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9-02 16:37
在今年無比火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無數這一題材下的「妖股」不斷在全球範圍內涌現。對於這些AI爆炒股而言,「翻倍行情」似乎如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
不過如今,這些「妖股」似乎正開始面臨市場「照妖鏡」的檢驗……
泡沫破滅案例開始涌現
在美股市場上,在線借貸公司Upstart Holdings Inc.股價的迅速逆轉,就凸顯出那些當前受人工智能熱潮大幅推升的股票,如今所面臨的高危風險。
截至8月初,Upstart還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中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在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狂熱追捧下,該指數今年的漲幅一度達到了445%的峰值。
然而,自那以來,該公司的市值卻已縮水了一半,股價的大幅回落顯示出這些AI題材下的受益企業,想要真正兑現當初的宣傳承諾是多麼困難。
Upstart號稱是一家人工智能貸款公司,其服務流程主要包括評估客户信用與財務能力、驗證信息和發放貸款等。該公司AI技術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信用評估和撮合交易上,使用數千個變量的機器學習算法,以更好預測借款人違約概率並匹配準確度信貸承保。
然而自8月份以來,Upstart的股價累計下跌了約53%,其中大部分跌幅發生在該公司最新的財報業績出爐之后。Upstart公佈的Q2財報業績顯示,該公司季度營收僅為1.3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0%。在第三季度指引方面,公司預計第三季度營收為1.4億美元;預計調整后EBITDA為500萬美元,均低於市場預期。
對此,Jefferies分析師John Hecht指出,「人工智能無疑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創新。這項技術顯然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全世界,但這並不意味着一切人工智能的題材都不存在風險。」
Hecht表示,Upstart是一家將自己定位為人工智能貸款的公司。而此前,ETF、不同類型的基金和散户投資者,都在瘋狂地湧入任何人工智能股票,但坦率地説,他們並沒有做太多的事先調查。
雖然已經從高位遭遇了滑鐵盧,但Upstart今年的漲幅仍然達到了145%,而這也預示着其后市股價表現可能將繼續面臨動盪。根據S3 Partners的數據,Upstart的空頭未平倉頭寸比例目前仍然很高,佔流通股的30%以上。
Upstart發言人表示,「在這樣一個根深蒂固且受監管的經濟領域,建立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領導地位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股價大幅波動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AI浪潮開始面臨現實檢驗
事實上,Upstart絕非唯一一家近來股價大幅回吐前期驚人漲幅的AI題材股。
軟件生產商C3.ai在今年6月達到頂峰時,股價曾翻了逾四倍,但現在市值已自高位蒸發了約三分之一。這種波動凸顯了被人工智能熱捧的股票所面臨的高風險,它們已經吸引了散户投資者和賣空者的注意。
美聯儲將很快降息的猜測,在今年早些時候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股市的「動物情緒」,但隨着經濟復甦跡象和通脹率高於預期,這種樂觀基調已有所降温。這導致交易員們從今年大部分時間扎堆的高風險、高估值的股票中撤出。高盛集團公司一項追蹤一籃子人工智能受益公司的指數,已經從本月早些時候的高位出現了明顯回落。
與此同時,不少對AI初創公司趨之若鶩的創始人和風險投資人開始發現,要將圍繞聊天機器人的狂熱浪潮轉化為成功的業務可比想象中難得多。投資者目前不確定新一批AI初創企業是否有能力活下來。
本輪AI浪潮的席捲,風起於ChatGPT的問世,但ChatGPT的使用率近來也已經難以進一步上升。分析平臺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增長后,ChatGPT的月在線訪問量在6月和7月均下降了10%。
Midjourney是一款能根據用户描述創建圖像的AI工具。相關數據顯示,截至7月份,Midjourney月度訪問量連續三個月出現下降。可根據文本生成視頻的工具Synthesia今年6月完成了一輪9000萬美元的融資,但過去六個月里,該工具的用户增長也呈平穩或下降態勢。
Index Ventures的合夥人Mark Goldberg表示,風投界曾樂觀地認為,AI的商業應用「將以光速實現」。而現在,他指出,「我們正處於幻滅的低谷。」Index Ventures長期投資於AI初創企業,其中包括為企業建立生成式AI模型的Cohere。
而從更寬泛的科技題材看,瑞銀集團認為,估值的飆升已將市盈率倍數推高到了投資者應多加斟酌的地步。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美洲首席投資官Solita Marcelli寫道,「人工智能應用和投資的激增為更廣泛的科技行業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新敍事。但高估值可能會限制近期的上漲空間。我們建議投資者保持風險敞口,但近期應在樂觀情緒與其他投資組合考慮因素之間保持平衡。」