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0 07:45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楊蝶
近日,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展示其公益成果。據悉,過去五年,該基金會累計公益支出760萬元,覆蓋27個省市,直接受益人數超過10萬人。
宜信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趙玫表示,基金會致力於成為鄉村振興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通過專業、透明和可持續的公益平臺,推動資源的有效連接和財富的第三次分配。
在鄉村教育領域,宜信公益基金會聯合政府教育資源,通過「苔花校園」項目,為鄉村兒童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助力教育公平。五年來,已在雲南、貴州等多地共建50所「苔花校園」,受益學生達7萬余人。
除了「苔花校園」項目外,宜信公益基金會還積極拓展其他領域的公益項目,致力於全方位推動鄉村發展和社會進步。其中,「未來鄉村」項目聚焦於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通過開展技術培訓、支持創業帶頭人培養和推動產業升級等方式,激發鄉村內生動力,例如,項目通過引入現代化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幫助當地農民提高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增加收入來源。
「保貝計劃」項目重點關注鄉村兒童的健康和福祉,為他們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務。該項目涵蓋大病公益保險、心理健康支持和營養改善等多個方面,旨在構建全方位的健康防護網,確保鄉村兒童能夠健康成長。自2014年啟動以來,「保貝計劃」已累計為4萬名鄉村兒童提供公益保險,保障總額超過26億元,並通過心理健康課程和營養餐改善計劃,提高了兒童的身心健康水平。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瞭解到,近些年來,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宜信公益基金會還積極探索AI在公益領域的應用,不斷創新公益模式,提升公益效能,為傳統公益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在教育助學領域,宜信公益基金會通過AI繪畫、AI音樂創作和AI編程等互動體驗活動,讓鄉村孩子近距離感受科技魅力。
在文化傳承領域,AI圖像識別和數據分析技術用於保護和傳承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宜信公益基金會通過數字化手段,為非遺項目建立詳盡檔案,吸引年輕人關注,為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在財商教育領域,宜信公益基金會利用AI技術開發了個性化的財商教育課程,通過智能分析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學習風格,AI平臺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供量身定製的財商知識,包括基礎理財、創業思維和金融風險管理等內容。
宜信公益基金會方面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在AI公益領域的投入,拓展AI賦能的應用場景,讓科技的成果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羣,推動公益事業邁向新高度。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