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Habby之后,廠商玩轉Roguelike

2025-06-14 09:10

原標題:Habby之后,廠商玩轉Roguelike

Roguelike 發源於 PC 端,最早起源於 1980 年上線的 RPG 遊戲「Rogue」。這類玩法的*大特點就是兩個字「隨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遊戲地圖和敵人隨機生成,第二是玩家的裝備和升級選項都是隨機供應。另一大特點就是「*死亡」,簡單來説就是在每一局遊戲結束后,玩家升級內容都會清零,地圖也會重新生成,沒有任何「讀檔重來」的余地。

這 2 個特點,也造就了遊戲的「魅力」。遊戲的變數大大增加,玩家隨機應變分配資源、制定升級策略的能力面對*挑戰。

在移動端,HABBY 是最早採用 Roguelike 機制的廠商之一。早在 2019 年就正式上線了動作冒險遊戲「弓箭傳説(Archero)」,打造了移動端的*爆款。點點數據顯示其海外月流水在過去 3 年內都長時間維持在 400 萬美元,目前也已經推出續作「弓箭傳説 2」。在「弓箭傳説」的基礎上,HABBY 又對 Roguelike 做出了進一步探索,上線了多款遊戲並跑出成績。

「彈殼特攻隊」是 Roguelike 機制在手游上成功得到應用的經典案例 | 圖片來源:HABBY 「彈殼特攻隊」是 Roguelike 機制在手游上成功得到應用的經典案例 | 圖片來源:HABBY

其中最成功的產品當屬「彈殼特攻隊(Survivor.io)」。此前 Roguelike 在 PC 端已經逐漸從 RPG 衍生到其他類型,例如 Roguelike+ 俯視視角射擊遊戲「吸血鬼倖存者」,讓緊張刺激的射擊玩法變得更加難於預測。HABBY 則在學習「吸血鬼倖存者」的思路的基礎上配合 Q 版畫風,推出了「彈殼特攻隊」,讓 Roguelike 在移動端徹底出圈。從 2022 年正式上線到現在,遊戲的海外市場月流水依然能達到 364 萬美元(約合 2614 萬人民幣)。

Roguelike 手遊賽道,但目前月流水都明顯低於「彈殼特攻隊」(藍色) | 數據來源:點點數據 雖然其它國內廠商也在 HABBY 成功后積極入局 

此后,也有不少頭部廠商嘗試類似的玩法思路,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由大夢龍途開發、露珠遊戲海外發行的「向殭屍開炮(BangBang Survivor)」以及 4399 的「射射英雄(Zombie.io)」。這兩款產品在題材和思路上和「彈殼特攻隊」基本類似,還是單純套用了末日生存題材。雖然上線早期有一定成績,「向殭屍開炮」還在國內微信小遊戲上成爲了爆款,但是海外市場的流水高位維持時間都不算太長,目前月流水都已經不足 100 萬美元。

而筆者最近發現了兩款產品「Mech Assemble: Zombie Swarm(下文簡稱Mech Assemble)」和「Galaxy Defense: Fortress TD(下文簡稱 Galaxy Defense)」。這兩款遊戲在題材和玩法上的嘗試都稍微前進了一步,結合了機甲、太空戰鬥等設定。這兩款產品都在今年年初纔在雙端正式上線,目前月流水都已經超過 1000 萬人民幣(約合 150 萬美元)。

「Mech Assemble」 | 圖片來源:Aptoide 「Mech Assemble」 | 圖片來源:Aptoide
「Galaxy Defense」 | 圖片來源:Aptoide 「Galaxy Defense」 | 圖片來源:Aptoide

給末日題材「加點料」,兩款Roguelike用微創新做差異化跑出千萬月流水

雖然本質上都還是射擊玩法,但「Mech Assemble」的主角變成了機甲(上圖);「Galaxy Defense」則把遊戲背景改成了抵抗外星人入侵(下圖) | 圖片來源:點點數據

相比「彈殼特攻隊」,「Mech Assemble」和「Galaxy Defense」*的區別在於題材上做了「微創新」,雖然還是末日氛圍,但是背景和主角都有變化,再各自配合上更有個性的美術設計,試圖做出和「彈殼特攻隊」不一樣的體驗,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Mech Assemble」:還是末日背景,但用機甲做主角

data.ai 顯示「Mech Assemble」由 ONEMT 旗下賬號(ONEMT 是龍騰簡和的母公司),主要負責海外發行業務 | 圖片來源:data.ai

兩款產品中,「Mech Assemble」上線時間相對更早。data.ai 的數據顯示遊戲在 2023 年 12 月就已經開始在 Google Play 上測試,但正式上線 iOS 端則要等到 2025 年初。之后遊戲又在 2025 年 3 月和 4 月於日本市場上線 Google Play 和 iOS 版本。遊戲發行賬號屬於 ONEMT 集團,旗下公司包括國內廠商龍騰簡合,該賬號此前也曾發行龍騰簡合旗下 SLG「蘇丹的復仇」和「King’s Choice」等產品。點點數據顯示,目前遊戲最近 30 天雙端流水大約在 174 萬美元左右,最早上線的 Google Play 端佔比更高,超過 60%;其中大部分流水來自美國市場(佔比 50%)。

從題材設定和玩法上看,「Mech Assemble」和「彈殼特攻隊」比較類似。都是讓玩家在末日背景下對抗一波又一波敵人,擊敗關底 Boss 就能通關。*的區別在於「Mech Assemble」的主角不是人,而是機甲,而這給到玩家更多 DIY 權限,區別於之前的 Roguelike 產品。

首先是機甲本身屬於科幻題材,有相當大的固定受眾,尤其在日本等亞洲市場很受歡迎,讓「Mech Assemble」可以開闢屬於自己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機甲類遊戲的一大特色就是「DIY」,也就是讓玩家自己來安排機甲的武器配置、塗裝乃至外觀造型,所以「Mech Assemble」做出了功能更豐富的自定義系統,甚至將其延展成了一條故事線,配合各種裝備方便遊戲變現。爲了強化機甲的科幻設定,遊戲採用了 3D 畫面+俯視視角設計,還突出了機甲開火時的攻擊效果。

「Mech Assemble」的內購流水從 2025 年 2 月開始*波增長,之后在 4 月迎來第二波增長,增速明顯高於 2 月(上圖);兩次增長時間點和遊戲 Google Play 端廣告素材投放力度增加時間點相符(下圖) | 圖片來源:點點數據、廣大大

在素材上,「Mech Assemble」也着力突出了操作大型機甲戰鬥的爽感。目前 Google Play 端展示量最高的素材直接展現了玩家從一臺小機甲開局對抗敵人,不斷升級改造,最終造出大型機甲擊敗 Boss 的畫面;而且視角也從一開始的俯視逐漸變成平行視角,突出最后機甲造型的高大威武,把爽感拉滿。該條素材的觀看量目前已經達到 200 萬次。

「Galaxy Defense」:「末日」變「太空」,扛槍射擊隕石保衞地球

data.ai 的數據顯示「Galaxy Defense」的發行賬號屬於香港廠商 Cyberjoy Game(上圖)。點點數據顯示該賬號此前曾在中國臺灣等市場上線仙俠題材放置 RPG「凡人封神」(下圖) | 圖片來源:data.ai、點點數據

data.ai 的數據顯示,「Galaxy Defense」最早在 2024 年 9 月於 Google Play 上線,之后在 2025 年 2 月上線 iOS 版。點點數據顯示遊戲發行賬號「Cyberjoy Game」註冊地為中國香港,進一步調查可以發現該賬號還曾在中國臺灣等市場上線了一款仙俠題材放置 RPG「凡人封神」,天眼查數據顯示該遊戲在國內由杭州烈酷科技登記著作權。目前遊戲最近 30 天流水達到 217 萬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 Google Play(佔比 72%)。最頭部市場為美國(月流水佔比超過 30%),其次為韓國(佔比 22%)和日本(佔比接近 12%)。

「凡人封神」的著作權由杭州烈酷科技持有 | 圖片來源:天眼查 「凡人封神」的著作權由杭州烈酷科技持有 | 圖片來源:天眼查

雖然都是 Roguelike+ 射擊,但「Galaxy Defense」的玩法相比「彈殼特攻隊」更像「向殭屍開炮」。玩家要控制一名士兵,從屏幕底端朝着從屏幕上方不斷掉下的隕石和敵人開火,保護地球,玩家只能在屏幕最下方左右移動。因此雖然還是射擊遊戲,但其實體驗更像「向殭屍開炮」的塔防玩法;遊戲在操作跑位上的技巧性更弱,重點放在了策略上。

能看出,「Galaxy Defense」在設定上的*亮點就是把背景從末日變成了太空。不過就筆者看來,「Galaxy Defense」更有特色的地方在於美術設計。遊戲採用 2D 畫面,大部分情況下都以黑色為主,正好和太空題材相契合。各種關底 Boss 設計也很誇張,從超大號小行星到太空怪物都有出現,甚至有一種「太空怪談」的詭異感。筆者在玩遊戲的時候就感覺自己真的是在漆黑的夜空中對抗來自外太空的未知敵人,代入感拉滿的同時還讓筆者想到了「太空侵略者」等經典街機遊戲,讓遊戲擁有了鮮明特色的同時還吸引了一波街機受眾。

「Galaxy Defense」的畫面以黑色為主,讓玩家感覺在夜空中對抗飛落的隕石和怪物,強化代入感 | 圖片來源:Aptoide

由於遊戲畫風和「Mech Assemble」一樣獨具特色,「Galaxy Defense」的素材也一樣直接展示玩法。目前觀看量最高的素材已經達到 150 萬次。

「Galaxy Defense」的日流水在 2 月和 4 月中旬有兩次明顯增長(上圖),和廣告素材投放力度加大時間點相符(下圖) | 圖片來源:點點數據、data.ai

不難發現,以上兩款遊戲雖然都是在 Roguelike+ 射擊的基礎上做題材等方面的微創新,但各自的創新切入點選擇都經過了仔細考量。結合了能夠與射擊玩法產生直接關聯的題材,找到了最有可能拓展的受眾羣體。

不只是題材微創新,主線同樣也有調整

前面提到,「Mech Assemble」和「Galaxy Defense」主要的特色都體現在題材上。筆者在體驗兩款產品后還發現,兩款遊戲主線其實也針對各自的題材選擇做了調整,讓玩家儘量不「齣戲」。

雖然「Mech Assemble」中對機甲的大部分數值和屬性強化都要通過花費內購貨幣來完成(左圖 1/2),但有許多關鍵武器道具則需要通過打通指定關卡才能獲得(左圖 3) | 圖片來源:Mech Assemble

從變現思路上看,兩款遊戲和「彈殼特攻隊」的模式基本一樣,玩家需要通過內購來升級機甲和士兵的固有屬性和能力(不會在通關后清零),讓自己的戰鬥力不斷變強,打敗越來越強的 Boss,完成通關。不過在具體執行上兩款產品又有所區別。

以「Mech Assemble」為例,有一部分關鍵武器實際上被直接安排到了主線當中,只有打通某一特定關卡之后才能獲得,這些武器裝備恰恰正好是玩家可以安排安裝尺寸和角度的「自定義套件」。這就給了被機甲元素吸引來的玩家留在遊戲里的理由,通過不斷成長擊敗 Boss 來讓機甲越變越強,吸引力也上去了不少。

「Galaxy Defense」的單個關卡長度至少達到 5 分鍾,玩家需要抵抗多輪敵人的進攻才能通關 | 圖片來源:Galaxy Defense

而更像塔防遊戲的「Galaxy Defense」則拉長了關卡時間,每一關至少都有 5 分鍾以上的時長,通過更循序漸進的難度設計來吸引玩家不斷嘗試和續命。這個思路此前在樂否科技的 Roguelike 射擊遊戲「Wing Fighters」里也有出現。通過把關卡拉長,玩家反而有了更強的代入感,感覺到自己的確在不斷地挑戰一波又一波的隕石和外星人,直到最后壯觀的 Boss 戰拉開帷幕。

「Mech Assemble」的 Google Play 端 D1留存高於「彈殼特攻隊」,但 D7-D90 留存表現都相對偏低 | 圖片來源:點點數據

兩款遊戲通過對數值的微調,在同一個玩法框架內做出了兩種相當不同的體驗,保證了被題材吸引來的玩家有很大可能留在遊戲里。就目前點點數據捕捉到的結果來看(Galaxy Defense 尚未捕捉到留存數據),「Mech Assemble」的 D1 留存的確強於「彈殼特攻隊」,不過 D7 往后的留存還是有差距。長期運營往往能決定遊戲的流水上限和生命周期,因此如何優化長線運營,填補更具吸引力的新裝備和自定義功能,可能是「Mech Assemble」目前的主要任務。

更多Roguelike新品在路上

「KeyboardMan」是 HABBY 探索 Roguelike 機制的最新產品 | 圖片來源:羅斯基 「KeyboardMan」是 HABBY 探索 Roguelike 機制的最新產品 | 圖片來源:羅斯基

在其他廠商嘗試新題材定位時候,作為在移動端引入 Roguelike 玩法先行者的 HABBY 也在不斷嘗試。首先是從射擊的玩法框架中跳出,把 Roguelike 和放置 RPG 以及文字冒險遊戲相結合,再配合人氣爆火的水豚形象推出了「冒險者日記(Capybara Go!)」;另一方面,HABBY 又在最近剛剛上線 Roguelike+ 塔防遊戲「胡鬧地牢(Whittle Defender)」,用 5 人塔防的形式給 Roguelike 遊戲添加更多策略元素。

HABBY 用「胡鬧地牢」把 5 人塔防和 Roguelike 結合到了一起 | 圖片來源:HABBY HABBY 用「胡鬧地牢」把 5 人塔防和 Roguelike 結合到了一起 | 圖片來源:HABBY

最近手遊媒體《羅斯基》的報道顯示,HABBY 又在測試另一款 Roguelike RPG 產品「KeyboardMan」。這款產品同樣引入了網紅梗「鍵盤俠」,玩家要扮演一名網民(遊戲里是柴犬的形象),用各種表情包作為武器和各路網友展開對噴大戰,其中部分關卡會掉落幸運升級選項(Roguelike 機制)。雖然玩法很簡單,但勝在貼近現實,畢竟用户增長是*步。

「KeyboardMan」把網民之間的對噴做成了戰鬥 | 圖片來源:羅斯基 「KeyboardMan」把網民之間的對噴做成了戰鬥 | 圖片來源:羅斯基

除了 HABBY 之外,主攻 Roguelike+ 塔防的大夢龍途也有新產品開始跑出成績。Roguelike+ 塔防遊戲「Penguin GO! TD」把冰雪背景和塔防結合到一起,再加上可愛的企鵝作為主角,希望延續「冒險者日記」的「賣萌」路線尋找到更多潛在受眾,目前遊戲日流水在 1.5-3 萬美元區間。

「Penguin GO! TD」把背景設定在了冰雪末日,可愛的企鵝成了主角 | 圖片來源:點點數據 「Penguin GO! TD」把背景設定在了冰雪末日,可愛的企鵝成了主角 | 圖片來源:點點數據

Roguelike 這一玩法雖然本身歷史悠久,但是從重度的 RPG 推廣到中度乃至輕度休閒題材,還是近幾年的事情,因此 Roguelike 和其他玩法以及題材的結合以及想象空間依然很大。「Galaxy Defense」和「Mech Assemble」也是靈活運用思路、套用新題材跑出成績的代表。

從目前來看,除了 HABBY 和大夢龍途等少數廠商之外,大部分廠商的思路還暫時停留在 Roguelike+ 射擊上,而「Capybara Go!」等產品的成功,以及更多新品的涌現已經預示着 Roguelike 更大的潛力。網紅題材+文字玩法,也在「KeyboardMan」上得到了延續,今后我們會持續觀察 Roguelike 這個玩法的最新動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