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27 08:34
剛剛過去的11月,比亞迪打破了歷史記錄,成功躋身巴西汽車銷量榜前九名。
這家全球前十的汽車廠商,正在進軍全球主要市場,當然也包括巴西。
2023年,巴西超過加拿大,經濟總量全球排名第九,具備廣大的汽車市場空間。
比亞迪正在巴西緊鑼密鼓的建廠,希望拿到這塊蛋糕。
今年3月,比亞迪位於巴西的工廠正式投入建設,計劃於2025年初開始生產。
這家工廠的投資總額達到了45億元人民幣,預計將為巴西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
工廠預計佔地100萬平方米,這一規模對巴西政府和比亞迪來説,都是一個極具前景的宏偉藍圖。據悉,早在2014年,比亞迪就在巴西成立分公司,打算深耕這一市場。
但是,這個工廠的建設最近卻被叫停了,原因令人錯愕。
巴西勞工部官網顯示,巴西勞工部(MPT)聯合當地檢察等六個部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比亞迪在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工廠中,163名名工人進行了轉移,安置到當地酒店。工廠宿舍和工地已被封鎖,直至工廠全面整改完成才能解封。
來源巴西勞工部(MPT)
根據巴西勞工部官方文件的描述,該工廠華人員工工作生活環境惡劣,「飲用不潔淨水源」,「31人公用一個廁所,必須4點起牀排隊」,「沒有冷藏設備儲存食物(巴西是夏天)」「沒有防護在有毒廢料里工作」,「超時工作,沒有年假,有人眼部受傷但連續工作了25天」。較為惡劣的是,「施工方扣押了工人護照,工資只發40%」,導致工人無法離境,形同監禁。巴西勞工部檢察辦公室文件中甚至使用了「有辱人格」這樣嚴肅的字眼。
來源 Brasil
然而奇怪的是,在該工廠工作的巴西籍員工則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35天年假制度,加班有加班費。
12月23日,比亞迪巴西分公司就該事件發表申明:「過去幾周,公司一直對所有分包公司員工的工作生活條件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多次通知外包公司做出必要調整。」據悉,施工方為金匠建設集團,此前曾於比亞迪多次合作。該工地共有470人,目前被轉移安置的有163人,此前曾是福特工廠,2年前被比亞迪購入。
也有當地員工在抖音等平臺發聲,稱「這個事情是巴西人搞得鬼,他們想在這里上班,所以就把我們整跑。」
也有在國內工地工作的員工對作者説:「這其實就是國內工地現狀,住的都是臨時板房,工程結束就撤了。」
也有當地工作的車企員工表示,「超時工作」、「沒收護照」、「強迫勞動」等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巴西當地的法律。巴西官方一直非常關注勞工保障。以前也有中資企業在當地發生類似情況。
「在勞動環境和工作強度方面,國內外要求差別較大,出海企業要注意」。財新網援引車企人士表示。
一份附有手寫簽名及手印的員工聲明顯示,事件的起因涉及107位員工需金匠公司協助辦理巴西臨時身份證。為此,公司臨時收集了這些員工的護照,以便后續進行相關手續處理。然而,在勞工部門的一次現場檢查中,這批護照被發現在金匠公司的櫃子內,導致檢查人員誤以為公司統一沒收了所有護照,且未接受公司解釋,錯誤地判斷這些員工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也於今日午間轉發微博表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抹黑中國品牌、抹黑中國,以及企圖破壞中巴友誼的事情上,見識了境外相關勢力如何惡意關聯、蓄意抹黑,國內部分自媒體如何里應外合,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2022年之前,全球汽車出海最多的是日本。日本本土每年會生產800萬輛左右汽車,其中一半會出口到海外市場,而生產廠已經遍佈全球的日系車企在海外的年產量加起來要超過1600萬輛,以2022年底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日本汽車企業在海外擁有179個整車及零部件基地,遍佈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拉美。
2023年至今,中國企業「以華代日」,成為全球汽車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比亞迪新能源,截止2024年6月,已經進入了巴西、德國、日本、泰國等77個國家和地區,在2023年一共賣出了24萬輛汽車。
而今年截止8月則已在海外賣出26.49萬輛,直指年底50萬輛的目標。比亞迪深諳日系車打法,率先在亞非拉等地佈局新能源產業。
比亞迪在泰國,2024年,1-5月上牌量已經有12895輛,在售的三款車ATTO 3、海豚、海豹都是純電榜前五的存在;作為對比,豐田在泰國主推的主力純電車bZ4X,3月僅售出2輛;還有日產LEAF,也是單月個位數。可以説,在泰國新能源市場,比亞迪已完成了「以華代日」。
在巴西市場,比亞迪上半年已經賣出了32562輛。不過作為美國的后花園,拉美汽車市場一直是菲亞特、大眾、通用等歐美品牌的主要市場,豐田等日系車在這里屬於第二梯隊。不過無論豐田還是通用,主要在巴西銷售油車,新能源市場是一片藍海。同時巴西還對15萬以下低價車型有税收減免。
新能源加低價車,這兩項利好完美契合比亞迪的造車策略,巴西市場迎來增長也就不奇怪了。
不光是比亞迪,其他國內車企也在佈局巴西市場。純電市場的各品牌份額來看,2024上半年比亞迪、長城、吉利的份額分別為 80.4%、13.3%、4.1%,可以説中國品牌壟斷 巴西純電市場,其中比亞迪份額超 80%,龍頭地位顯著。
可以説,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國產車尤其是新能源車型,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取代日系成為新的汽車出口之王。
不過隨着全球經濟下滑和保護本國汽車產業,巴西政府也開始逐年增加汽車進口關税。2023 年 11 月,巴西決定自 2024 年 1 月起 重新徵收新能源汽車進口關税並且税率將逐步提升,最終達到 35%,新能源汽車免税配額也將逐步減少。新能源汽車關税的提升,開始倒逼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加速巴西本地化產能建設。
但是當地建廠,打鐵還需自身硬。除了出海之路遇上的關税壁壘,中國企業首先要做的是合法合規,尊重所在地區勞工保障等法律規定,以及當地民風民俗,不能把國內對待工人996、低福利的不正之風散播到世界各地,那不是汽車出海,那叫丟人現眼。
而如果被定義為「強迫勞動」等嚴重違法各國勞動法規,以及國際勞工組織定義的違規行為,那麼不僅涉事企業會被當地勞動部門調查,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鏈來説,則會被打入負面清單。最嚴重的情況,會被禁止交易。
國際勞工組織是聯合國下屬機構,主旨為促進社會正義,促進體面工作。目前有187個成員國,中國在列。
以歐洲市場為例,歐盟要求中國主機廠生產的電動車或者電池,要開展「供應鏈盡職調查」。也就説,車企在車輛的生產過程中,如果產生環保、人權(勞動保障)等方面存在違法歐盟法律的違法行為,即便產地是在國內,也將面臨調查處罰甚至是禁售。
也許你會疑惑,為什麼歐美願意抓着國內工廠或者像比亞迪一樣的海外工廠抓着不放?
事實是如果工廠、供應鏈爆發了大規模環境保護和勞工問題,對於企業的利益是最直接的損傷。
2011年,由於超時加班、打罵員工等惡劣問題,給蘋果代工的富士康發生了令人震驚的「富士康13連跳」事件。該事件波及蘋果公司,導致當年蘋果股價大跳水,歐美等國爆發了大規模抵制蘋果產品的活動。
蘋果報告披露,由於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影響過大,喬布斯派遣當時的蘋果「二號人物」蒂姆·庫克緊急造訪富士康深圳工廠,他們會見了郭臺銘和1000多名員工,瞭解工廠的環境條件,評估了富士康應對緊急措施的到位情況,以防更多自殺事故的發生。
庫克與自己的團隊對此提出了建議,包括培訓心理輔導人員、將廠址遷移到內陸省市以讓員工離家更近等,這些都被富士康採納,並已經付諸行動。
可以認為,如果沒有蘋果的壓力,富士康不會把工廠遷到河南等內地。因為按照當時的測算,沿海工廠距離港口更近,交通、用工成本等都要比內陸工廠更便宜,預計每年可以節省成本約2億美金。這對代工廠來説不是小數字。但對蘋果來説,代工廠如果上了負面清單,影響的是蘋果的萬億美金市值,孰輕孰重?而這也是包括比亞迪在內中國車企共同面臨的問題。
比亞迪在國內常被詬病員工待遇差、工作環境惡劣,也曾因為工廠問題被勒令停業。
2022年,湖南長沙雨花區的多位居民在網上控訴,稱近期比亞迪長沙工廠附近有濃烈的刺激性氣體,周圍居民健康狀況受到影響,上百名孩子出現不明原因鼻出血,成年人也伴有噁心嘔吐、久咳不止等不適症狀。
隨后,比亞迪官方微博發佈關於「長沙雨花區工業園排放導致周邊居民投訴」的聲明。
其中提到,比亞迪長沙雨花區工業園於2012年投產使用,園區排放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及標準。在緊挨工業園區的部分居民區,或存在異味情況,公司已採取相關措施,並積極改善。申明中還強調,網傳「排放超標引起流鼻血」的情況,屬於惡意捏造關聯,該企業已經報警,並將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不過隨后的新聞打了這張聲明的臉。
2022年5月8日,長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調查組,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相關專家,進駐比亞迪雨花區工廠展開調查。5月10日,比亞迪長沙工廠停業整頓。
比亞迪雨花區工廠是其DM—i系統在全國唯一的生產基地,可適配比亞迪全系新能源車型的動力系統,秦PLUS DM—i、宋MAX DM—i、元Pro等車型均搭載長沙工廠的產品。
受停業整頓影響,比亞迪原定於22年發佈的新車型不得已推迟到2023年,部分車型如秦PLUS推迟到了2024年上半年才上市。
可以看到,汽車生產是一個集勞動密集、生產密集於一體的重資產行業,任何工廠和產線上的勞動保障、環保危機,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輕則停業整頓,重則股價震盪甚至會被禁止交易。
曾經,比亞迪、長城等都是豐田等日系車最好的學生。王傳福對「豐田精益生產」讚不絕口,特別是豐田的垂直整合理念。
「越細分地進行整合,整體的毛利就越會往上走。我們奉行垂直整合戰略,自己設計自己造。」王傳福在《經理人》雜誌發文,稱依靠垂直整合理念,他們把成本降到國際廠商的一半,但毛利提高了25%。
但現在看來,比亞迪學豐田只學了一半。
豐田一方面垂直整合供應鏈,所有零件自產自研。但另一方面,豐田執行了「年功序列」等提高員工福利的政策。豐田認為,員工資格越長,工作經驗越豐富,技能越高,因人才流失造成的損失越小,對公司文化的認同度越高,對公司發展的貢獻也越大。
留住人,除了最基本法定福利,豐田還在此基礎上附加各項福利和激勵政策,可以説是變着花樣在給員工送錢,包括一線產線的普通員工,都能享受豐田的員工福利。以四川一汽豐田公司為例,員工福利除法定「五險一金」外,還包括免費交通車、免費午餐、免費體檢、免費服裝 (如西服套裝、防寒服、保暖內衣等) 、補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交通補貼、家屬生老病死慰問、困難補助、員工生日蛋糕、結婚生育賀禮、團隊活動費、傳統節假日家屬慰問、以及上述的年假、購房購車補貼、旅遊補貼等,有幾十種之多。
而比亞迪,衆所周知,中秋發了倆可樂。
看起來,要讓國產車企學會用提高工人待遇的方式提高汽車產品競爭力,任重道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剁椒Spicy」,作者:剁椒團隊,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