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球第一聯手第三,美敦力要干大事

2024-09-28 17:11

近日,全球領先的醫療設備製造商美敦力,在芝加哥舉辦的北美脊柱協會(NASS)第39屆年會上,宣佈了一系列針對脊柱和顱骨手術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技術。這些新技術和解決方案旨在通過其智能生態系統AiBLE™,提升手術結果的可預測性和患者護理的質量。美敦力同時宣佈與西門子Healthineers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探索擴大先進脊柱護理的術前及術后成像技術的可能性。

▲Multitom Rax ▲Multitom Rax

此次推出的AiBLE™生態系統新進展,體現了美敦力與西門子聯手的創新成果:

O-arm™4.3軟件更新,實現了更高級別的導航體積、劑量降低以及圖像確認的增強。

UNiD™ Adaptive Spine Intelligence (ASI) 平臺新增MRI Vision功能,這一功能通過集成Smart Soft Healthcare的CoLumbo,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自動化分析腰椎MRI,進行關鍵病理特徵的分割、標註和測量。該平臺已基於超過28,000例患者手術案例,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

更新至5.1版本的Mazor軟件,成為首個集成了人工智能、骨切割及移植物輸送的脊柱機器人系統。新版本軟件引入的最大強度投影(MIP)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圖像質量。

ModuLeX脊柱系統帶來了新的植入物創新,提高了手術區域的可視性並增強了手術靈活性,從而為患者創造更優化的解剖結構。

對此,美敦力顱脊髓技術部門總裁Skip Kiil指出,與西門子Healthineers的合作強化了公司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不確定性、改善預后的承諾。此次合作將充分利用雙方在成像領域和數據科學方面的深厚積累,共同推動AiBLE戰略,以期達到更好的患者治療效果。

西門子Healthineers X射線產品執行副總裁Verena Schoen也表達了對合作的期待,她強調,Multitom Rax™提供的幾何精確成像技術,對於脊柱手術的診斷、治療計劃制定、手術執行及術后監控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次合作有望將雙方的技術優勢結合,為脊柱外科醫生和神經外科醫生帶來更高的精度和支持。

01

那些年脊柱領域的一些佈局

近年來,隨着骨科疾病高發率、老齡人口的增加、退行性骨病的增多以及道路事故數量的上升,全球骨科器械市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而脊柱外科器械作為骨科市場的重要分支,自然也就成爲了各大醫械巨頭紛紛押注的重點領域。

▲圖:攝圖網 ▲圖:攝圖網

2012年,美敦力斥資8.16億美元收購當時中國脊柱老大康輝,尤其是康輝的脊柱業務成為研發的重點。

2018年,美敦力以1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2億)收購了以色列的手術機器人公司Mazor Robotics,從而獲得了Mazor X手術平臺。這一收購的完成,奠定了美敦力在脊柱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

2023年1月,Orthofix與SeaSpine 宣稱:在他們舉行的各自股東特別會議上獲得兩家公司股東的批准后,成功完成了他們之前宣佈的平等全股票合併,以創建一家全球脊柱和骨科公司。

2023年4月,脊柱龍頭公司 NuVasive和骨科機器人公司 Globus Medical宣佈,已獲得雙方股東批准,同意兩家公司合併,創建僅次於美敦力的全球第二大脊柱科技公司。

2023年10月,全球脊柱融合龍頭企業Silony Medical完成了對Centinel Spine全球融合業務的收購。這一交易將匯合兩家公司的專業技術和產品組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脊柱融合技術巨頭。

2024年8月,強生旗下子公司DePuy Synthes宣佈,與eCential Robotics合作開發的VELYS SPINE主動機器人輔助系統,已獲得FDA的510(k)許可,強勢入局脊柱機器人領域。

02

脊柱外科的中國市場

一直以來,在醫療器械領域,很多高端市場均被外資企業壟斷,但骨科機器人市場卻展現出不同的景象,在中國,目前約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本土企業掌握。隨着脊柱機器人在中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公眾對這類技術的接受度不斷提高,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促使行業快速發展,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格局。

儘管國內企業在脊柱外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究上起步較晚,但在有利的市場環境和巨大需求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加入競爭。中國手術機器人企業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不斷推動脊柱手術機器人領域的國產化進程。

例如,天智航於2023年10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第三代骨科手術機器人——天璣系列,這是全球首款能執行脊柱全節段、骨盆及四肢骨折手術的機器人系統,手術定位精度達0.8毫米,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截至2024年3月,天璣系列骨科機器人已完成超過70000例手術,成為國內裝機量和手術量最大的脊柱手術機器人品牌。

另一家本土企業鑫君特的ORTHBOT智能脊柱骨科手術機器人,是中國首個實現導航與手術操作一體化的全智能骨科手術機器人。去年,ORTHBOT獲得了歐盟MDR CE認證,成為中國脊柱機器人行業首張MDR CE證書的持有者,標誌着鑫君特正式邁出了進軍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脊柱手術總量將超過300萬例,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對創新療法的需求將更加迫切。國家層面的採購政策加速了產品創新和技術引進的步伐,促進了本土創新企業的成長。

面對全球老齡化,脊柱產業正向全球化、智能化、精準化發展。中國因人口多、老齡化進程快,將成為全球最大脊柱手術市場之一。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市場興起,產品在精確性、微創性、可重複性上表現佳,但應用範圍有限。本土企業需深挖細分市場,構建差異化優勢以保持競爭力。

文章來源:醫療器械創新網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

聲明:本文僅作信息傳遞之目的,僅供參考。本文不對投資及治療構成任何建議,請謹慎甄別。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為保障雙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處理。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創新網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負責。

往/期/回/顧

上市不足半年瀕臨退市,全球影像獨角獸股價暴跌95%!

突發,飛利浦大中華區這一事業部換帥

315人,全球耗材巨頭計劃關廠、裁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