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21億!千億國產巨頭拿下德國知名品牌

2025-04-11 20:46

作者:楓葉

特朗普濫施關税造成的經濟破壞,還在持續。

哪怕其本意是爲了保護本土產業,結果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股美債齊跌,美國物價飛漲,一個適得其反的「對等關税」,美國人最終難免要為這場「自傷式貿易戰」買單。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早已做好了反制的準備,國產巨頭的全球化步伐也沒因這場「鬧劇」而停滯不前。

剛剛,安踏又出手了!

21億元,將德國知名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收歸麾下。

相信喜歡户外的朋友對這個品牌應該十分地熟悉,它不僅是德國知名户外品牌,更是歐洲户外的標杆品牌,在中國户外圈也是風靡一時。

不止狼爪,日本户外品牌迪桑特、韓國高端户外品牌KOLON SPORT,以及擁有始祖鳥、薩洛蒙等多個户外品牌的亞瑪芬集團;

安踏,這家中國的運動鞋服龍頭,彷彿沒有邊界一樣,不斷刷新着世界對於中國品牌的想象。

安踏是否真的可以如創始人丁世忠期待的那樣,不做中國的「耐克」,成為世界的安踏,就從「國產狼爪」開始?

01

德國知名品牌,被安踏給收購了!

近日,安踏體育發佈公告稱,將全資收購起源於德國的世界領先户外服飾、鞋履及裝備專業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基礎對價為現金2.9億美元(約21.24億元)。預計本次收購將於2025年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初完成。

這個起源於德國的户外品牌,至今已有44年曆史,狼爪官網介紹稱,其創立源於篝火旁的啓發,當時人們意識到探索是一項終身事業,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做到。

狼爪發展至今已成為歐洲户外的標杆品牌,產品線涵蓋高性能户外服裝、揹包及配件、專業裝備,滿足徒步、自行車、滑雪以及露營等消費場景,也提供日常休閒服飾。

狼爪目前擁有1500名員工和495家店鋪(其中226家位於歐洲、269家位於亞洲)。

2019年,美國高爾夫用品集團Topgolf Callaway Brands Corp.(以下簡稱Topgolf)以約4.76億美元的對價收購了狼爪

今年2月,Topgolf在全年指引中預估狼爪」2025財年營收約為3.25億歐元,經調整后的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200萬歐元。

這次折價賣出,相信也是應對特朗普「對等關税」的無奈舉措罷了。

安踏為什麼要收購狼爪呢?

狼爪在歐洲市場(尤其是德國)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這次收購狼爪,不僅意味着安踏完成了户外賽道的全價值鏈佈局,也在全球化進程上補足了歐洲大陸這塊拼圖。

在全球關税壓力、地緣政治等因素下,作為一家國際化集團,安踏難免也會受到影響。可以看出,進一步尋找增長點,以抵消內外因素帶來的業績壓力,成為當下安踏的業務重點之一。

FILA增速下滑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在中國有着較高知名度的户外品牌,狼爪似乎有潛力成為另一個「始祖鳥」。

不過,在國際關税政策變化帶來的供應鏈成本增加、國內消費需求分化、户外運動熱度降温以及內部品牌重疊等潛在危機下,安踏找到新增長引擎的難度也在加大。

02

提起中國的運動品牌,也許之前李寧、特步、安踏這些國產運動品牌,給人第一印象是土味、廉價,穿出去沒啥面子,人們更加追捧的都是進口的耐克、阿迪等國外品牌。

殊不知,如今以安踏、李寧、特步等為首的國貨運動品牌正在加速前進,逐步走向一個全新的國潮時代,不少國貨已乘着大國崛起的時代東風起飛!

國貨還潮,外加上本土品牌設計、製造能力不斷提升,傲慢的洋品牌逐漸被拋棄,安踏、李寧等國貨漸入佳境,早已躍居成為國際一線品牌,在國際上也受到了不少國外消費者的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耐克用了46年才達到400億美元市值,阿迪達斯用了整整68年,而安踏只用了29年的時間。

從當年單打獨鬥的地方小廠到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運動品牌,中國鞋王安踏的高速成長讓人愕然。

財報顯示,安踏集團2024年營收708.3億元,同比增長13.6%;經營溢利至165.95億元,同比增長8.0%;淨利潤119.27億元,同比增長16.5%。若再加上亞瑪芬集團,安踏集團年總收入能突破千億元。

更可喜的是,安踏在中國的運動鞋服市場份額提升至23%,位居行業首位,並躋身全球前三行列。

時至今日,安踏的品牌使命,也不再只是擴張規模,而是以中國品牌的姿態走向世界。

時代在變,國貨的影響力也在變,過去我們是沒得選,如今中國製造蓬勃向上,運動品牌中的安踏、李寧,科技品牌中的華為、阿里,汽車中的比亞迪、吉利等,均已成長為「國之棟樑」。

沒錯,不僅中國品牌變強了,中國消費者也變的更理性、更自信了。

一個真正精神富足的民族,應該是對本國文化深度認可的,堅韌、偉大的民族,纔是中國人自豪的源泉!

03

過去十年,被低廉勞動力和建廠成本所吸引,在中國這一傳統體育鞋服制造中心之外,諸多跨國體育鞋服制造商陸續將一部分代工製造業務向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轉移。

然而新的供應鏈模式穩定運行才幾年,特朗普關税大棒胡亂揮舞,徹底打亂了服裝巨頭們的佈局。

承擔了耐克、阿迪達斯、lululemon等體育用品公司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產能的柬埔寨、越南兩國面臨超40%的關税,成本至少上漲10%,品牌利潤寥寥無幾,漲價就成了無奈之舉。

美國最大的運動服飾巨頭耐克在「大棒」下,市值近千億元灰飛煙滅。更別說「關税」附帶產生的成本壓力了。

根本原因是,美國本土服裝和鞋類製造比例極低,97%的鞋類依賴進口,耐克全球一半的鞋類產自越南,大量依賴進口,關税一來,成本轉嫁到產品價格上,消費者就得為漲價買單。

耐克想轉移產能到鄰國柬埔寨或泰國?不好意思,這兩個國家同樣面臨30%以上的關税。美國本土僅生產1%的鞋類,卻要用關税倒逼企業回家建廠,你説靠譜不靠譜,鐵樹開花都比這個靠譜。

估計是「特不靠譜」,用錘子砸向別人的玻璃,卻忘了自己家的窗户也是透明的。

更諷刺的是,自濫施關税以來,特朗普遭到國際社會強烈反對的同時,美國人也並不樂意,抗議聲四起。

「第一兄弟」馬斯克就直接向特朗普發出了撤銷新關税政策的呼籲,可惜沒有成功。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簡直被這種「外行」的做法逼瘋了,稱無法忍受「荒謬的(對等)關税算法」,已打算辭職不干。

《福布斯》對華爾街重量級人物做了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現在72%的人覺得特朗普團隊的經濟計劃未見成效,66%的人表示不支持其經濟政策。

近日公佈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超半數美國人對總統特朗普加徵關税表示不滿,認為這將傷害美國經濟,並給日常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貿易戰的歷史已經證明,關税雖由美國進口商承擔,但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苦的還是美國普通百姓。

研究顯示,美國政府今年以來實施的關税措施導致物價水平短期內上漲2.7%,相當於每個家庭購買力平均損失4400美元。關税措施對服裝和紡織品價格的影響尤為明顯。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曾警告稱,由於特朗普政府正在實施的關税措施,美國經濟目前可能正走向衰退,這可能導致約200萬美國人失業。

估計特朗普也沒想到,自己頗為得意的關税政策最終卻成了傷己的暗箭。

特朗普一意孤行的代價,相信3億美國人已經深刻體會到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