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0 07:56
「洞洞鞋無所不能」,這個早就植入在人們大腦中的概念,正隨着洞洞鞋鼻祖Crocs入侵運動圈被再一次刷新。
更多人穿着Crocs日常訓練、户外探索也正在形成風潮。從路跑、徒步,到進山溯溪,甚至長距離越野,洞洞鞋踏足的地圖正在無限加載。
隨着穿着場景不斷拓展,Crocs銷路大開,業績也來到新的高點:根據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Crocs營收接近10億美元,且依然保持增長態勢,且在夏季未開始。
「夏天來之前,洞洞鞋已經在中國賣爆了。」
一邊是全民嫌棄的「醜鞋」,一邊是全網追捧的「洞門」,多年以來圍繞Crocs的話題層出不窮,但在厚底鞋、綜訓鞋、薄低鞋等不斷細分的鞋履市場上,洞洞鞋始終無可替代。
大眾在日常場景下的穿着熱情,讓「洞洞鞋」三個字逐漸成了所有同類型潮鞋、拖鞋的代名詞。
而如今越來越多健身人對Crocs的青睞,則無疑讓圍繞洞洞鞋的話題變得愈加有趣、多元。
「一旦穿過洞洞鞋,你這輩子就定型了。」
這句在互聯網流傳甚廣的調侃,透露着Crocs洞洞鞋的致命吸引力,和無所不在的事實:商場里、地鐵上、辦公室,甚至夜幕下的live house、酒吧里,都擠滿了穿同一種鞋的年輕人。
以至於,瑜伽褲剛開始流行時,洞洞鞋+瑜伽褲是職場人的頂級松弛穿搭;針織堆堆襪風靡的冬季,給洞洞鞋套上一雙襪子成為年輕人營造時尚氛圍感的公式。
究其原因,舒服、不用繫鞋帶易於穿脱、不磨腳都算,而當健身人穿上洞洞鞋,關於Crocs「功能性」的討論開始逐漸認真。
在健身房偶爾忘記帶鞋,穿洞洞鞋直接上跑步機,往往是是健身人淺嘗則止的嘗試。
出門打飛盤、溯溪、徒步時,即使不穿洞洞鞋也要在包上掛一雙,關鍵時候它總能給腳趾帶來恰到好處的解放。
「最爽的是溯溪,冰涼的水流從洞洞鞋穿過,連腳趾頭也被自然洗滌了。」
圖源小紅書@熙元_,已授權
Crocs所提供的舒適、自由的腳感正在國內户外圈蔓延,事實上,穿着洞洞鞋運動早有先例。
曾穿着Crocs跑過百公里越野賽的Joel Gartenberg表示:
「就像赤腳在草地上奔跑,穿上它我的腳趾可以充分張開,幫助我保持平衡,只是我會注意不會跨步過大。」
專業行為,請勿擅自模仿
一直以來,以「舒服」著稱的Crocs根本談不上功能性,甚至在特定場合下連安全性都難以保證。
由於鞋底過於柔軟缺乏對足底的支撐,長時間行走會加重對足弓的負擔,甚至會發生「腳脖子消失術」;
而其寬大的鞋體又容易在扶梯上被捲入履帶,據美國兒童安全事故統計,洞洞鞋是引發電梯事故的第一殺手,「一不小心半隻鞋就沒了」。
被不少公共場合拒之門外的Crocs,如今開始在運動場景中大展拳腳。
儘管有網友調侃「個人實力請勿上升鞋子實力」,但不得不説,隨着多元運動潮起,屬於鞋履的可能性正在被逐漸打開。
在社交平臺,該如何給Crocs分類一直是個難題,涼鞋,運動鞋,拖鞋,似乎都不貼切,最后人們選擇一言以蔽之:醜鞋。
並非故意設計醜陋,Crocs洞洞鞋誕生之初,原本是爲了解決划船運動時的防滑問題,佈滿洞眼的設計能讓運動員的雙腳在水中更加舒適,一條鞋帶則起固定作用。
2002年,售價35美元的Crocs在勞德岱爾船劃運動展上一經亮相便迅速售罄,因其輕便,防滑,速干,回彈的穿着體驗,很快得到園丁、醫護等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羣青睞。
Crocs的崛起是迅猛的,成立4年就上市,創下鞋類企業IPO首日股價上升幅度最高紀錄,而圍繞Crocs的話題性也隨之而來,並且爭論經久不衰——
2004年,Crocs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50項最糟糕的發明之一;但與此同時,美國著名鞋履雜誌Footwear News將Crocs評為2005年度最佳品牌。
處於漩渦中心的Crocs索性喊出口號:「Ugly is beautiful」,並開啟了大膽放飛的聯名營銷之路。
與Balenciaga的聯名賣到了7000人民幣的價位
從早年與Justin Bieber、Post Malone等歌手合作,到近期與人們熟悉的CLOT、McDonald's聯名,Crocs緊貼青年文化,精準把脈新流行趨勢里的話題熱點,用一雙鞋子跨界席捲潮牌、遊戲、餐飲等。
在一項關於「青少年中受歡迎鞋類品牌」的排名中,Crocs是排名上升最快的品牌之一,藉助「醜陋時尚」的話題性,洞洞鞋的口風實現了逆風翻盤。
而讓Crocs在大眾市場掀起話題的,則是收購Jibbitz之后為鞋子增添的「鞋花」配件。如果把洞洞鞋看做一件商品,鞋花便是賦予鞋子獨特性的精神內核。
「一雙洞洞鞋13個洞,可以安放26個鞋花」幾乎是每個Crocs擁躉們熟稔於心的口訣。在越來越像玩具店的Crocs門店中,「鞋花比鞋貴」的DIY式消費每分鍾都在上演。
眼下,Crocs對時代脈搏的把握,終於來到了運動場。
2023年,Crocs與設計師品牌Bodega推出改裝版洞洞鞋,增強其越野性能,並鼓勵用户「OFF THE BEATEN PATH 不走尋常路 」。
隨即與運動裝備品牌Satisfyx聯名推出溯溪款洞洞鞋,鞋跟帶變為可調節設計,提供穩固貼合的穿着體驗。
至此,Crocs所統治的審美文化,讓「洞洞鞋」成爲了一個形容詞。
儘管近年不少潮流廠牌、運動品牌先后推出了運動拖鞋、溯溪鞋,但更多時候,消費者依然習慣將它們統稱為:洞洞鞋。
從「時尚毒瘤」到「洞門永存」,Crocs的逆風翻盤固然離不開其在營銷上的持續投入。
財報顯示,從2016年到2023年,Crocs在市場營銷方面的費用,從0.56億美元增加到3.17億美元,增長了近5倍 。
以近年崛起的新鋭品牌On昂跑、Hoka為例,也正是依靠其在專業及大眾圈層的持續營銷,實現業績增長,甚至開始蠶食Nike等老牌的市場份額。
而22年來只賣一款主力鞋型的Crocs,之所以成為市場上獨特的存在,一方面當然是因其具備難以替代的舒適性,即使是在運動場景中——
康復醫生指出,儘管大多數人認為Crocs缺乏支撐性和穩定性,但這款鞋更適合腳寬的人,穿着它對於增強腳部力量有益,「要不要穿着它跑步運動,應該聽從身體的反饋」。
與Balenciaga的聯名賣到了7000人民幣的價位
而另一方面在於,Crocs總能跟隨時代潮流的變化,不被某種風格限定。
在大多數鞋履品牌要麼追求複雜、誇張的時尚性,要麼專注提升性能、舒適性的中間地帶,Crocs無疑在多變中找到了一種平衡——
去除鞋花,它是日常生活里朴實無華的一腳蹬;配上鞋花,它是表達個性的時尚單品;鞋底增厚3cm,它是不少人離不開的增高利器;加上毛絨內膽,它是寒冬也能穿出街的保暖之選。
正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賦予了Crocs洞洞鞋無限可能性。
而Crocs的存在無疑也給當下熱鬧的運動鞋履市場帶來新的啟示。從功能需求到精神需求,再到成為文化現象,眼下不斷成長的運動品牌們能給人們提供的驚喜和話題,仍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空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精練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Jting,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