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5 10:40
轉自:貝殼財經
在全球化的浪潮奔涌向前的時代,中國企業正以「生而全球」的姿態揚帆遠航——從智能硬件閃耀歐美市場,到新能源車馳騁東南亞街頭,跨境業務版圖持續擴張的背后,數字化能力正成為出海成敗的「分水嶺」。然而航程並非坦途:數據合規的暗礁、技術落地的鴻溝、本地化運營的迷霧,讓許多企業困於「出海不達岸」的窘境。
當傳統解決方案難以匹配全球化新階段的需求,阿里雲以「全球智能基座」之姿破局而來:繼5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阿里雲將以戰略級投入助力中企出海」的表態后,6月24日,阿里雲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在深圳的2025阿里雲中企出海峰會上表示,阿里雲將加速打造全球雲計算一張網,在全球每個節點部署全棧AI能力,增強出海合規、服務和生態團隊建設,全力服務「生而全球」的企業。
「全球雲計算一張網」面積擴大
本世紀初,中國加入WTO后,中企開始乘風出海,經過20多年的變遷,中企出海已呈現新的特徵。首先,出海產業越來越高端化,從製造到智造;其次,出海區域越來越多元,從歐美拓展到全球;最后,出海經營越來越本地化和網絡化。從早期的走出去,已變為生而全球化,亦即研發、生產、供應鏈和銷售服務等都是全球網絡協作。
這一背景下,在國外若能夠接入中企熟悉的基礎設施無疑將大大提升企業出海的效率。吳泳銘透露,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投入超過3800億人民幣,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阿里雲將加速打造覆蓋中國、日韓、東南亞、中東、歐洲、美洲的全球雲計算一張網,一張具備最佳AI技術服務能力和全球競爭力的雲計算網絡。阿里雲將保持國內和海外基礎設施統一技術架構、統一服務平臺,為中國企業拓展全球業務提供國內+海外全局的最優化方案。
記者注意到,這「一張網」的覆蓋面積正逐步增大:6月19日,阿里雲宣佈將於本月底在韓國啟用第二座數據中心,來滿足生成式AI快速發展帶來的需求增長。這是今年以來,阿里雲繼墨西哥、泰國之后在全球落地的又一新節點。屆時阿里雲全球佈局將擴展至29個地域、88個可用區。
此外,阿里雲也正在加速AI產品國際化,在增加海外AI基礎設施佈局的同時,加速部署通義、百鍊、PAI、大數據等AI應用所需產品,並增強對出海諮詢、技術和服務團隊的投入,為中企提供國內+海外7×24小時一體化的服務體驗。
而面對「合規」這一中企出海的另一瓶頸,目前阿里雲具備全球最全合規體系,已獲得超過150項安全合規認證。阿里雲將繼續加大合規能力建設,並輸出阿里巴巴自身出海經驗,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各個市場解決複雜的IT合規難題。
出海產業呈現高端化趨勢
目前,華南是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區域之一,也是中企出海的前沿陣地。阿里雲在此深耕多年,已支持互聯網、AI硬件、手機、汽車、家電、機器人等領域的龐大客户出海,如美圖、三七互娛、匯量科技、傳音、小鵬汽車、廣汽、美的、TCL、雲鯨等。
以雷鳥AI眼鏡為例,這一智能硬件產品已覆蓋全球25+國家及地區,其中在北美及日韓的市佔率已達到40%以上。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表示,預計今年AI眼鏡的銷量將是去年的3倍以上。
此前,雷鳥創新與阿里雲在AI眼鏡領域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針對雷鳥AI眼鏡的場景和硬件特點,阿里雲基於通義系列大模型底座,設計了整體多模態交互架構,定製化開發「雲+端」模型,幫助產品實現高響應、低延迟、高質量的多模態AI交互體驗。同時,雙方圍繞眼鏡產品的實際使用場景,開展功能定製和開發,並持續在雷鳥AI眼鏡產品上迭代更新。在Agent方面,雷鳥基於阿里雲百鍊平臺構建Agent生態開發平臺,支持開發者快速構建自己的Agent併發布。
目前,首款搭載通義VL等系列模型的AI眼鏡雷鳥V3已經面市。基於阿里雲AI能力,雷鳥重構「從實時感知、意圖理解、動態推理到統一調度、控制執行」的全流式方案,極大降低端到端全鏈路的延時。據悉,雷鳥V3的平均AI響應延迟為1.3秒,回答準確率高達98%。
而對於近年來出海的「主力」新能源汽車,小鵬汽車副總經理、全球基礎設施負責人譚蔚華也在深圳「現身説法」。他表示,小鵬汽車深耕歐洲市場,同步推動本土化研發和在東南亞的佈局。為支撐快速擴張的海外市場,小鵬汽車依託阿里雲全球基礎設施,實現關鍵業務系統的全球快速部署。
據介紹,阿里雲國內外一致的服務協同及本地化團隊,為小鵬汽車海外重大項目提供貼身駐場支持。得益於此,小鵬汽車出海開服速度提升100%,研發運維效率提升80%。
劉偉光表示,AI雲已成為阿里雲最核心的競爭力,同時AI雲也會塑造生而全球企業出海核心競爭力。阿里雲將以戰略級投入,提升自身出海能力,陪伴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共赴全球市場。
文/羅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