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港美早一周 | 「鷹派暫停」!鮑威爾發聲釋放重磅信號,港股周內反覆偏軟

2023-09-23 17:53

上周市況

美聯儲「鷹派暫停」擔憂繼續升溫,UAW罷工仍在進行中 

美國公佈9月份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房地產市場指數報45,低過預期及上月50,連跌3個月。 再公佈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8月份成屋銷售按月跌0.7%,至年率計404萬間,少過預期升0.7%至年率計410萬間,並創近7個月新低。數據反映市場對房地產略感悲觀。

美國聯儲局在結束連續兩日的議息會議后公佈,如市場預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5.25釐至5.5釐不變。主席鮑威爾在會后表示,雖然現時經濟增長比預期強勁,但在適當時候仍會再加息。 目前未有任何行動,也不代表利率已經見頂。 在應對高通脹期間,可能會影響經濟增長會低於平均水平。 在需要再收緊貨幣政策同時,亦會考慮過去緊縮后的效應,和其他相關的問題。主席鮑威爾發表極鷹的言論,再加上局內官員大部分都認同需要再加息多一次。帶動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內的利率期貨加息機會率,由之前的3成上升至接近4成。

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福特Ford、通用汽車General M,及隹士拿Chrysler的罷工問題越趨嚴重,更未見有解決方案提出。 因雙方在要求及條件亦有很大的距離。 汽車工人聯合會UAW表示,如周五前仍未能達成任何協議,將會再擴大罷工範圍。

央行、外匯局召開外資金融機構與外資企業座談會

國內人民銀行聯同外管局召開外資金融機構及企業座談會,參與機構包括德意志、法國巴黎、摩根大通、瑞銀、匯豐及三菱日聯等金融機構。和施耐德、特斯拉、巴斯夫及托克等企業。外管局表示,目前內地金融市場正逐步擴大開放,外資外貿能力持續提升,並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同時亦探討如何再吸引及利用外國機構的投資。再推進對外更高層次的開放。構造全新的開放型經濟的新體制。最后要全面落實國務院的優化外資營商環境及吸引外商投資力度。安排更優良的政策、營造巿場化、法治化及國際化的環境。以提升金融服務質素。

國內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及公募基金委員會日前召開工作會議。 主要是公募基金已成立25年,要利用實踐經驗,及瞭解行業規律,以制定高質量的發展。 以助力資本市場,及北交所的深化改革。 要強大專業人才,提高投資的專業和科學。 基金費率的改革,營造良好的銷售額。 實行文化行業建設,重視合規經營,完善風險管理等。 強化養老金能力,創造適合養老產品,優化投資者服務,以提高資本市場中長期的資金來源。

近日國內中證監向基金及券商查詢,關於利用電腦分析、或數據運算等投資方式的量化交易。 目的在瞭解交易模式如何運作、甚麼情況下做買賣、淨空或淨多,及收益或規模有多大,會否對市場造成大幅波動等。 以便尋找更多措施或方案支持股票市場。

多家港銀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回購!港股上市公司打響股價保衞戰

周內香港政府推出新一批零售綠色債券。 發行規模150億港元,可按需求再加大至200億元。 保證息率高達4.75釐,比現時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更高。 年期3年,每手萬元。 預計於10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 估計可吸引本地散户投資者認購。 而國內人民銀行則於上星期,透過金管局內的中央結算系統債券投資平臺發行1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美國聯儲局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 香港多家銀行亦公佈,維持港元最后優惠利率P 不變,大型銀行6.125釐,中小型銀行5.875釐。 由於港美元的掛鉤,在息率的升跌,亦會同步跟隨。 但實際情況仍需按當時銀行的流動性、供求或其他因素等而決定。 市場上預期未來聯儲局會再加息一次,隨后企在高位一段時間。 整體香港會早於美國停止加息。 而目前流動性也並不充裕,因此,如聯儲局如期在11月加息0.25釐。 香港銀行亦可能按情況跟加,但未必會跟足。 根據紀錄,可以加0.125釐,以配合本地金融市場的需求。

根據資料顯示,2022年內,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總額高達1,049億元,比上急升1.75倍。 由年初至今,回購金額亦高達735億元,佔去年近7成。 主要原因是港股估值被低估。目前港股市盈率低於10倍,更低過近10年的平均倍數。 現時港股息率約4釐左右,根據以往紀錄,如股息率升至4.5釐或以上,而市盈率再回落至8倍左右,將會是港股到低位的訊號。 就可以按情況買入。

本周焦點: 海吉亞醫療 $06078.HK 

海吉亞醫療主要業務是在國內提供腫瘤醫療服務、放射治理諮詢、相關護理,或技術支持服務。 也提供其他醫療服務或醫院管理服務。 同時銷售或租貸放射治療設備及技術設施的支持服務。 是一家以腫瘤科為主的醫療集團。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之半年度業績為營業額增長15.3%至17.59億元人民幣。股東應占盈利上升49%至3.35億元人民幣。整體毛利率微跌0.2個百分點至32.4%。集團重點業務可分為自有醫院提供腫瘤醫療服務,及放射治療。同時提供其他專科醫療服務,包括骨科、泌尿科、血液透析、急救、婦科及中醫等。而第三方治理則為民營醫院提供建設放射治療中心之建造、裝飾和設計等。

同時提供專利立體定向之培訓課程給醫療專業人士。更為相關員工提供臨牀經驗之建議。向治療中心提供銷售或租貸服務,隨后再提供醫療設備之維修保養及技術支援服務。另有部份醫院託管服務。集團旗下醫院繼續強化腫瘤MDT建設,圍繞腫瘤一站式綜合診療服務。引進新技術及設備,進行腫瘤阿分科及優秀醫療人才等方式,實現腫瘤MDT強勁發展。

集團主要是自家業務的增長、醫院夥伴的合作或戰略收購,而建立以腫瘤科為主的醫院,及放射治療中心網絡。 在國內7個省10個市內跟24家醫院成為合作伙伴提供服務。 而集團自家管理或經營13家醫院。 更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 可於現價44.55港元附近吸納,中長線可見63港元,跌穿39港元止蝕。

后市展望

美國政府再次面臨「停擺」危機;10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債市場「危機四伏」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目前未見有跡象顯示當地經濟正陷入衰退。唯警告國會因為出現停擺而未能正常運作,則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放緩。 同時指出,希望國際原油價及天然氣價格可以穩定,避免急升。 也認為目前的勞工市場正持續降温,汽車工人的罷工潮,不足以影響經濟的軟着陸。

美國近期多項數據皆顯示出當地經濟增長仍見強勁,而通脹問題亦見逐步向下調整。聯儲局更將預期當地在2023年的經濟增長由原本的1%上調至2%,以反映美國經濟增長仍繼續強勢。唯近日國際油價持續造好,主要是產油國沙特阿拉伯聯同俄羅斯齊延長減產期限。導致油價連升多日,更創年內高位。

美國眾議院就一項國防撥款法案意外地 未能通過,結果反映出稍后由眾議院審理的短期撥款法案也可能不獲通過。 因此都相信國會定不能在10月1日前通過撥款法案。 聯邦政府部門再次面對關閉的憂慮。 停擺危機的升溫,更拖累美股周內曾大幅急挫。

風險危機的爆發,連同債券亦遭大幅拋售,息率持續創新高。 2年期國債息率超越5.202釐,創自2006年以來的新高。 而10年期債券息率同升穿4.5釐至高見4.511釐。 亦跟創2006年的高位。 資金避險走入美元區,刺激美匯指數高見105.74,創近6個月新高。 美國政府需要在10月1日前通過撥款,始可以繼續運作。 否則就如期展開停擺。

「超級黃金周」臨近,國內旅遊市場勢頭強勁;A股成交額跌破6000億元,創年內新低

今年國內中秋節連同國慶假期,造成一個連續8日的加長版黃金周假期。近日旅遊平臺已見非常熱鬧,火車票及車票已近訂滿。各地報團人數更急劇增加,因為是疫情后的最長假期,家庭外出旅遊佔比上升,學生羣體外遊更見增加。造成酒店訂房價格急升,而景點門票也沽清。

消息帶動周內相關鐵路或公路的交通運輸股份大幅造好,更有升近1成。 主要是在稍后的中秋節及國慶假期連接,而相關售票平臺上的流灝量高達532億次。 簡單的數據顯示,預計假期內,鐵路發送旅客近1.9億人次,平均日流量可超越1,600萬人次,約春運假期的兩倍。 在鐵路首日(15日)公開售票2,288萬張,創紀錄新高。 多項的數據皆反映出國民在假期外出旅遊需求極強勁。

近年港股受到成交額日漸縮減的問題困擾,但近日A股市場也遇上同一問題。 滬深兩市周內曾創總成交額僅5,732億元人民幣,為年內新低。 自6月份的近萬億元,按月下跌,跌穿8,000億,昨日再穿6,000億元,情況頗見嚴重。 在上月已經下調買賣股票口印花税,再先后下調多項不同類型的金融工具利率。 任何一個政策或措施,皆以支持A股市場為重點。 主要原因是在8月份內,外資機構經滬深港通淨流出近897億元,創出有記錄以來新高。 反映出外資並不看好A股市場,更欠決信心。 往日的國民熱衷於股票市場,但整體的經濟環境仍陷於低迷。 雖有利好支持方案推出,也僅屬短暫。 造就國民也欠缺信心入市。

債券通「北向通」月度交易量創歷史新高;市場欠缺資金,投資者對港股前景略見偏淡

近日中港兩地股票市場皆見淡靜,成交額亦見逐步縮減。但在債券通內的北向投資卻持續增加,造就成交額也創出紀錄新高。當中以國開行發行的債券成交最為活躍。其次為機構發行的金融債券。在8月份的成交比上月分別有超過3成及5成的增長。在整個8月份內,北向通的債券成交總額超越1.09萬億元人民幣,按月上升36%,平均每日成交474億元,比上增加24%,兩數齊創出紀錄新高。 月內成交宗數8,833宗。 參與投資機構有811家。 但在8月份內,境外機構投資者則透過債券通減持624億元至3.18萬億元。 

周內港股的沽空比率連續多日都高企在兩成以上,為踏入9月份后最長紀錄。 資料顯示出投資者對港股前景略見偏淡。 日前政府推出綠色債券公開認購,由於息率高達4.75釐,吸引投資者作中長線投資。 資金的抽離,更形成港股成交更少。 而早前成立的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至今仍未見有提出任何具體建議。 

港股周內反覆偏軟,周五(22日)恆指以接近高位18057,升402點收市。 成交更突破千億至1,018億元。 主要原因是早上低開后曾觸及上月低位17573,市場估計這低位防守力會非常強勁。 但近期的弱勢,更曾做岀成交額僅712億港元。 已見股市是逐步向下試低位。 市場上欠缺資金,股民們欠缺信心,似是目前港股的實況。 在這惡劣的環境,弱勢中再淡靜,相信短期內難有改善,令投資者又繼續觀望及等待。


作者簡介:

Louis:華盛資本證券資深股票、期貨及資產管理持牌人,證監會註冊負責人員;從事證券、期貨及資產管理行業超過38年,於香港經濟通撰文18年;曾為多家企業設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資回報率約1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