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寵物,讓VC和用户集體「上頭」?

2025-06-25 08:07

深夜10點,當你敲完方案的最后一行字,合上電腦時習慣性地看向辦公桌角落,一隻圓滾滾的AI寵物正眨巴着睏倦的眼睛望着你,當你輕撫它的腦袋,小家伙隨即發出「呼呼」聲,而你則可以感受到毛茸茸的觸感和37度的體温……

AI寵物賽道發展到當下,這樣的場景已經完全可以實現。

甚至,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AI寵物們通過多傳感系統,可以感知環境、識別人的語言和情緒,並對主人的觸摸、語言、甚至是面部表情作出迴應。

如今,這種高度智能化的陪伴在讓用户感到新奇的同時,也催生出巨大的市場,受到VC們的高度關注。

根據ARK invest的數據和預測,2023年全球AI陪伴市場規模約為3000萬美元,基準情形和樂觀情形下,2030年全球AI陪伴市場規模有望增至700-15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將達200%-236%。

近期,在AI行業一直出手謹慎的朱嘯虎也入局了AI寵物行業。資本湧入、創業者扎堆,用户甘願付費——AI伴寵為何能讓VC和消費者集體「上頭」?

01 爆火的AI寵物,與上頭的消費者

近年來,潮玩市場展現出驚人的增長活力,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領域之一。

曾打造多個現象級產品的泡泡瑪特,從2024年起到近期一路高歌猛進。其股價從2024年年初的273億港元一路飆升,到今年六月已達到3660億港元,實現了13.4倍的增長。儘管近期股價有些下滑,但市場地位依然十分穩固。營收方面,泡泡瑪特在2024年實現翻倍之后,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收益再同比增長165%-170%。

這一成績不僅印證了潮玩市場的全球化潛力,也揭示了消費者對情緒化、個性化產品的強烈需求。

據新華網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的《潮玩產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在潮流玩具持續普及情況下,預計2022-2026年間行業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24%,2026年零售額將達到1101億元。另有數據分析顯示,2025年中國盲盒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8%,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65%。

市場繁榮之下,不僅託舉了像泡泡瑪特一樣的傳統潮玩品牌的崛起,更催生了一批結合AI技術的創新型新興科技公司,它們正試圖用「AI+潮玩」的全新的交互方式重新定義「陪伴經濟」。

2022年,中國機器人初創公司萌友智能(MoeFriend)推出AI陪伴機器人品牌Ropet。第一次在CES展會上面向全球觀眾展出,一經曝光就獲得了全球關注。

據悉,與常見的AI寵物和毛絨玩具不同,Ropet採用可愛的形象設計與毛絨絨的表面材質,內置加温系統使温度保持在37度,能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動物觸感和温度。其搭載ChatGPT大語言模型,結合先進視覺識別技術,能精準捕捉用户表情、語調及動作,並通過LED屏幕「眼睛」實時反饋擬人化情緒,讓互動充滿情感温度。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CES期間,Ropet全球曝光量達60億次。在Kickstarter眾籌首日,Ropet售出400多臺,收入10萬美元。截至2025年1月,Ropet在該平臺籌款額已超百萬美元,售出超900台,其中女性用户佔比70%。

除了具備潮玩的大部分特質,廣泛受到Z世代的關注外,AI寵物在兒童市場同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

去年6月份,躍然創新(Haivivi)推出全球首款基於AIGC技術的對話交互式掛件玩具——BubblePal。通過AI技術讓玩具「開口説話」,同時兼具兒童情感陪護功能。「發售至今,在不到一年時間里,首款AI對話交互式掛件玩具BubblePal的銷量已突破25萬台」,躍然創新(Haivivi)聯合創始人高峰近日對外透露了產品銷量數據。

近年來,智能互動型AI潮玩及AI寵物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已然掀起新一輪的消費熱潮。

其中,日本是目前AI陪伴類機器人品類最豐富、使用程度最高的市場之一。據悉,知名寵物機器人LOVOT在全球已賣出上萬台,並且其千日DAU可以達到90%。換言之,有90%的用户會連續三年使用陪伴類機器人產品。

朱嘯虎曾在朋友圈發過日本陪伴機器人LOVOT——「3000多美金的AI寵物,月費80多美金,主要用户是40歲以上女性(年輕女性買不起),日活用户每天抱着的時間超過60分鍾!」

LOVOT

此外,外形像老鼠、兔子和貓咪結合體卡西歐Moflin,售價400美元,官網曾一度斷貨,二手平臺被炒到上萬元;在今年CES上,樹懶外形的AI寵物Mirumi也備受關注。據業內人士透露,深圳某公司研發的一款仿生AI寵物貓產品市場表現亮眼,僅去年銷量便突破數十萬只。以899元的單價計算,該產品年營收已達數億元規模。

國聯證券相關分析師表示,AI玩具兼具陪伴與教育價值,近年來吸引了大廠及「大廠前高管」入局,其背景多具備AI+硬件複合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教授魏翔認為,智能寵物作為新興消費領域,具有高黏性和可持續等特點。「作為實體寵物的延伸,其市場規模不是很大,但縱深幅度非常深,最近七八年來的複合增長超8%。」

02 投資人也轉向「情緒經濟」?

6月17日,上海珞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珞博智能」)宣佈完成天使輪融資,這一消息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本次融資的投資方包括上影新視野基金、金沙江創投和零一創投。值得注意的是,發佈融資消息公佈當日,該公司才推出首款AI情感陪伴產品「芙崽Fuzozo」。

而此次融資之所以備受矚目,關鍵在於投資方名單中出現了金沙江創投的身影。金沙江創投的管理合夥人朱嘯虎一向對熱門賽道AI及具身智能等行業持謹慎態度,此次選擇入局AI寵物領域,頗具風向標意義。

實際上,近期不僅有朱嘯虎入局這一顯著信號,更值得關注的是,大量風險資本已紛紛湧入AI寵物賽道,並且各投資機構對不同細分領域的關注點各不相同。

金沙江創投領投珞博智能,着眼於「AI+情緒價值」與Z世代養成系消費的深度契合;上影新視野基金聚焦「IP+AI」融合,探索潮玩與智能硬件的跨界創新;科大訊飛戰略投資靈童機器人,重點佈局AI語音交互與教育陪伴場景;阿爾法公社押注具身智能機器人X-ORIGIN-AI;杭州文廣集團則通過手滑科技試水IP衍生智能硬件在兒童市場的潛力……

資本密集佈局的背后,是投資機構對AI寵物賽道發展前景的集體認可:這一領域不僅在AI技術的商業化落地能力方面表現優異,更展現出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的潛力。

朱嘯虎這樣評價珞博智能:「珞博是一個脱胎自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領域的團隊,但創始團隊選擇了離商業化更近的創業方向。這是一個遵循底層商業邏輯的團隊。」

那麼,AI寵物賽道,為何能贏得資本與消費者的雙重青睞呢?

騰訊研究院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當前僅有4.6%的人認為自己的陪伴需求完全得到滿足,剩下大部分人羣都面臨着各種各樣的社交困境。並且,消費者們普遍對於AI陪伴總體抱有好奇與開放的心態:98%的人會考慮選擇使用AI陪伴去彌補平日未被滿足的社交困境。48%的用户因擔心影響他人情緒而選擇向AI傾訴,79%的人認為AI能提供更安全的情緒出口……

這些陪伴需求,在單身經濟、人口老齡化、成長壓力等多重社會因素的催化下,推動AI寵物從工廠走向家庭和各類社交場景。

而更重要的是,與真人社交相比,AI在互動體驗上還具備難以比擬的優勢。

某AI寵物創業公司創始團隊認為,AI陪伴的核心能力並非「對話」,而是「養成」——通過「性格演化」和「長期記憶」讓用户產生情感依賴。而Ropet等產品則通過觸覺反饋、温度模擬等增強真實感,讓AI從「工具」升維為「夥伴」。

這種與「人」有眾多相似點的「物」的屬性,恰恰解決了現代社交中的痛點:無需顧慮對方感受、隱私性更強、互動即時且可控。

同時,AI寵物除了滿足陪伴需求外,正在向滿足更多羣體的多樣化需求拓展。

近日,遼寧沈陽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電子導盲犬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據悉,這款電子導盲犬具備實時人臉識別、語音指令控制及大模型語音交互能力,支持個性化響應。其導航功能依賴預建高精度地圖與網絡連接,可實現室內智能定位與路徑規劃。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它適用於導盲、公共服務及家庭陪伴等場景,兼具實時性、可靠性與環境適應性。」

03 千億市場,誰能吃透「陪伴紅利」?

市場熱度雖高,但盲目入局未必能分得紅利。

2024年,曾獲科大訊飛5000萬元戰略投資的AI玩具技術公司超級崽崽,在完成天使輪融資后悄然消失,既未推出任何成熟產品,也未兑現與IP方的合作承諾。

根據相關公開報道,這家計劃構建「AI+玩具+IP」生態的公司,曾宣稱擁有多模態AI大模型、智能芯片以及App,計劃從棉花娃娃市場切入情感陪伴賽道。其創始人曾高調錶示將與科大訊飛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深度合作」,但最終,官網和社交媒體賬號都已長期停更。

當前,入局AI寵物賽道的玩家包括:創業公司、傳統IP公司、玩具硬件製造商以及AI芯片企業等等。在賽道狂熱的背后,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明顯的競爭與分化:功能型硬件廠商仍在紅海市場中激烈競爭,而那些真正致力於構建AI「情感羈絆」的企業,也面臨着被大量同質化產品迅速包圍的困境。

這場關乎「未來人機交互關係」的商業競賽中,究竟誰能收穫更大的紅利?

從商業化角度來看,目前在市場中取得一定成果的公司呈現出顯著的共同特點。

首先,創新多樣化的商業模式。除了最基礎的AI硬件銷售外,「硬件+月費服務包」模式成為主流,如日本某品牌採用「硬件+月費服務包」模式,用户續費率超65%。

萌友科技的CEO何嘉斌認為傳統IP公司核心是持續運營新IP、推出不同SKU,通過內容迭代刺激復購,這也決定了他們很難All in於「通過生物性互動提高單品粘性」這條路。

「我們希望用一款IP就能與用户充分共情,有足夠長的粘性,陪伴用户很長時間。我們的模式是把一個硬件賣給用户更久,然后通過配件、遊戲增值服務、能力付費等實現商業價值。這與IP公司的模式完全不同。」何嘉斌説到。

萌友科技的 CEO 何嘉斌和Ropet產品

其次,構建高效的情緒感知交互體系與個性化養成機制。通過融合語音識別、視覺分析、觸覺反饋等多模態AI技術,精準識別用户情緒,並模擬真實寵物的情感反應,如開心時搖尾巴、低落時依偎等。同時,基於日常互動數據,運用機器學習算法學習用户習慣,為每個用户生成獨特的「性格」模型,從而增強用户的情感依賴。

此外,IP運營被視作提升溢價的關鍵。限量版機器人、聯名潮玩等策略正在成為理想的成功路徑。比如,BubblePal掛件目前支持的卡通角色音色涉及IP包括「小豬佩奇」、「哆啦A夢」、「冰雪奇緣」、「米老鼠」等,此外其還與「奶龍」、「贊萌露比」等IP聯名推出限定套裝款。

最后,增加社交屬性。比如芙崽Fuzozo可以通過「碰一碰」功能與其他芙崽進行交友,用户可以隨時與全球的Fuzozo玩家交換角色數據、共創社交故事,構建無界情感社區。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當前的AI寵物的發展同時也面臨着技術、市場與政策的三重壁壘。

在技術層面,AI寵物面臨的挑戰遠超預期。產品需要融合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情感分析等多模態技術,這對團隊的技術整合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AI陪伴的核心競爭力並非簡單的「毛絨外殼+智能音響」組合,而是模型的「人格化」能力。然而,技術迭代成本高昂,而大多數用户並不會使用到全部功能,這使得企業在技術投入與用户需求之間面臨艱難平衡。

在政策層面,隱私紅線成為一大難題。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落地,數據安全與內容合規成為不可逾越的邊界。據騰訊研究院數據,用户在與AI交互過程中,隱私安全是最大顧慮之一,48%的受訪者擔心數據泄露。

在市場層面,跨界IP合作雖有潛力,卻可能陷入名創優品所警示的「分銷陷阱」——沒有自有渠道的玩家,終將被上下游擠壓,面臨利潤空間被壓縮的困境。

一位AI寵物行業的從業者認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賽道中,能夠存活的公司或許需要三種特質:一是技術上具有「人格化」能力,也就是能夠實現超越腳本式交互;二是商業化上實現「IP+渠道+數據」的閉環生態;第三,要平衡技術與倫理問題。例如,為防止過度使用導致對真實社交的抵制,需植入「使用時長提醒」功能,以防範社會疏離風險。

有相關業內人士預測,今年七月,AI寵物賽道將迎來井噴。屆時,也將有眾多新品進入大眾視野。而未來三年,誰能在同質化的產品中持續保持新鮮感,也許就有機會在這個千億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第一新聲」,作者:琳玉,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