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汽車視點 | 從1萬到36萬、從追趕到領跑,透視上海車展「全球風向標」效應

2025-04-24 19:57

新華財經上海4月24日電  二十一屆盛會,四十載春秋。2025年4月23日,第21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正式開幕,迎來了四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自1985年首屆展會啟幕,作為中國首個專業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海車展以兩年一度的節奏,在四十年間穩步前行。其功能從最初的產品展示平臺,逐步發展爲中外車企展示品牌形象、交流前沿技術、拓展合作機遇的國際化舞臺,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具權威性、國際最具影響力的汽車行業盛會之一。作為衡量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標尺,上海車展的進化軌跡,恰是中國汽車產業從追趕到領跑的縮影。

開啟中國專業車展時代

創辦於1985年的上海車展是中國最早的專業國際汽車展覽會。1985年,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328家廠商參加上海車展,展館面積達1萬平方米,設有5大主題展區。

彼時的上海車展,進口品牌車型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奔馳、大眾、日產、福特、通用、菲亞特等跨國汽車巨頭悉數亮相,首次向中國觀眾敞開了大門。尚處合資起步階段的中國汽車工業,僅帶來6款車型參展,包括上汽大眾桑塔納、天津大發微型車、南京依維柯輕型商用車等,這些具有時代印記的國產車型被集中陳列於最引人注目的露天廣場中央展區。展會首日,觀眾人數突破2萬人次,國內專業車展由此拉開序幕。

首屆上海車展的歷史意義,不在於展車數量多少,而在於展現了中國發展現代汽車工業的決心。這種積極開放的態度,為后來上海乃至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4年,上海國際汽車展順利通過了國際博覽聯盟(UFI)的認證,成為我國首個獲得UFI認證的汽車展會。伴隨着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上海車展2005年正式躋身國際A級車展行列,在展位面積、參展單位、展品範圍、觀展人數等多項指標上刷新了中國車展歷史紀錄——展館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比上屆增加50%,首度超越東京車展,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賓利、勞斯萊斯、法拉利、瑪莎拉蒂等超豪華品牌首次組成中國車展上的「頂流矩陣」;30位跨國車企CEO的集體到訪創下歷史之最;雪佛蘭愛唯歐(Aveo)在上海車展全球首發,更開創了上海車展全球首發量產車型的先河——自此,上海車展逐漸成為跨國車企全球戰略版圖中的重要落子點。

那一年,展館內擠滿的不只是展車,還有全球汽車業對中國市場的期待。美國汽車記者麥克爾·鄧恩在報道中寫到:「今年上海車展創紀錄的參展車型數量再一次證明了全球汽車製造商對於中國市場堅定不移的信心。」

2009年,上海車展參展廠商突破1500家;2013年,上海車展全球首發車型數量破百,達到111輛,超過了同期的「五大車展」(德國法蘭克福車展、北美國際車展、瑞士日內瓦車展、法國巴黎車展和日本東京車展),成為新的「國際汽車潮流風向標」;2021年,參與上海車展的科技企業數量達到了歷史之最,汽車科技和供應鏈展區展出面積6萬平方米,整屆車展吸引觀眾81萬人次;2025年上海車展,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其中汽車科技與供應鏈展區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顯示出展會已成為汽車企業的「科技擂臺」。

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佛瑞亞缺席了2025年的CES全球消費電子展,而是選擇參加上海車展,其負責人告訴新華財經,2024年,佛瑞亞的全球市場訂單量為310億歐元。其中,亞洲地區的訂單量達到110億歐元,而超過60%的亞洲地區訂單來自中國車企。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春霆説,經過40年的不斷發展和演變,上海車展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已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看上海、看中國的窗口。

中國市場成為跨國車企創新原點

2025年的上海車展,全球首發新車超過100台,發佈會達到創紀錄的193場。一個清晰的信號正在浮現:跨國車企不再簡單地將中國視為銷售市場,而是將其作為技術研發與產品定義的核心陣地。

大眾集團以三款本土化戰略車型開啟品牌之夜:上汽大眾全尺寸增程SUVID. ERA切入高端市場,一汽-大眾緊湊型純電轎車ID. AURA展現年輕化基因,安徽大眾ID. EVO則憑藉全尺寸純電架構實現技術突破。區別於過往延續幾十年的家族化設計傳統,這三款車型從車機系統到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均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標誌着大眾在華戰略的深度轉型。

奧迪展臺的電動「雙子星」也尤為奪目:全球首發的A6L e-tron不僅為中國市場專屬加長159mm,更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還有配套的車載冰箱,遵循中國用户偏好;AUDI E5 Sportback作為AUDI品牌首款量產車型,延續了「轎跑式」的先鋒設計語言,並採用中國廠商Momenta提供的智駕解決方案。

AUDI E5 Sportback亮相展臺(李一帆 攝) AUDI E5 Sportback亮相展臺(李一帆 攝)

以奧迪為代表的豪華品牌的本土化戰略已經初見成效——

奔馳全球首秀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 L車型被外界視為奔馳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標杆之作。CLA L車型的智能座艙集成了豆包AI大模型、三屏聯動座艙及保時捷同款兩檔變速箱,轉型之迅速折射出傳統豪華品牌在智能化賽道的緊迫感。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説:「奔馳正在展開品牌歷史上最強大的產品攻勢。」

寶馬的新世代概念車則以更具象的方式詮釋轉型:18000牛米扭矩支撐的54度陡坡攀爬,還有極限漂移、貼地飛行、急速變線等現場演示,既延續了寶馬品牌的運動基因,也讓消費者看到,電動時代駕趣也可以不減反增。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強調,「我們正在攜手中國本土先鋒企業,推動突破性技術快速落地。新時代將呈現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負責任的豪華出行。」

除與中國車企和供應鏈深度合作外,跨國車企也紛紛在中國播下自己的「創新種子」。

別克品牌日重磅官宣了「至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首款超豪華新能源MPV的亮相宣告了別克品牌全面電動化的決心。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表示,自2025年起,別克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全新車型序列將全部是新能源汽車,未來兩年內,別克將實現新能源車型主力價位段的全覆蓋。

別克至境品牌車型(李一帆 攝) 別克至境品牌車型(李一帆 攝)

4月22日,豐田汽車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正式落子上海金山。23日,全新一代雷克薩斯ES即在上海車展全球首發,成為上海車展最受關注的車型之一。以中國市場為創新原點,豐田開啟了從「全球技術適配中國」向「中國智慧定義全球」的戰略躍遷。

這種「中國速度」正成為跨國品牌的共同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奧迪、寶馬、現代等眾多合資品牌不約而同在車展提出了同一個口號——「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大眾早早發佈「在中國,為中國」戰略,齊普策稱寶馬始終堅持「在中國、為中國,以中國速度創新」,AUDI項目CEO宋斐明更直言:「如果能在中國成功,那就一定能在全球成功。」

目前,上汽奧迪的設計和技術已經開始反哺奧迪全球產品線,一汽奧迪A5L在現場常亮的標語更直接寫着「豪華燃油華為智駕首車」,可見中國市場的角色已發生根本性轉變。某合資品牌研發負責人坦言:「中國團隊目前的話語權很大,不再只是執行者,反而是核心力量甚至主導。」有業內人士表示,「合資品牌已經開始‘出牌’,最快2025年底,最晚2026年,合資品牌或將迎來2.0時代,具備與自主品牌‘掰手腕’的能力。」

本土品牌豪華車型閃耀車展

中國汽車產業的話語權更迭,在中國品牌展臺之上也有具象呈現。

小米汽車展臺上,不同膚色的外國廠商絡繹不絕地前來學習交流,把包括前備箱、智能座艙等在內的車輛功能,能體驗的全部體驗一遍。

外國工程師圍觀討論各中國品牌汽車(李一帆 攝)
外國工程師圍觀討論各中國品牌汽車(李一帆 攝) 外國工程師圍觀討論各中國品牌汽車(李一帆 攝)

在奇瑞星途展臺,新華財經注意到,有一些外國廠商甚至拿着手機在測量車窗長度。星途工程師告訴新華財經,近兩天已經接待了幾十批外國廠商和供應商等,來自西班牙、中東等各個地方。「中東的新能源車市場現在發展非常好,我們對前景感到非常樂觀,很多人也期待更多中國品牌進入中東市場。」一位來自沙特阿拉伯的經銷商説。

在蔚來等本土豪華品牌的展臺,還有不少來自奧迪、寶馬、雷克薩斯等海外豪華品牌的高管組團試車。

華為的乾崑智能技術大會上,更有11家國內外車企負責人蔘會,包括奧迪中國總裁羅英瀚、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等。

在諸多國際車展規模縮水,日內瓦車展甚至已經停辦的背景下,以上海車展為代表的中國車展規模、水平與影響力均在不斷提升。

與以前中國品牌更受關注的車型多為經濟型車型不同,今年上海車展的更多目光和焦點,聚焦在中國品牌百萬元級別的豪華車型。

極氪的首款旗艦超豪華SUV極氪9X在上海車展全球首發亮相,極氪科技集團CEO安聰慧表示,「極氪的戰略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改變中國乃至全球高端豪華市場格局。」據瞭解,極氪9X擁有全球最寬的后排車門,寬度超過1.2米,開門角度超過80度,配備了5個激光雷達,將於今年第三季度上市。極氪9X普通版預計起售價約50萬元,頂配光輝版或達100萬元。

作為仰望U8的加長版,比亞迪豪華車型仰望U8L在上海車展首發,其車身尺寸在U8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長,甚至比勞斯萊斯庫里南還長出59mm。美國青年埃文·凱爾(Evan Kail)現身比亞迪展臺,問價仰望U8L,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曾開過幾款中國車,印象很深刻,目前準備試駕仰望U9超級跑車。

預售價100-150萬元、對標邁巴赫的尊界S800首次亮相上海車展,在鴻蒙智行上海車展的直播中,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透露尊界S800的內飾包括水晶、實木、真皮等多種材質,並且在座艙中部採用了前后隔斷設計,打造出更加獨立的私密空間。「尊界無論是用料還是科技創新,都能實現對於傳統豪華汽車的超越。」余承東表示。

以極氪9X、仰望U8L、尊界S800等為代表的中國旗艦產品矩陣,在上海車展書寫着高端力量,也成為中外觀眾新的關注亮點。當這些自主品牌集體突破50萬元甚至更高價位的價格錨點,中國汽車工業的高端化征程已然開啟,中國汽車品牌的技術自信與市場競爭力正在全線突圍。

「今日中國之動向,將引領明天世界之方向。」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2023年上海車展上的感慨,已從預言變為現實。從1985年1萬平方米的初創展館,到2025年36萬平方米的全球舞臺,上海車展不僅扮演着中國汽車工業風向標的角色,更以開放創新之姿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變革方向。這座紮根行業四十年的標杆盛會,正以「中國速度」書寫着世界汽車工業的新座標

策劃:姜微

統籌:何欣榮、陳雲富

採寫:李一帆

編輯:葛佳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