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單季營收增長71%,小牛電動憑什麼逆勢上揚?

2025-03-20 17:30

小牛電動2024年全球整車銷量92.4萬輛,其中四季度同比勁增65%,收入飆漲,創2022年以來單季最高增速。

文|王木

2022年中國兩輪電動自行車銷量達到歷史高峰后,已經持續兩年下滑。在這一背景下,小牛電動(NASDAQ: NIU)卻實現了逆勢突圍。

近日,該公司發佈財報顯示,2024年,小牛電動累計整車銷量92.4萬輛,全年營收32.88億元,相比2023年增長24%,其中,四季度表現尤其亮眼,整車銷量達22.7萬輛,同比勁增65%,收入飆漲71%至8.19億元,創2022年以來單季最高增速。

與此同時,小牛電動在海外市場也展示出強勁的爆發力,全年整車銷量16.5萬輛,同比漲幅超50%。

這些數據背后隱藏着市場結構性變化。據尚普諮詢最新統計報告,隨着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產品技術的升級,電動自行車的價格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數據顯示,2015年到2024年,3000元以下車型的市場佔比從90%下降至55%。此消彼長,2024年,3000元以上車型的市佔率已經升至45%。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變化反映出消費者對電動兩輪車品質、性能和功能的需求提升,低價車型逐漸失去主導地位。換句話説,消費者越來越願意為高端車型支付溢價,尤其是智能化功能和輕量化設計的車型。

作為全球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小牛電動直接受益。當然,這背后與小牛電動極具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執行力以及強大的研發實力密不可分。

2024年,小牛電動多款新車密集上市,並堅持以智能化為產品核心,切入更多細分市場,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用車訴求,在國內持續搶佔中高端市場份額。

在海外,這家公司更加勢不可擋。通過與百思買(Best Buy)等零售巨頭合作,小牛電動高智價比電動滑板車在歐美年輕羣體中快速普及,2024年四季度國際市場整車銷量同比攀升63.9%,全年國際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13.4%。

2025年,乘勝追擊。小牛電動CEO李彥表示,基於2024年的增長勢能,公司對2025年充滿信心,繼續保持產品的強大吸引力,預計,2025年一季度小牛電動營收將達6.31億元—7.07億元,同比增長25%至40%,全年銷量目標錨定130萬輛—160萬輛,對應同比增幅約40%至70%,從而進一步鞏固全球市場份額。

這份業績報告顯然超出市場預期。當地時間3月17日收盤,也就是小牛電動發佈2024年財報當日,該公司股價領漲中概股,大漲29%,報收每股3.51美元,總市值漲至2.7億美元。瑞銀表示,小牛電動股價的飆升極大增強了投資者信心,反映出市場對其業績增長的積極迴應。不僅如此,由於有車不愁賣,讓廣大經銷商對小牛電動的信心也得到進一步提振。

擴大研發投入,智能科技賦能高端市場突破

具體到中國本土市場,2024年,小牛電動整車累計銷量75.9萬輛,同比增長26.3%,單車平均售價增長1%。這一增勢在行業持續走低的背景下顯得格外搶眼。

尚普諮詢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兩輪電動車累計銷量5120萬輛,同比下降9%。相比2022年曆史高位,足足少賣100萬輛。不過,這並不影響中國作為全球兩輪電動車行業領軍市場的地位。

根據調研結果和專家訪談,尚普諮詢發現,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從2015年的6600萬輛增長至2024年的2.8億輛,平均年均增長率超過15%。在銷量方面,儘管2024年同比有所下滑,但市場整體仍保持較高水平,不可避免的是競爭愈加激烈。

的確,近年來,人們對兩輪電動車的綜合要求越來越高,比如產品的輕量化、續航能力、智能水平以及顏值等。而這些恰是小牛電動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財報顯示,2024年,小牛電動全年研發費用超1.3億元,主要聚焦電池管理系統與智能互聯功能升級。

高研發投入為產品創新提供了堅實支撐。2024年,小牛電動在新車型中率先應用毫米波雷達盲區監測系統,極大提升了騎行安全與產品科技含量。不僅如此,小牛電動旗艦車型NX還通過了電安全防護、火災防護、機械安全、安全狀態監測和防觸電安全五大維度的極限安全測試,並以五星成績榮獲由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頒發的首箇中國「電動兩輪摩托車防火安全極限挑戰」五星認證。

要知道,這一認證不僅填補了中國電動摩托車極限安全測試的空白,更標誌着兩輪電動車行業在整車及電池防火安全領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硬核科技加持,讓小牛電動以NXT系列為代表的高端車型憑藉智能化設計推動業績顯著提升,拉動四季度單車收入同比上漲10.2%,用户生態協同效應逐步顯現。

2024年,小牛電動成功打造出多元化的產品組合。N Play、NX、NT、FX 和 U MAX 等系列車型,憑藉時尚外觀與前沿科技,成為品牌銷量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同時,基於對用户的深入洞察,小牛電動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矩陣。比如,以精緻設計、高安全、多功能為主的U、MT和OT車型,一經推出便成功圈粉女性目標用户羣體。

如此強大的產品攻勢,將在2025年得到延續。小牛電動希望,以更豐富的產品力,滿足更多人羣的出行需求,無論是追求個性化的年輕消費者,還是注重實用性的大眾羣體,小牛電動有信息,都能為用户帶來超越價值的車型。

隨着更多地方政府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2025年兩輪電動車市場的消費活力勢必將被進一步激發,其中,智能消費、綠色消費將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業內人士認為,這對小牛電動等高端品牌來説無疑是利好消息。

儘管2024年小牛電動距離盈利還有一點距離,但虧損已大幅收窄。小牛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公司將聚焦成本優化與生態協同發展,從單純的規模擴張向高質量增長模式轉變,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全力迎接盈利拐點的到來。

對此,機構觀點普遍樂觀。瑞銀、高盛等機構認為,小牛電動通過產品創新、渠道擴張與成本優化協同發力,展現出良好的戰略轉型成效,未來可期。

雙戰略驅動,全球化佈局再提速

的確,渠道擴張是小牛電動決勝2024年的重要引擎之一,但更準確來説,功勞主要在於渠道變革。

企業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小牛電動在中國市場累計佈局3735家門店。這一規模在行業並不算出挑,而小牛電動的祕密武器在於為所有線下門店賦能,幫助他們通過互聯網工具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

2024年,小牛電動全面推行「All In線上」戰略,通過直播電商與實體體驗店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線上線下的雙向賦能。從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的爆款直播,到門店夥伴化身主播帶貨,小牛電動通過精準的線上流量引導,完成了更高效的轉化。

貴州貴陽沙衝路店店長查龍傑的門店案例正是這一模式的成功縮影。通過短視頻與直播,查龍傑不僅迅速打開了本地市場,並且僅用半年時間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既為小牛電動增強了用户黏性,也大幅提升了其品牌的市場滲透能力。

實際上,小牛電動第一次試水電商並大獲成功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15年6月,這家公司首款產品N聯合京東商城、京東眾籌首發,成為當時國內權益類眾籌中募集最快,金額最大的眾籌項目。近年來,在公司快速發展過程中,小牛電動發現,市場環境、消費場景、觸達用户的渠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商已經成為當下二輪電動車的重要銷售陣地,由此決定啟動渠道變革。

在海外市場,小牛電動則有另一套模式。2024年,小牛電動在米蘭EICMA國際車展上發佈了越野摩托車及高性能車型,贏得了歐洲和北美消費者的熱烈反響。

與此同時,在短出行業務上,小牛電動通過與百思買等主要零售商達成戰略合作,成功擴大了零售覆蓋。這不僅讓其在國際業務上收入佔比提升至13.4%,也進一步提高了小牛電動的海外知名度。

對於小牛電動而言,2024年是其戰略轉型的關鍵節點,公司通過技術高端化夯實中國市場根基,以本地化運營策略突破國際市場壁壘,為盈利能力提升築牢根基。步入2025年,小牛電動奔跑速度明顯加快。

開年伊始,小牛電動便在科技創新賽道加速奔跑,率先完成對 DeepSeek大模型的全面部署,並攜手高德地圖成功打造行業首個純數據驅動動態安全預警系統,為兩輪電動車安全標準樹立全新標杆。而這些只是開始,接下來,小牛電動將加大對新興市場的投入,通過本地化運營和定製化產品策略,擴大品牌在全球範圍的覆蓋與影響力,跑出AI時代加速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