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4 06:01
在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大會(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JPM)上,製藥企業CEO們每年都需向投資者闡明其應對行業挑戰的戰略規劃。2025年1月13日會議首日,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輝瑞(Pfizer)和默沙東(Merck)三大藥企的掌舵人針對專利懸崖問題發表了應對方案。
百時美施貴寶首席執行官Chris Boerner率先提出「二維戰略」框架。他預計,公司現有產品組合將持續面臨「專利獨佔權喪失(LOE)風險」。其中,通過收購新基(Celgene)獲得的重磅多發性骨髓瘤藥物Revlimid®(來那度胺)將於2025年3月遭遇新一批仿製藥競爭,並在2026年進入全面仿製藥市場階段。
儘管明星抗凝藥Eliquis®(阿哌沙班)在2024年前九個月創下44億美元收入,但BMS預計該藥物2025年銷售額將"再降一級"至20-25億美元區間。首席執行官Chris Boerner在JPM會議上指出,多發性骨髓瘤藥物Pomalyst®(泊馬度胺)與白血病藥物Sprycel®(達沙替尼)也將於2025年遭遇仿製藥衝擊,形成"專利懸崖疊加效應"。這兩款藥物在2023年前九個月分別貢獻27億和10億美元全球收入。
面對收入威脅,BMS正通過研發管線突圍。Boerner披露,公司目前有40箇中后期研發項目推進中,預計到2025年新葯組合將貢獻超50%總收入。未來五年計劃推出10款新葯並實現30項適應症擴展,同時通過運營效率提升控制成本。Boerner強調:"BMS有望在2030年前實現行業領先增長。"
輝瑞首席執行官Albert Bourla在與摩根大通分析師的對話中坦言,公司正面臨"明確的專利到期浪潮"。據最新年報披露,抗凝藥Eliquis®、乳腺癌藥物Ibrance®(帕博西尼)、前列腺癌藥物Xtandi®(恩扎盧胺)等重磅產品將在2026-2028年間陸續失去專利保護,預計造成170-180億美元年收入缺口。
為填補收入缺口,輝瑞近年完成包括430億美元收購Seagen在內的多筆交易。Bourla表示,併購資產預計在2030年前貢獻200億美元年收入,同時自研新葯有望超越華爾街預期。該戰略已初見成效,新冠藥物Paxlovid®退潮后,RSV疫苗Abrysvo®和潰瘍性結腸炎藥物Velsipity®等新產品正快速上量。
全行業最嚴峻的專利挑戰當屬默沙東的PD-1抑制劑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這款2023年創下250億美元銷售額的"藥王",在2024年前九個月仍實現216億美元收入。首席執行官Robert Davis在JPM會議上披露,自2021年以來,公司三期臨牀管線規模已擴大近三倍,期間通過戰略合作投入約400億美元。
Davis強調:"若未來2-3年能保持當前發展勢頭,我們完全有能力在Keytruda專利到期期間實現持續增長,而不僅僅是到期后的恢復。"目前,默沙東正通過HPV疫苗Gardasil®的產能擴張、15價肺炎疫苗Vaxneuvance®的市場滲透,以及收購Prometheus Biosciences獲得的TL1A抗體等多元化佈局構建"后Keytruda時代"護城河。
藥事縱橫投稿須知:稿費已上調,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