完全依賴純電動會有較大侷限性,更需要與混動車市場形成互補。

更重要的是,小鵬汽車已經啟動了出海戰略,歐盟、中東、北非等海外市場對混動車的優惠會更友好,而且也不用太擔心充電體系不足導致銷量低迷的情況。

按照規劃,小鵬今年還將推出全新 SUV 小鵬 G7,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全新車型上市,更多的是針對現款車型進行升級優化。

在電車通看來這是正常的,畢竟小鵬汽車明年就要推出多款增程混動車型,需要更多時間準備纔可以將「車海戰術」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

增程大戰升級,誰能改變「2+N」格局?

加入增程的新勢力至少要在 2026 年纔會推出首款增程產品,因此今年的增程車市大概率還是理想、問界「雙巨頭」來領跑,零跑、阿維塔、深藍等新能源品牌緊隨其后。

那麼,小鵬、小米、極氪等汽車品牌推出首款增程車之后,是否就會改變「2+N」的市場格局呢?電車通認為很難,但不是沒有機會。

難度高的原因在於,理想、問界都已經形成龐大的市場規模,規模效應會使得供應鏈議價能力、渠道覆蓋率等方面隨之提升,這也是理想、問界能夠憑藉家用增程 SUV 實現品牌盈利的關鍵原因,后來者在達到這一規模就已經很難了,還要考慮單車利潤、現金流等難題。

圖源:理想汽車官方

其一,理想和問界牢牢佔據 25-50 萬這一價格市場,而 20 萬元以下的增程車市場還算是一片藍海,這正是小鵬、小米、極氪等后來者的機會,而小鵬正是期望通過「車海戰術」來拿到這一差異化優勢。

其二,汽車的下半場是智能化。在滿足「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前提下,智能化體驗纔是車市競爭決出勝負的關鍵,這就需要小米的人車家理念、小鵬的 AI 天璣系統、極氪的千里浩瀚 H9 智能方案,與華為 ADS、理想 NOA 進行正面較量。

當小鵬、小米、極氪或者其他后來者能夠在這兩個領域撕開缺口,那麼就可以成為增程混動車市場的新變量。

(封面圖源:小鵬汽車官方)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電車通」,作者:電車通,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