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0 20:04
6月20日,一年一度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在華為東莞松山湖園區開幕。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以「鴻蒙世界 萬象新生」為主題進行了開幕演講。
他分享道:「如今Open Harmony開源代碼行數已經達到1.3億行、社區貢獻者達到8786個、開發的軟件產品達到1200余款、發行版已達到69款。」
本屆大會上,華為正式推出了HarmonyOS 6 Beta版,官宣向開發者開放,並官宣了包括智能體框架和代碼工具DevEco CodeGenie在內的、針對開發者的全新服務或功能。
此外,盤古大模型5.5也正式發佈,並對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等5大基礎模型全面升級。
本屆華為開發者大會的最大看點是HarmonyOS 6 Developer Beta將正式面向開發者啟動。余承東用三個詞總結了HarmonyOS 6的特點,「更智能、低時延、更開放」。
據官方分享,本次更新中鴻蒙的「誠意」主要體現在,智能體相關的AI原生功能開放,以及通過各類開發者套件來進一步降低開發門檻。
開幕演講中余承東官宣,HarmonyOS 6 將開放HMAF鴻蒙智能體框架(Harmony Agent Framework)。
據稱該框架不僅具備傳統邊端智能體的理解、規劃、決策、執行任務與調用能力,還能允許系統級小藝智能體與第三方智能體無縫協同、提供服務,完成複雜任務。基於該框架,首批50余個智能體即將上線,包含微博、喜馬拉雅、大眾點評等各類常用應用智能體。
這意味着在用户場景下,用户將可使用自然語言方式喚起各類智能體協作、自主完成任務,而不需要再用GUI方式進行多次、連續點擊。
比如華為終端BG首席執行官據何剛現場展示,用户可語音喚起喜馬拉雅「小雅」,讓后者為自己定製和篩選播客內容,比如「小雅。幫我找一些西方藝術史相關的播客,總時長一小時左右。」在喜馬拉雅智能體完成相關任務后,用户還可通過對話進行再次篩選,比如要求「保留前三個,增加一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內容」。
演示Demo顯示,智能體精準理解了用户的上述需求。
在開發者場景下,除傳統開發模式外,該框架同樣支持開發者以自然對話方式創建智能體、並支持后者進行提示詞優化等操作。何剛強調,HMAF鴻蒙智能體框架還開放了系統級入口,允許開發者進行「一站式高效率開發」,並提供全棧安全防護及系統級的核心能力。
針對降低開發者門檻,華為終端BG軟件部總裁龔體分享了HarmonyOS 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AI輔助開發等優勢。
具體而言,相較傳統開發模式中跨端開發需要學習不同語言,鴻蒙生態應用通過從底座開始構建的九大統一能力,為多端應用統一SDK、統一多端模擬器等方式,來實現「一次開發、多段部署」,進而提升開發者的代碼複用率、降低開發者成本。官方數據顯示,鴻蒙生態新增設備適配開發成本可以降低70%。
AI輔助開發方面,華為介紹了基於鴻蒙領域知識庫打造的代碼工具「DevEco CodeGenie」,能夠提供代碼續寫(採納率高達40%)、問題定位、文生代碼、智能修復(70%語法錯誤)、智能問答(準確率85%)等功能。
此外龔體強調,開發者的代碼將不會被華為存儲、也不會被用於訓練。他還講道,華為自研的全場景智能倉頡編程語言將於7月30日正式開源,包含編譯器、運行時和標準庫。
除去上述服務與功能上新外,華為還分享了盤古大模型家族上新,盤古大模型5.5亮相,包括MoE 7180億參數的深度思考模型、基於盤古多模態大模型的世界模型、300億參數MoE架構的盤古視覺大模型。
此外,華為還官宣了NearLink星閃連接等服務也將再次升級,基於384超節點的新一代生成液壓雲服務正式上線等新進展,並宣佈鴻蒙還將開放ArkData向量數據庫和Ascend C自定義算子等能力等。
在開幕演講中,余承東特別感謝了眾多鴻蒙開發者,他講道:「我們一起穿越了微笑曲線,鴻蒙生態飛輪加速。」
這句話背后,從2023年9月鴻蒙應用正式啟動開始,至今僅過去了635個日夜,期間鴻蒙生態不斷在各類軟硬件場景中推進落地。
余承東列舉了鴻蒙生態取得的部分成果「我們進行了史上大規模的聯合創新,我們帶來了70多項的創新體驗的提升,有9000+應用的參與」「在政企辦公應用領域加速鴻蒙化,支持100+通用辦公平臺、覆蓋3800萬+企業」……
即便如此,這場有關生態重構和拓展的競速賽,還遠未結束。
華為官方出版的《鴻蒙開物——終端操作系統破曉之路》一書寫道:「10萬個應用是鴻蒙生態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成熟標誌,這就是鴻蒙2025年的關鍵目標。」
而2025年過半,余承東現場分享的最新數字是——當下鴻蒙單框架的應用和元服務數量為3萬余個,距離目標仍有較大距離。
這與另外兩大陣營蘋果和安卓也有較大差距。根據蘋果官網數據,其擁有遍佈227個地區的3400萬開發者;另據蘋果分享的一份波士頓大學Questrom商學院經濟學家Andrey Fradkin教授等人主導的一份研究顯示,2024年全球Apple App Store共促成 1.3 萬億美元的開發者營業額和銷售額。
谷歌並未在2025I/O大會上提及安卓的開發者數量,但早在2021年的更新數據顯示,彼時安卓已經擁有遍佈全球的超2000萬名開發者。
作為移動互聯網市場已然成熟之后才入局的后來者,華為和鴻蒙必須要面對其與安卓和iOS在開發者的數量級和發展歷史上的差距。這反映在消費者層面,則是鴻蒙生態下用户的多樣化需求仍待被完全滿足。
比如余承東在大會現場特別講道當下的「鴻蒙版微信已經更新了100多版,讓它不斷地更新、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性能」。
但「電廠」關注到,近日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平臺吐槽稱,其在使用鴻蒙版微信時出現了部分羣消息、小程序無法顯示的問題,尤為影響日常使用,也反映出鴻蒙應用體驗仍處在「追平」其他生態的過程中。
圖源網絡
今年5月份,曾有開發者於社羣中反應稱,華為Open Harmony社區為達到招募開發者的目的,在短時間內以「Proposal for OpenHarmony Adaptation」為題,向一批開發者代碼庫發送了大量PR(Pull Pequest)電郵,影響了開發者正常收取反饋郵件。雖然據相關開發者稱,后續Open Harmony社區已停止這一做法,但也一度在開發者羣體中引發討論和關注。
而就在HDE(華為開發者專家)大會開幕的同一天,網傳一張華為HDC、現任HarmonyOs應用架構師吳盼盼在「HarmonyOS 2羣」中的發言截圖。其中,吳盼盼強調要求團隊100%投入,「我們團隊不養大爺,如果做不到100%投入,請離開。」
無論是在開發者羣體中引起的關注,還是「加班論」引起的網絡熱議,也都讓人一窺鴻蒙開發團隊的焦慮。
在過去635天的「鴻蒙速度」之后,鴻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電廠」,作者:董温淑,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